1949年淮海战役大获全胜,在这场解放战争史上时间最长、规模最大、歼敌人数最多的战役中,粟裕指挥中原和华东野战军并肩作战,创造了以60万胜80万的辉煌战绩。

而在这场战役胜利的背后,离不开500万民工的全力援助。5.7亿斤粮食和330万吨弹药物资,通过85万辆大小车源源不断运往前线,11万伤员顺利被转移到了后方。这一场支前大会战胜利的背后,都离不开一个人的功劳,他就是红14军的创始人之一刘瑞龙。

1910年,刘瑞龙出生在一户小地主家庭。原本刘瑞龙应该享受到无忧无虑的生活,然而父亲的早逝让这个家庭逐渐开始衰败。到了刘瑞龙该上学的年纪,母亲省吃俭用将儿子送到了学校,毕业后考入了当地教学质量最好的一所高小,之后又考入江苏省第一代用师范学校。

原本母亲希望刘瑞龙将来能做个穿鞋穿袜的教书先生,结果刘瑞龙却在进步思想的影响下,走上了革命的道路。为了让更多的同学了解马克思主义,像自己一样投身到革命的洪流之中,刘瑞龙将革命书刊编成书目,供进步同学借阅。



渐渐地,刘瑞龙周围的进步同学越来越多,刘瑞龙也成为新生力量的领导核心。

1926年,恽代英给刘瑞龙写信,要他前往武汉。结果等他启程的时候,蒋介石发动反革命政变,刘瑞龙只好返回家乡。北伐战争开始后,刘瑞龙经介绍加入了国民党,但他坚持在共产党控制的国民党左派县党部活动,拒绝在国民党右派县党部登记。

之后王若飞派人到南通恢复党组织,刘瑞龙毅然决然退出国民党,成为一名共产党员。

1928年,刘瑞龙受党组织委派领导农民运动,之后还作为代表参加了中共江苏“二大”。随着农民武装斗争的逐步蔓延,刘瑞龙在“二大”结束后迅速回到家乡,按照组织指示参与建立了红十四军。



1932年,刘瑞龙奉命前往川陕工作,担任红二十九军政治部主任。川陕省第一次代表大会后,刘瑞龙被任命为川陕省委宣传部部长。通江县的红军石刻巨型标语“赤化全川”,就是按照刘瑞龙的指示制作的。

抗战全面爆发后,刘瑞龙跟随刘少奇到达新四军第六支队驻地,担任豫皖苏边区委副书记,之后奉刘少奇的命令,前往皖东北独自创建根据地。只用了半年的时间,刘瑞龙的部队就发展到3万人枪,根据地的抗战气氛一片大好。

1948年西柏坡政治局扩大会议之后,刘瑞龙奉命回到华东野战军工作,负责支前后勤的准备工作。在济南战役决战前夜,刘瑞龙见到了粟裕,粟裕向简单介绍了关于发起淮海大战的决定。

济南战役胜利当天,粟裕即向中央建议举行淮海战役,刘瑞龙立刻投入研究支前后勤的准备工作中。原本刘瑞龙以为各地支前工作已经准备的很充分,然而淮海战役打响三天,解放军的势如破竹让敌人落荒而逃,解放军连夜追击100多里,导致支前工作根本跟不上。



刘瑞龙当即决定连夜向群众筹粮,一边指挥调运一边做调查研究,随身携带的小本子上密密麻麻记满了各种数字。面对如此空前规模的大决战,作为后勤司令部的最高指挥员,刘瑞龙必须走在战争前面,才能自如地调动支前大军,化被动为主动。

徐州解放之后,刘瑞龙迅速动员广大的工人和市民,组织了100多辆私营汽车,数以千计的平车、马车投入支前行列。不到20天的时间,被毁坏的铁路修复完成,大大加快了支前物资的运输。

由于战役规模不断扩大,刘瑞龙一方面从各地迅速调集粮食物资,一方面在各地紧急动员,广泛掀起参军热潮,源源不断为前线补充兵源。年末,淮海大地连降瑞雪,前线的每个将士都受到了中央批准的慰劳礼,而近在咫尺的国民党军却弹尽粮绝,1.4万国民党军主动投降,奔向解放军的阵地。



新中国成立后,刘瑞龙调任华东局农委书记。“一五”计划开始后,刘瑞龙进京担任农业部常务副部长,主持农业部的日常工作,而他的后半生,也全都奉献给了新中国的“三农”事业。

刘瑞龙的女儿刘延东也像父亲一样优秀,甚至“青出于蓝而胜于蓝”。1964年,刘延东考入清华大学,并加入共产党,在校期间曾担任政治辅导员,毕业后主动申请到基层工厂工作。

1980年,刘延东调入北京市委政治部工作,两年后进入共青团中央,先后在这里工作了九年。1991年刘延东出任中央统战部副部长,11年后晋升为部长。2003年,刘延东当选全国政协副主席,4年后进入中央政治局。



2013年,刘延东被提名担任国务院副总理,成为新中国以来第四位女副总理。

刘瑞龙在淮海战役后方的运筹帷幄,成为粟裕在前线指挥作战的强有力后盾,因此他的贡献完全不输粟裕,他的功绩也应该被后世所铭记。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