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现象
注:图、视频来自西部现象,文章有编辑删改。
12月20日晨,银川,零下14℃。
51岁的老李在银川南门劳务市场等活,每天他要骑电动三轮车45分钟,凌晨四点起床。运气好了,可以找到零工,但绝大多数时间老李的运气并不好,只能和老乡聚在一起聊天、烤火打发时间。
▲老李正在自己的三轮车旁边等活。
更多的时间,则是一个人蹲坐一旁,抽一颗烟,在自己的小车里打个盹,等待着雇主的出现。
▲老李抽烟的同时听着工友们的聊天
老李是甘肃庄浪县人,来银川已经二十多年了,“一家七口人,主要的收入就靠他一个人”。他感慨当年银川地产热的时候,零工很好找,自己当年也在新月广场做过小生意,如今市场不景气,又赶上了冬天,零活就更难找了。
▲老李和其他工友在自制的烤炉旁烤火取暖。
老李的老本行贴砖、做防水,一年主要干的是装修类的活,建筑工地。他自嘲自己这个年龄,进工厂几乎不可能了,要么回老家养牛羊种地,要么就在这边打零工工。“夏天还可以,一个月能赚5、6000元”,如今却是“很多人几乎半个月都开不了张”。
▲摩托车上所带的工具就是这位师傅所有吃饭的家当
▲另一个刷油漆的师傅的刷子坚挺立着
▲劳务市场上的小摊。
▲简单的一餐。
反而是一些女工,有些家政公司来找去擦玻璃、家中做清洁,“活多一点”。
老李到也没有多少焦虑,有活没活今年也就这样了,最多半个月就回庄浪老家过年了。他家中还有70多岁的父母,一年没啥事就回去这一次,早点回去早点陪陪他们,一块热热闹闹的过个年。
▲老李靠在自己三轮车旁边拍了一张他微笑的照片
“侥幸和失落伴随着透骨的寒冷,他们在银川大地上等活”。
他们,被定义为灵活就业人员。
□校对:英子 摇摇
□审核:老六 金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