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东营港冷冽的海风扑面而来,初升的朝阳将已建成的码头染成了金黄色。“建设这座大港,一个个小沙袋帮了大忙。”项目经理刘亮指着金灿灿的码头自豪道。

中交一航局二公司东营港中心渔港码头共需打设857根灌注桩。然而,渔港码头位于黄河流域入海口,要在一片泥沙堆积的滩涂之上建设码头,如何又好又快地打设灌注桩,是项目建设的关键。“就像在嫩豆腐上插筷子,数吨重的桩机根本上不去。”技术主办杨鹏翔有些无奈,“软弱的滩涂区域,不仅地基不稳定,涨潮时还会被海水淹没。”按照传统搭设钢便桥的工艺,不仅需要3个月的搭设周期,还需要配置大型履带吊等设备,施工成本陡增,且设备无法在钢便桥上灵活调整位置,施工还具有一定局限性。


“既然成本高、周期长,那就将这块滩涂直接变成陆地。”技术研讨会上,项目总工付海兴提出新思路。由于滩涂分布面积较大,为保障施工作业面的稳定性和承载力,付海兴牵头成立了创新攻关小组。他们借鉴雨天泥路垫砖块铺路的经验,突发奇想用沙袋平铺在滩涂上,再吹填足够的沙土形成初步作业面,最后回填碎石并找平,形成稳固作业面。吹填沙袋的施工方法不仅造价低、成形快,还可以让灌注桩桩机、混凝土泵车等人机设备在其上活动自如,免受潮汐影响。

创意得到一致认可后,攻关小组根据思路迅速制定实施方案。他们联系厂家定制了长48米、宽30米的长方形大沙袋,并专门划出一块滩涂区域做吹填沙袋试验。“沙袋充填要先四角后中间,充填时用泥浆泵阀门控制好充沙速度,使沙袋慢慢沉放至设计位置。”付海兴在现场向技术主办交代着每一个细节。最终,一块1400多平方米的“小陆地”在海上悄然出现,吹填沙袋成为项目“填海造陆”的“魔法袋”。

“沙袋是没问题,现在关键是如何让这片‘陆地’能在海浪冲刷下一直稳固,后续还能将湿地生态恢复过来。”尝到新工艺的甜头后,付海兴提出了新的攻坚方向。多次试验后,技术团队在施工作业面外围建了一堵水下“城墙”,利用钢板桩在沿线打设一排围堰,阻挡海浪的掏蚀冲刷。后续只需将钢板桩拔除,再将吹填沙袋袋体拆开,利用海浪自然冲刷和潮汐变化,即可将沙土带走,恢复该区域的湿地生态系统。

一系列问题得以解决后,8个巨大的“魔法袋”仅用时两周就在施工海域“变”出了13500平方米的施工作业面。项目团队借助这一作业面高效完成了857根灌注桩打设,使整体施工进度提前76天,经济效益也十分可观。“我们相信,今后还会用更多的‘魔法’助力黄河三角洲区域中心港的高质量建设。”刘亮笑着说道。

(大众新闻记者 白晓 通讯员 迩宣)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