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较长,建议先收藏再慢慢观看。‍‍‍‍‍

完全个人主观观点,不喜随意。

我一直是个喜欢拍新东西的人,不喜欢回顾和重复过往。但每隔一段时间,脑子里还是会蹦出一些类似 “俯瞰” 的想法。那更像是一种沉淀后的思考,是从过去中寻找并探索未来的答案。

因此,我决定在 2024 年末,稍微回顾过去一年到一年半的时间里,我所见、所用、所感受过的那些影像装备。


我目前使用中的部分摄影装备,‍‍‍‍‍‍‍‍

至于那个本子代表什么,我会在文章结尾说明。

然后以个人角度出发,去梳理其中的脉络,试着整理出一些规律,并非只给出某款机型“是否值得买”“到底好不好用”的参考建议,而是也讨论一些“为什么会这样”的背后的东西。

并且,我依然会加入大量的作品来“稀释”文章,避免太过枯燥乏味。


由佳能RF24-105mm F2.8拍摄

这支镜头不是今年发布,但算是今年我测的第一支镜头。

那么第一篇聊什么呢?我想先聊聊相机,以及相机对应的镜头等产品。

我大概会通过下面这些关键词来聊 2024 的摄影器材及其引起的思考(Gears & Thoughs):‍‍‍‍‍‍‍‍‍

全能,情绪价值,项目经理,滤镜,国产镜头,AI……

其中滤镜我会单独写一篇文章来讨论,因为它还涉及胶片和影像风格的讨论。这篇文章,主要聊聊其它几个关键词。是不是和你预想的年终盘点不太一样?那就对了~


序幕

关于相机的一些回忆

2024 年,我卖掉了 α7R IV、GFX100S,买了 α7R V、徕卡 SL2、松下 S9。买进卖出之间,不禁想起自己买第一台相机的时候。‍‍

那大概是在 2008 年的时候,我买了第一台单反相机 EOS 40D,随后一步步走上自学摄影之路。那几年也正好处于单反相机和卡片相机的黄金时期,人们尚不知微单/无反相机为何物。彼时人在争论的,还是数码相机能不能取代胶片相机,多少万像素能强过胶片的分辨率,而不是手机摄影能不能取代相机。


也是从那时起,我的拍摄装备开始发生慢慢改变,按时间顺序,大概是下面这样的:

EOS 40D,松下LX3、EOS 5D Mark II、玛米亚RZ67 II(胶片相机)、徕卡M、NEX-3N、α7R II、徕卡M Monochrom、EOS R5、α7R IV、GFX 50S、徕卡M10R、GFX100S、哈苏500C(胶片相机)、Z8、α7R V、徕卡 SL2,松下 S9……(只计自己购买,不算评测机,胶片数码都算,篇幅所限没写镜头)


其实今年用过的相机里,印象最深的就是哈苏907X 100C。

说这些并不是想说自己从业已久或炫耀用过很多设备,而是想通过自己在器材上的选择,思考一下 “需求” 这件事。因为就我个人而言,每一次买入或卖出设备,都反映了那段时间里自己在拍摄上的需求变化。

比如在 EOS 5D Mark II 之后,我没有买过任何一台数码单反相机(胶片单反除外哈~)。


我在2018年拍的创意图片,单反标志性的反光镜箱和五棱镜等零件灰飞烟灭。‍‍‍‍‍‍‍

为了这次拍摄,我拆了一台数码单反相机。

而当索尼推出现在看依然非常小巧的微单相机 NEX-3 系列,当佳能推出全能的 EOS R5,在富士推出平民中画幅无反,当索尼推出 6100 万像素的 α7R IV,当尼康终于推出体积小一圈依然旗舰心的Z8,我都几乎立刻就买了。

而大约从 α7R II 开始,我一直是手机与相机并用,都拍出了满意的作品,并没有发生谁取代谁的问题。


用OPPO手机在水下拍摄的照片

这张照片也出现在今年Paris Photo上,并在巴黎大皇宫里展出。

从相机的选择上,你会发现我从一开始希望相机更加轻便(相对画幅而言),因而选择 NEX、α 和 GFX,到后面会考虑连拍、画质与视频兼顾的综合性能,因而选择了 EOS R5、Z8 和 α7R V。并且我对相机的要求是画质为基础,所以除非去非洲,我通常不太会考虑购买像 α9 系列和佳能 EOS-1 系列这样的“速度机”。

在整个拍摄历程中,我的拍摄题材也从婚礼、街头、静物/微距、风光、人像,拓展到活动(发布会/演唱会)、动物、创意产品、体育(如马术、冲浪、滑板)、航空(航展与火箭发射)和旅行等更多领域。


今年拍滑板时的连拍转GIF

越来越多的不同题材,导致对器材的要求也变得更多、更高。而需求的变化,决定了选择哪种机型。

最后购买徕卡 SL2 和松下 S9,则是为了感受 Leica SL 系列的做工设计与 LUMIX Lab 的 LUT 系统。这在后面的文章里也会提到。


当然我今年也用了一段时间SL3

说了这么多,我还想告诉你的是,当我们聊某一年的相机产品时,不该只聊这一年的相机产品,而应该从过往的产品去分析趋势,去看整个市场与用户需求的变化。就像之后当我聊到手机成像风格的变化时,会聊小红书的影响那样。

就如同没有人是孤立存在的,人总会与周围一切产生联系,被过往经历所影响,产品也是如此。

正篇开始~


Part I

“野蛮生长”的旗舰机,缺失的 “情绪价值”

对专业用户 & 对普通用户

2024 是奥运年,对传统相机行业来说,是器材发布的 “大年”,也就是会集中推出旗舰级机型的年份。‍‍‍‍‍‍‍


于是我们看到了赶在奥运前发布的佳能EOS R1 和 EOS R5 Mark II,以及奥运后近 4 个月发布的索尼α1 II……

索尼你确定不是看错时间了?还是把 α1 系列当做《超凡蜘蛛侠3》来立项的?


图片来自网络,应该是饭制海报。

2024 年发布的旗舰级相机给人一种无敌的存在感(其实还可以算上更早的尼康Z9和Z8)。而“御三家”(粉丝的戏称,通常指佳能、尼康和索尼)旗舰级微单相机的这种存在感,首先来自于远超单反时代的高速性能

EOS R1的40张/秒,α1 II 和 EOS R5 Mark II 的30张/秒连拍。对于普通用户来说,这种高速性能往往能带来初次体验时的极致快感,就如同很多评测会“先听听连拍声音”那样。


借用下阿卓的图,珠海航展上用EOS R1拍摄的飞行表演。

但对于真正的摄影师或者用户来说,真正需要发挥全速性能,油门踩到底的,还是专业场景,比如奥运会和鸟类摄影。


我在去年买入尼康Z8和863的目的就是拍鸟和飞机

Z8虽不完美,但基本代表了旗舰级微单应达到的性能。

而对于大众来说,在新鲜劲过后,会发现高速性能远没有智能体验来得实际。

何为“智能体验”

在我看来,是智能对焦、画质优化和智能分享。也许未来还会增加,但目前让我能想到的就是这几项。

而目前的相机,无论旗舰级还是入门级,都在这三方面有所尝试,但也都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从好的方面来看,以佳能为例,新一代的 EOS R1 和 EOS R5 Mark II 的确比前代产品(R1对比R3,R5 II对比R5)在对焦上有提升。它们几乎都实现了摄影师可以不管对焦,而让相机自己在整个画面中去选择焦点的体验。


今年用EOS R5 Mark II连拍的马术练习

基本不用考虑对焦,因为相机可以自己搞定。

这意味着专业摄影师不需要将精力和时间浪费在选择焦点上,而业余用户则减少了学习成本。

当然,对于专业摄影师来说,可能还需要对相机的对焦设定做一些针对性的调整,以适应不同的拍摄类别。比如马术比赛的设定,就会与篮球比赛有所不同。所以佳能单独出了一本关于 EOS R1 对焦指南的小白皮书。


经常购买R1的朋友可以扫码看看~

对焦的智能化其实是从很多年前就开始进行了的,从曾经的奥林巴斯的人脸识别,到后来“御三家”的人眼、人体部位、人体姿态、鸟眼、车辆、航空器等等主体识别,技术层面上已经愈发成熟。

也只有当对焦智能化达到如今的程度时,前面所说的高速连拍性能才有意义。否则 1 秒钟的 40 张照片里只有几张眼睛是实的,显然是不能令人满意的。

“ 所谓智能对焦,其实可以等同于‘不用去管对焦’,正如那句:‘最好的设计,就是没有设计。’ ”


穿过层层遮挡,对焦到火烈鸟的眼睛上。

鸟眼识别对焦是这几年相机对焦技术的标志性进步之一。

就像上面那张照片,就是今年在换了有鸟眼识别的索尼 α7R V 后,装上唯卓仕 135mm F1.8 拍的。这种全开光圈景深极浅的镜头,最考验相机的对焦性能。

如果你是一个入门小白,想选购一台新的相机或是尝试大光圈镜头,那么这两年的机型显然更加推荐。因为你可以不用学习怎么对焦,只需要选好被摄对象是人、动物还是别的什么就好了。


另一张使用佳能RF135 1.8L拍的照片,

同样可以感受到极致浅景深的魅力。‍‍‍‍‍‍

与对焦方面的巨大提升相比,刚刚提到的智能体验中的画质优化和同步分享则仍处于懵懂阶段,或者可以叫未完成阶段。

这集中体现在虽然有了如佳能一样的机内神经网络降噪与高分辨率放大功能,但是受限于相机本身的操作逻辑与机内芯片的处理能力,这一体验的效率并不算高。甚至在菜单中,它们的位置都不是那么明显。


正在进行机内高分辨率放大的EOS R5 Mark II

当时拍摄的是冰岛的Puffin,当处理照片多了后,等待时间还是很久的。

我过去曾在一次与佳能中国的高层聊 EOS-1D X Mark III 时(我实在不想说是会谈,虽然实际上确实是外交会议一样的桌对面开会……),问过对方一个问题:“关于像素,如果是手机厂商会怎么做?

这一问题如今同样也可以被问在刚刚所述的两项机内功能上。对此,我的判断是:

“ 如果是手机厂商,

一定会将神经网络降噪和高分辨率放大两个新且实用的功能,放在回放界面或菜单中的更显著的位置上。

也一定会对选照片的界面,相机屏幕尺寸的扩大,按键交互逻辑等方面做出更多优化。”

这是关于画质优化的思考,我觉得相机如今开了一个好头,但显然未来路还很长。



EOS R5 Mark II机内神经网络降噪的效果相当不错‍

再来说说智能分享

时至今日,我依然觉得不论哪家相机厂商,在将照片传输到手机这件事上依然还是比较繁琐而不够优雅的。App 的交互、UI 与效率上,相对做的比较好的反而是徕卡和哈苏,而不是以技术黑科技闻名的日系品牌。


左:Leica FOTOS,右:Phocus 2。

论简洁优雅,甚至功能徕卡与哈苏的App都做得更好。

当然你可能会说因为徕卡和哈苏的功能本身就少,所以好做。但实际上我也并不需要一台相机在和手机连接时有什么夸张的炫酷功能。我只希望它做到 4 件事:快捷地连接、便捷的浏览与选图操作、优雅简洁的界面、好看的水印。


其中,快速连接做得还算不错,多数 App 在连接完一次相机后,都能在界面中找到这台相机而不必走完所有连接流程。不过在用户较多,信号塞车的场景里,如果能有基于 NFC 和蓝牙的一碰连接,或许还能更好。

而在浏览和选图方面,不同品牌的 App 则差异较大。我希望的便捷操作不仅是指能快速的传输或浏览照片,还有更智能的筛选机制


手机相册中的连拍选图界面‍‍

比如对于连拍和预拍摄的海量照片,可以进行近似手机上连拍那样的分组显示,选中的再传输。或是智能剔除掉模糊的照片,减少工作量。

当照片较多时,如何快速将数据传输至手机,是否能与有线连接相结合,我觉得都还是有优化空间的(毕竟手机上都是 USB-C 接口了)。‍‍‍‍‍‍‍‍‍‍

在分照片时,如果再有类似苹果 iPhone 之间那样的一碰连接与动画效果(这一点甚至安卓与苹果间都能做到了),应该能在分享效率和交互体验上更上一个台阶。


而关于界面的设计和水印,恐怕就真的需要相机品牌多聘请一些优秀的字体和 UI 设计人员,而不只是工程师了。

“ 这部分提手机较多,是因为在交互方面手机确实走在了前面。”

在写这篇文章的过程中,哈苏的 Phocus 2 支持了签名水印功能,进一步提升了一台相机、一个 App 所能带给用户的情绪价值。‍


是啊,情绪价值,2024 最热的流行词之一,也正是多数日系品牌所缺失的。

尽管在相机功能方面他们通常能做得滴水不漏,但在情绪价值方面,却似乎非常冷漠(富士和理光稍好)。

情绪价值的最重要体现,还有相机的外观设计。无论是愈发扁平化的 EOS R 系列,还是很懂节约开模成本的索尼 α 系列,相较于两个品牌在上个世纪末到千禧年前后的相机或电子产品设计,在美感、创造力和想象力方面都相差太多。

我依然记得第一次看到 EOS IXE 时的震惊,与佳能橘子相机的可爱,还有索尼 Walkman 的优雅。


我自己收集的几台另类佳能相机

它们大多诞生于上世纪九十年代

这些产品会让你觉得一台设备不仅仅是电路、塑料与金属,还有设计者的巧思与对用户的关怀。在我看来,这才是完整的产品,而不是只追求功能,而放弃美感的工具。


我的 α7R V,“改造”之后是不是好看多了~

很多摄影师和爱好者都和我一样,喜欢给相机贴个 膜。

不光是为了保护,更为了那经典的美感。

好的产品就是可以带来“情绪价值”的。而如今性能最好的日系相机们,则大多没有这样的价值,甚至专业摄影师在不拍 “活儿” 的时候,根本不想碰它们,更何况普通用户了。

我认识的很多摄影师都是如此,工作时用佳能、索尼,自己平时拍作品或拍着玩的时候用徕卡、哈苏。


徕卡、转接、复古,是很多摄影师的最爱,

哪怕是比较新的SL系列,拿到手中就会明白它为什么比松下贵。‍‍‍


徕卡Q3的背面,所有按键与窗口都按一横一竖两条线排布,‍‍‍‍‍

甚至右侧按键、凹槽与快门按钮都在同一线上。


富士X100V的背面,快门、取景器、按钮的排布就凌乱了很多。‍‍‍‍‍

显然这并非产品的性能问题,而是涉及到设计、美学等理念问题。换一个角度考虑,也可以归纳为一个产品在立项时,甚至立项之前的公司文化问题。

这也不是研发人员的工作范畴,而是项目经理与品牌高层的职能范畴。

于是聊到这里,恰好就引出了下一部分的核心讨论点 ——相机厂商,到底有没有合格的项目经理?


Part II

“既要,又要” 的时代

更全能的入门机 & 脱节的项目经理‍‍‍‍‍‍‍‍‍

相机市场的整体趋势越来越小,越来越拼不过手机,原因并不在技术层面,而是对于技术的理解与应用层面。

手机行业会出现乔布斯这样的人物,而相机行业则没有,未来很可能也不会有。


过时不可怕,可怕的是你以为过时的东西,现实却没有实现。

原因在于竞争,也在于身份

乔布斯并不是技术的发明者,也不参与具体的产品开发(俗称拧螺丝)。他是一个产品经理,一个有着前瞻性和人文关怀,懂用户需求的超级产品经理(或者叫项目经理/项目负责人)。

在我看来,

“ 节奏缓慢、缺少与用户间实质性的沟通和交流、缺少对未来产品方向的把握、缺少人文精神,

正是如今相机厂商,乃至多数影像品牌(不分国内外)所欠缺的。”

举一个例子,在 2024 年,松下推出了紧凑而略带复古造型的全画幅微单相机 LUMIX S9。

刚刚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我和朋友刚好在巴西拍摄,距离祖国非常遥远——这让我们觉得就算想买也一时买不到。


官网上的 S9 图片,确实颜值诱人(虽然一眼建模)。

但有一点我们很一致,那就是我们都觉得这个相机的造型很漂亮,全画幅也正是我们所需要的,可以用来转接老镜头,或是用现有丰富的 L 卡口镜头群。

但随着后续消息的到来,我们对这台相机的热情直接降到了冰点 —— 这是一台没有机械快门、没有热靴(无电子触点),且使用的还是略显老旧的 2400 万像素 CMOS 的相机。

这意味着可能出现的果冻效应、自动对焦性能不够好、无法使用闪光灯、灯光光源下的条纹等问题


追随拍摄时,背景建筑像被风吹了一样向右歪斜,

也就是出现了果冻效应。

其实松下 S9 并非第一台采用完全电子快门的相机。在它之前,有同样问题种种的适马 fp,也有基本解决了电子快门问题的尼康 Z9 和 Z8。‍‍‍‍‍‍‍‍‍‍‍‍‍‍‍‍

松下 S9 的问题在于,它在没有解决问题的情况下,出于成本控制的考虑选择了旧型 CMOS,将拍出问题照片的风险丢给了用户。而不是像尼康、索尼和佳能那样,要么解决了电子快门下的果冻效应,要么保留了机械快门。


Dpreview 上的果冻效应测试,不是最糟的,但也不是没有。‍‍

S9 的问题根源还出在产品定位上,也就是在低成本下还想做到 “既要,又要”。

“ 它既想要成为一台随身相机,又想要成为一台视频拍摄机;

可它既缺少拍照必备的机械快门,视频规格又不算很高;‍

它既想要成为富士那样外形复古的网红机型,又想通过 LUT 系统玩出新花样;

可它既缺少像徕卡 M 和富士 X 系列那样的类似旁轴相机取景器,复古不够彻底, 又缺乏与之匹配的推广宣传与用户基数,LUT 的声量微乎其微……”

这样的 “既要又要”,结果自然是两边都没做好……这就是项目经理的责任了。‍


论复古,松下 S9 比真正的经典旁轴相机又差了一些,

这还是在我自己配了银色L板之后的效果。

总之,我无法想象这是一台在 2024 年推出的相机。因为像电子快门的问题,5 年前推出的适马 fp 就已经暴露了,松下并非没有前车之鉴。更何况那个机顶冷靴在佳能、索尼都推出多功能热靴的当下显得格格不入,甚至与视频机的理念背道而驰……

“ 人类从历史里学到的唯一教训,

就是人类学不到任何教训 。”‍

当然,并非所有面向入门用户的机型都这么不长脑子。比如尼康 Z50II 和富士 X-M5 就非常聪明,它们都堪称是全能型的 APS-C 入门级机型,一方面在对焦和连拍方面用上了自家在该级别所能做的最好的配置,连拍速度都达到了 30 张/秒(JPG)并支持预拍摄,另一方面又都顺应了当下最广大用户群体对于直出色彩的需求。


尼康Z50II与尼康云创,其逻辑与松下LUMIX Lab相似,

但机身性能要更加成熟。

从这方面看,它们虽然入门,却又都是全能的(当然我希望也快点更新下 Zfc 吧~)。所以要做 “既要又要” 的相机 OK,应该思考下下面这句话:‍

“ ‘既要、又要’ 的前提是过硬的技术, 而不是成本 。”

何况在设计上,尼康Z50II上有一个一键访问的优化校准按钮,而富士 X-M5 甚至设计了一个独立的胶片模拟转盘。最大限度的发挥了它们的功能优势。


虽然对焦、机身做工和按键手感依然拉胯,

但有些方面富士还是做的不错的。

滤镜,或者说色彩风格,也是过去几年席卷相机与手机圈的热门概念。关于这一点,正是接下来要聊的 2024 年相机类产品的一大趋势 —— 滤镜的系统化。


Part III

从滤镜,到滤镜系统

变革中的相机 & 变革中的使用习惯

在前几年,如果说不懂滤镜或不用滤镜还有理由,比如繁琐、影响拍摄效率、损失后期空间和画质。那么在 2024 年,这些理由要么已经不存在,要么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已经可以被滤镜所带来的受益所抵消

这也是为什么在 2024 年,松下通过 S9,尼康通过 Z6III,徕卡通过 SL3/Q3 系列加入到了这场色彩大战之中。


徕卡Q3 43与Leica FOTOS

并且这三个品牌的机型还都是通过与各自品牌的移动端 App 相连时进行色彩方案的导入或分享,虽然其中细节不同,但整个逻辑颇为神似。

也正是因为对 LUT 系统的好奇,驱使我买了松下 S9,尽管我知道这台相机可能很糟糕,并且我未来一定会卖掉它……不论如何,S9 加上之前买的 X-T4 和使用了相当一段时间徕卡的 SL3,我也算是实际用过了三种主要的色彩风格体系,也就是:

· 机身内置,无法增减胶片模拟种类+选项微调(富士)‍

· 连接App下载预设+浓度控制(徕卡)

· 连接App上传分享/下载传输可用于照片或视频的LUT(松下等)

先聊下它们的拍摄效果。

尽管同为模拟胶片风格,但徕卡给出的色彩方案与富士完全不同 —— 既带有鲜明胶片感而让我想到 M typ240 时代的色彩倾向的 CLS(Classic),又包含了不同于富士的更为现代的高对比+高饱和风格 ETN(Eternal)。


徕卡的ETN风格色彩极为鲜明浓郁


徕卡CLS风格非常有胶片的年代感

当然还有模仿古典蓝晒工艺的的 Blue(BLU)、泛黄的 Sepia(SEP)和另一种类胶片感的 Chrome(CHR)同样令我印象深刻。

目前,这一套 7 种 Leica Looks 只能用于 SL3、Q3 和 Q3 43 上,其它型号无法使用。这让我颇感意外,因为在我看来它们对于机内处理的压力并不大。甚至换个角度想,即使对于机内处理压力很大,会导致诸如连拍、回放变慢等问题,也是值得的。

而在我看来,最该搭载这套风格的应该是徕卡的 M 系列,毕竟在 2024 年里,徕卡推出了 M11-D 这款独特的 M 机型。而 M 系列不仅是徕卡的 “基本盘”,也是整个徕卡相机系统里与胶片时代联系最为密切,最具 “传承感” 的……

不过,就在我写完上面这段的第二天,徕卡推送了最新版的 Leica FOTOS,实现了对 JPG 照片加载滤镜的功能。‍‍


我简单试了下,发现以前导入的 TL2 的 JPG 都可以被应用所有的 Leica Looks,M10-R 的 JPG 也是。这次更新虽然还不能让老机型直接使用新滤镜,但算是很接近的一种补救,毕竟相机中的照片本来也要导入手机。

这就涉及到滤镜或胶片模拟的增减问题了,这也是上述三种系统中,我觉得松下做得最好的原因所在。因为它不仅可以通过手机向相机传输 LUT(你可以近似理解为可同时用于照片和视频的滤镜),还可以自己编辑和创建 LUT 并分享给别人。


因此就交互和分享来说,松下走在了前面。这一点尼康应该也类似,只不过我还没用过 Z6III,所以我很希望有一天尼康能给我的 Z8 也加上这一功能……吧。

当然,与手机相比,相机领域的滤镜进化还是显得慢了一些。篇幅所限,未来我会用单独一篇文章或视频来聊聊手机与相机上的滤镜效果。讨论它们从理念上到实际使用时的诸多差异,以及背后体现的交互逻辑与对摄影带来的影响。

总之,在 2024 年里,除了佳能,其它品牌几乎都在机内内置了或模拟胶片或模拟古典工艺或 LUT 的功能,简单粗暴一点总结,也就是都实现了滤镜化。


说起来我总觉得EOS R5 Mark II的直出画面

要比R5在色彩和对比度上都要明显强。

当然,这可能也是因为海南的天气更好吧……

注:当然佳能机内本身也有各种风格可以选用,只是与此处讨论的模仿胶片或古典工艺的效果还是很不一样的。

聊完机身,下面该来聊聊镜头了。


Part IV‍

镜头:国产的积习,RF的希望

逐步开放与弯道超车 & 低价路线与高端大旗

2024 年摄影镜头,给我一种日系镜头渐回正轨,国产镜头喜忧参半的感觉。

先聊国产。

我很开心的看到国产镜头的天花板又提高了不少。从新年伊始的老蛙 AF 10mm F2.8,到下半年的唯卓仕 AF 135mm F1.8 Lab FE,前者是老蛙首支 AF 镜头,并且在焦距和光圈规格上都做到了创新;后者则在画质方面达到了极高的水准,媲美原厂同规格产品。


值得一提的是,唯卓仕 AF 135mm F1.8 Lab FE 的意义不仅在画质方面挑战了原厂,还在对焦马达上有所突破。HyperVCM 音圈马达的使用,摆脱了绝大多数国产镜头只能用 STM 马达的尴尬,看齐了日系品牌。

(参考2024年佳能最新的RF24L、35L和50L都用的是VCM马达,此外尼康428之类的大炮里也有用到VCM)。


唯卓仕的自研HyperVCM 音圈马达示意图

同时双浮动对焦也让近摄画质得到了保证,让画质没有在近距离降低,可以说在保证画质方面思考得非常周全。


唯卓仕135mm F1.8的近摄画质非常出色

国产镜头中,目前似乎只有唯卓仕拥有清晰的产品线与路线图。通过 Pro、Lab 产品线探索高端,通过 Air 产品线给入门用户实惠,通过 AF 28mm F4.5 证明自己可以做到与众不同。


28Chip的独特性与可玩性很强

唯卓仕 AF 135mm F1.8 Lab 的出现,让我的心情仿佛回到了当年看《流浪地球》的时候。只不过后来《流浪地球》打开的国产科幻大门,又被《上海堡垒》给关上了,今年甚至又被《749局》在门上加了一道锁……

而对于国产镜头,我不愿看到的是一众廉价和跟风式产品的问世。它们很便宜,但让我毫无购买尝试的欲望(尽管我可能会为了验证它们的素质而不得不买几个试试)。‍‍‍‍‍‍


Lab与Air两个类别构成了唯卓仕清晰的产品线‍‍‍‍‍‍‍‍‍‍

这样的高低覆盖和规划也是其它国产品牌目前欠缺的

当然从好的一面说,这些廉价国产镜头也都具备 AF 功能,算是丰富了国产自定化镜头群的规模。但在光学素质、对焦技术和功能上,我却看不到什么创新与自我挑战。

如果仅仅是走模仿加拼价格的套路,那么这条路的尽头是什么?早在胶片时代就被海鸥、凤凰等国产相机品牌验证过了。


当年无论型号外观如何变,

内核都是美能达的海鸥相机……(图片来自网络)

而且都 2024 年了,我们居然还能见到某国产镜头品牌擦(chao)边(xi)某知名德系品牌 logo 的现象出现,你敢信么?(怕被恶人先告状,就不放图和点名了,大家搜搜就知道了)

所谓积习难改,国产镜头品牌的积习,我倒是真的希望能改一改。免得像前面提到的松下 S9 一样,一脚油门,驶向前辈翻过车的沟里。

过去几年里,我们对国产新能源汽车的弯道超车感到自豪。但要想在镜头领域也复刻这一点,恐怕一方面要继续积累技术和实力,追上相比国外品牌几十年的设计与制造差距,另一方面,品牌理念的现代化也至关重要,没有好的方向的努力,就只是搞笑罢了。

说完国产,再聊聊日系。

在 2024 年的日系镜头,同样透着一股“全能”的味道,也就是焦段、光圈、拍照、视频全都要。

比如,一方面适马开始制造诸如 28-105mm F2.8 和 28-45mm F1.8 这样的 “超规” 镜头,主打常用焦段也有大光圈,实现接近定焦镜头的浅景深效果。


还有一些规格拓展上没那么激进,但也比之前更加实用的镜头,如腾龙的 50-400(Z口是2024年发布的)。‍‍‍


用腾龙50-400拍摄的卡皮巴拉

另一方面,各品牌也在继续进行着 “瘦身” 之旅。比如尼康 Z 卡口的 35mm F1.4 和 50mm F1.4 走的就是与单反时代不同的轻巧加平价的路线,同时兼顾视频拍摄性能。

而且,“超规” 与 “瘦身” 有时是同时进行的,就像索尼的 FE 28-70mm F2 GM 那样。


论综合素质,特别是体积重量控制,日系镜头依然优势明显。

镜头在高素质前提下的轻量化,也是目前国产镜头相比于日系镜头的最大差距之一,这一点在唯卓仕 135mm F1.8 上体现得最为明显 —— 这支国产镜头在画质方面非常出色,但代价则是重量比日系同规格镜头重了很多。

在 2024 年里,刚刚提到的视频拍摄需求,同样给摄影镜头带了了不小的影响。

这从佳能推出的 24、35、50 混合镜头就能看出。这三支 F1.4 L 级镜头拥有几乎相同的外形尺寸和重量,并都有过去多数 L 镜头所没有的适合视频拍摄操控的光圈环,它们的定位就是兼顾拍照与视频的。


当然我们也看到了一些负责搞笑的产品,比如松下的 MF 26mm F8,它像是为 S9 匆匆推出的半成品,也像是挑战用户智商的。


感谢松下,让唯卓仕 AF 28mm F4.5 成为了少数国产碾压日系的镜头:同样全画幅,AF VS MF,F4.5 VS F8,8芒星芒 VS 无特别设计,439元 VS 1499元(发售价)……其实松下无论光学设计还是产品制造能力,在日系中都处于较高水准(比如给某某和某某顶级欧洲品牌代工)。


唯卓仕28Chip的星芒设计提升了可玩性,‍‍‍

更何况它还支持AF,价格也非常便宜。‍

可见松下不是做不到,而是不想做。一言蔽之,“大公司病” 吧。

从这件事也可以看出,当国产镜头具有足够的丰富程度和积累时,对用户来说是多么值得庆幸的事情。

不过整体来看,2024 年的日系镜头依旧强大,既有适马 50mm F1.2 这样媲美原厂的顶级产品,也有前面提过的尼康 35 1.4 和 50 1.4 这样的平价化轻量级产品;既有尼康 28-400 这样超越过去的大变焦产品,也有可使用增倍镜的佳能 RF70-200mm F2.8 L IS USM Z 这样的 “回归正轨” 之作……



一张图看哭老RF70-200 2.8用户……‍‍‍‍

对了,还有一件不可忽略的事情,那就是逐步开放的佳能 RF 卡口。


目前适马、腾龙和森养都推出了 APS-C 画幅的自动对焦 RF 镜头(福伦达推出过的那些 MF 暂时不考虑,因为我觉得对 EOS R 系统来说 AF 是必备的)。而由于卡口规格这件事的话语权始终掌握在日系和德系品牌手中,所以诸如唯卓仕、铭匠、永诺、思锐、美科和老蛙等拥有 AF 技术的过程品牌,暂时还难有动作。

必须承认的是,卡口规则的制定是目前德系和日系品牌的核心优势,也是历史造成的结果,要想改变并不容易。而卡口的影响还不仅限于能否推出相应镜头,想要使用机内校正,进而缩减镜头体积和重量,也要依赖于卡口的授权。

嗯……就聊到这吧。

其实对于日系镜头和相机,我还有不少灵感与想法。比如过去我曾经绘制过的相机设想图,比如一些镜头规格的讨论。但如今有些想法我觉得已经没必要说出来了,因为好的想法,我想留给国产。


Part V

那么,你还需要相机吗?

聊到这个问题,就不得不提手机了……但是篇幅所限,这部分我不想说太多,2024 年的手机我会单独写一篇文章来聊。这里我想聊的是当手机具备了一些新功能和趋势后,对相机的影响。


相机与手机,绕不开的对手与争论。‍‍‍‍‍‍‍‍‍‍

前提1:这部分同样属于讨论,可能会引起一些争论,如有不同见解,很正常,也欢迎理性讨论。

前提2:这些手机具备的新功能和趋势,是基于 2024 年的新一代手机的。

好,首先一点,2024 年下半年的手机普遍具备了更好的抓拍能力 —— OPPO Find X8 系列的无影抓拍,vivo X200系列的抓拍模式,抓拍还是 iPhone 系列一直擅长的;


更强的微距人像模式抓拍能力 —— vivo X200 Pro 系列,vivo X100 Ultra;



逆光、动作、发丝、虚化……这就是难度极高的人像模式抓拍。

更好的人像效果(人物影调、背景虚化模拟与发丝级抠图) —— OPPO Find X8 系列,vivo X200 Pro 系列,小米14 Ultra(抠图稍逊);



更好的长焦画质—— OPPO Find X7 Ultra,Find X8 系列,vivo X100 Ultra,vivo X200 Pro 系列。


归纳一下,就是抓拍、微距、人像、长焦

你发现了吗?这正是往年人们对比手机与相机时,手机明显比不过相机的地方 —— 在 2024 年里,这些原本的短板都得到了极大地加强。

就像在 2016 年我去肯尼亚拍摄时,不仅会带 100-400 和 800 5.6 这样的长焦、超长焦,还带了一支 100mm 2.8 微距,因为会去雨林拍摄,会拍花、昆虫和意想不到的东西。

但如今,手机上的微距已经非常出色,再让我去非洲的话,我恐怕就不会带百微了。


甚至vivo折叠屏手机的微距都很强‍‍

上面说的还是针对 “去非洲拍摄” 这样的专业之旅而言,对多数人来说,人像和日常生活中的多数拍摄需求,手机也都能满足了。

留给相机的优势空间越来越小,思来想去,回顾 2024 年里我在冰岛的风光拍摄、在海南的运动题材拍摄、在珠海航展的航空拍摄,以及我擅长的产品创意拍摄,我觉得相机的优势是下面这些,或者说,在面对下面这些场景或用途时,我会倾向于选择相机。

1 极致的画质细节追求

如专业要求的风光、产品/微距、人像

放大观看照片细节,相机比手机的细节、质感、影调、景深、氛围、色彩过渡等等方面还是要更优的。这源自相机更大尺寸的传感器与 RAW 格式文件的巨大后期空间(这在下一部分还会提到)。


EOS R5 Mark II 多张堆栈效果


EOS R5 Mark II拍摄

100% 局部放大:‍‍‍‍



哈苏X2D+90V拍摄‍‍

100% 局部放大:


尽管这几年手机通过计算摄影与 AI 技术,在宽容度、纯净度和细节方面追上甚至部分赶超,但对于专业用途,特别是当涉及到需要大幅面输出(如画册和影展)时,相机的优势还是很明显的。手机够用,但不够好。

2 极致的动态捕捉追求

如体育、动物、微观创意(如水滴瞬间)等

正如我在拍摄冲浪、滑板、马术和航展时遇到的情况那样,相机在追踪主体(特别是眼部)的连续对焦、超高速连拍和超高速连拍得到的每一张照片的画质等方面依然拥有相对于手机的巨大优势。



尽管像 OPPO 的无影抓拍开始强化抓拍画质,但在速度和绝对画质方面还是与相机有差距。手机的传感器技术与算法的组合很强,但还无法抹平与相机传感器和同样有 AI 加持的相机对焦算法之间的差距。

3 极致的人像散景/专业布光追求

如专业人像与创意产品拍摄(彩烟就必须使用闪光灯来定格)

尽管 2024 年手机在人像模式上有巨大提升,特别是人像模式下的抓拍能力、人物发丝边缘的过渡与焦外渐进式虚化的过渡等方面有明显提升,但与相机依然有所差距,特别是在连续拍摄的时候。

在我看来,手机人像的优势更多体现在对人物的一站式处理上,也就是基本不怎么需要修片,甚至拍摄时不用调节曝光。相比之下,和刚刚的动态捕捉场景相似,相机拥有每一张照片都绝对精准合焦,焦外虚化都绝对自然,边缘过渡都绝对正确的优势。


哈苏X2D+90V拍摄的人像特写

当然,这建立在一台像佳能 EOS R5、尼康 Zf 和索尼 α7C II 等拥有极强 AF 性能,同时镜头又是比较强悍的前提之下的(如 50mm F1.2、85mm F1.2/F1.4、135mm F1.8这样的顶级镜头)。对焦拉胯的机型如某F家就会打折扣……

另一方面,目前只有 iPhone 和相机支持无线引闪(以 Profoto 的闪光灯为参照),而 iPhone 又无法在引闪的同时使用人像虚化,这就意味着专业的闪光人像拍摄依然是相机的天下。在光质、凝固性能和塑光附件的丰富度上,相机系统拥有手机无法比拟的巨大优势。




使用Profoto A2+C1 Plus闪光拍摄的手机产品图

只有闪光才能凝固运动的彩烟


使用Profoto A2+OCF八角柔光箱

闪光拍摄的唯卓仕135 F1.8时人像样张

4 极致的长焦望远/超广弱光追求

如深空、星野、极光、航空航天、动物等

这几个题材其实也属于 “既要,也要” 的种类,也就是既需要焦距,也需要大光圈和高速对焦;既需要超广的视角,也需要超大光圈的进光量。

稍微展开聊下。

当我在文昌拍摄火箭发射,当我在珠海拍摄飞行表演,当我在肯尼亚拍摄狮子,800mm 都是我会选择的镜头,极致的超长焦画质结合强悍的连拍对焦性能,同样是相机的优势项目。而手机受限于体积,尽管在 2024 年依靠 AI 的进步让超长焦画质有所提升,但依然无法撼动相机的长焦领先地位。


珠海航展上拍摄的SU57起飞时的马赫环

同样的事情还发生在焦距的另一端 —— 超广角/鱼眼端。

在拍摄星野题材时,只有相机镜头可以实现焦距与大光圈的结合,同时依靠大尺寸传感器获得极佳的光线收集能力。


而目前尚没有任何一款手机的超广角摄像头在规格和拍摄效果上,能与全画幅相机搭配 14mm F1.4/F1.8、16mm F1.8 甚至 16-35mm F2.8 时的星野拍摄能力相比。


在冰岛拍摄的火山与极光同框,论纯净度和细节还是要看相机的图。

梳理了相机相比手机的优势,实际上我们也就回答了一开始提出的那个问题:“你还需要相机吗?”

“ 如果你需要上述四方面的拍摄,或者希望尝试这些拍摄题材和对象,那么一台相机依然是你值得考虑的。 ”

当然这里还有一个因素我们还没讨论,那就是价格

因为尽管相机在诸多专业领域依然有统治级的实力,但这也意味着你需要付出大量的金钱去购买专业的机身和专业的镜头。正如我在拍摄马术时,边上的教练问我这套组合(EOS R5 Mark II和RF70-200mm F2.8L)的价格。我说出机身价格在两万五六时,教练转头对边上的另一个教练说:“你看,这可不是一般设备能搞定的吧。”


同样的情节也发生在我拍摄航展的时候,边上有一对夫妇(或男女朋友吧,我没问那么细),听到我的机身价格就觉得很贵了,然后听说 RF200-800 也要一万多时更是觉得夸张。

虽然随后我解释了下其实对一般人来说 RF100-400 拍摄航展也足够用,日常更是很多小巧的定焦可以选,但他们显然已经有点被之前说的价格吓到了。


实际上对多数家庭用户来说,一支国产定焦镜头加上 R8、Z6、α7 甚至松下 S9 这样的入门级全画幅相机组合就够了。或者 APS-C 画幅的机型也完全够用。

所以你看,当涉及到价格时,“是否需要一台相机” 的答案又会因不同用户的预算而发生变化。这就是世界的复杂性,现实生活可没有考试试卷那样什么题都有一个标准答案。

不过话说回来,从我自己的经验来说,以及从乐趣的角度来说,我倒是认为没必要非要在手机与相机之间做一个选择,而是可以相互结合,取长补短


在珠海航展上,我在相机上架了手机去拍视频。‍‍‍

此外,还可以平时用手机拍日常,需要专业拍摄时去兰拓这样的器材租赁机构租一套专业设备,也是不错的。

所以摄影其实是一件很灵活而快乐的事情,我们可以有很多种选择,而没有必要只走其中一条路。


Part VI

2025,用 AI,还是怕 AI ?

最后聊聊 AI,影响我选择相机的一个“隐性参数”

在 2024 年里,我卖掉了α7R IV,购买了 α7R V,原因是后者拥有AI 对焦

在 2024 年里,我用 EOS R5 Mark II 用得很开心,因为可以在机内使用基于 AI 技术的机内神经网络降噪和高分辨率放大功能,让照片更加纯净,或是将单张 RAW 照片的输出像素直接提升至 1.79 亿;

在 2024 年里,我在拍摄高速战斗机时,可以放心使用 ISO800 或更高的感光度,因为我知道ACR里的AI 降噪非常好用;


在 2024 年里,我还看到从早前的徕卡 M11-P 到佳能宣布的 EOS R1 未来新固件,都强调会加入C2PA (内容来源与真实性联盟),也就是告诉你一张照片是否经过了编辑修改。顺便一提,手机品牌中的 vivo 也加入了这一联盟。


徕卡M11-P

可以说,在摄影领域

“人类既不停的利用 AI 实现更多更好的功能,又处处提防 AI 可能带来的法律和伦理风险。”

在社交网络上,你已经能看到大量 AI 生成的图像与视频,被大量转发和讨论,而这一过程中甚至很多人并未意识到所看的内容 AI 生成的。

或是为了噱头,或是为了流量,或是出于降低成本,一些杂志、自媒体和个人也开始使用 AI 生成的作品作为封面或配图。你见到的内容未必像过去那样,绝对来自真实的拍摄。


使用AI生成照片作为封面的《大众摄影》2023年5月刊

(图片来自网络)

人们爱着 AI,也惧怕着 AI,利用 AI 创造着更好的体验与生活,又担心 AI 哪一天颠覆了我们的三观与世界。

这种矛盾或许依然将会持续很久,不仅仅限于摄影这一个领域。但或许人们对于 AI 的矛盾,会在摄影中会被集中体现出来。因为 AI 在图形算法方面的运用最容易被人们感知到,也最容易被传播出去。

这是一个有趣的现象,一个有趣的时代,充满了各种可能性与挑战。

我无法预测未来会发生什么,是像《终结者》或《沙丘》那样,人类与 AI 终有一战;还是像阿西莫夫的作品里那样,人类与 AI 可以达到一种相对和谐的状态。


最近《沙丘》衍生剧《沙丘:预言》的 故事背景

就设置在人类与AI大战之后,AI被全面禁止。

人们对于未知与不可预测的事物,始终抱有一种恐惧感和将其毁灭的冲动,但人类自己却恰恰是这种未知与不可预测的产物 —— 就像我们每一个人从小到大的成长那样。

“ 所以对于 AI,我倒是很乐于与其一同成长、生活,就如同我现在与自己的儿女一同成长、生活那样。”

哈哈,似乎有点说远了。回到摄影器材领域,我觉得 2025 年应该会看到 AI 对于相机和编辑软件的进一步加强,我们将会从中获得很多受益,但也应该警惕社交网络上的 AI 生成图像。

但我倒是觉得不必悲观,正如《壮志凌云2》里的那句台词:“It’s not the plane,it’s the pilot.”

摄影是人,而非设备。


“ 正如记录在我随身笔记本里的那些灵感,

是任何相机、AI 也无法做到的。”


后记

之一

到这里,这篇关于摄影器材的盘点就聊得差不多了,是不是与你想象中的传统器材盘点有很大不同?

其实还有很多没有聊到的,比如关于 α9 III 上的全域快门。我本来以为会在 2024 年见到更多使用这一技术的相机,但结果并没有。事实上这一年当中几乎所以的新一代相机,都在沿用与上一代相机相同的像素数。传感器技术并没有什么特别大的进步或革新出现。

我想,这与相机行业本身的竞争并不激烈,传感器的迭代比较迟缓有关。并且这两个领域国产品牌还暂时参与极少,无法去卷。

好啦,本篇到此结束,下一篇 2024 影像盘点我将会以视频的形式,与朋友一起聊聊 2024 年的另一个热门话题,同样也是从相机到手机,所有影像设备都开始投入的领域 —— 色彩与滤镜系统。

不过既然都叫盘点了,最后的最后,也说一下自己推荐的设备吧。

“来都来了~是吧~”

截至 2024 推荐的相机‍‍

(包括2024年之前发布的机型,优先推荐性能出色和相对便宜的型号,排名不分先后)

佳能

入门级:EOS R10/R8,专业级:EOS R5 Mark II

索尼

入门级:α6700/α7C II,专业级:α1 II

尼康

入门级:Z50II/Zfc,专业级:Z8/Z9

富士

入门级:X-M5,专业级:无

松下

入门级:S9/S5 Mark II,专业级:无

徕卡

入门级:无,专业级:SL3,Q3 43

中画幅:

哈苏X2D

截至 2024 推荐的镜头

(镜头实在太多,仅推荐我用过和比较喜欢的,会优先推荐素质不错和相对便宜的产品,排名不分先后)‍‍

RF 卡口(原厂较贵,期待更多第三方品牌加入)

APS-C:适马10-18mm F2.8, 18-50mm F2.8 及其定焦镜头群……

全画幅:RF15-30mm F4.5-6.3 IS STM、RF28-70mm F2.8 IS STM、RF135mm F1.8 L IS USM、RF800mm F11 IS STM……

E 卡口

APS-C:适马10-18mm F2.8, 18-50mm F2.8,唯卓仕 Air 系列,Pro 系列……‍‍‍‍

全画幅:索尼70-200mm F2.8 II、70-200mm F4 II、135 GM,适马50mm F1.2、14-24mm F2.8、24-70mm F2.8 II,腾龙新 90 微距、70-180mm F2.8 G2、50-400,唯卓仕 Air 系列及 AF 16mm F1.8、28mmChip、AF 135mm F1.8 Lab……‍‍‍‍‍‍

Z 卡口

APS-C:唯卓仕 Air 系列和 Pro 系列的 Z 卡口版……‍‍

全画幅:尼康Z 14-30mm F4、Z 24-200mm、Z 50mm F1.8 S、70-180mm F2.8、Z 800mm F6.3 S、Z 400mm F4.5,腾龙28-75mm F2.8 G2、50-400mm……‍‍‍‍‍

L 卡口

全画幅:松下 F1.8 镜头群,适马 I 系列镜头群……

X 卡口

APS-C:富士56mm F1.2(二代),唯卓仕 Pro 系列,铭匠 27mm F2.8……‍‍‍

M 卡口:

徕卡现行版35mm F2、50mm F1.4、90AA,铭匠50mm F1.4,宫崎35mm F1.4,50mm F1.0……

哈苏 XCD 卡口:

XCD 3,2-4,5/20-35E,V 系列中的 55V、90V……

其它推荐的设备

(2024年及之前发布,包含拍摄设备与附件)

大疆 Osmo Pocket 3

Profoto A2 及 OCF 塑光附件‍‍‍

雷克沙 ProfessionalGo 手机固态硬盘摄影套装

斯莫格兔笼及 L 板‍

唯卓仕微徕 NINJA 系列摄影灯

以上为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我是李白兔子

是这个订阅号的创始人

是编辑、摄影师、自媒体人

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

我是 IPPA 2015、2017、2018、2021 、2022、2023、2024获奖人

我是《摄影之友》2019榜中榜年度影像人物

Title 还有很多,意思一下就好……

我有一门课

叫作

「 超凡手机摄影课 」

讲课始于 2015 年,如今重装上阵。

我有一本书

它很厚,也很贵,更实用

叫作《手机摄影笔记》

目前销量已超 10000 册


我在这里

分享给你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