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历史的长河中,无数军事将领以其卓越的智慧和英勇的战绩在战争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粟裕将军便是其中的佼佼者。他的一生都奉献给了国家与人民,即便在晚年,病魔缠身也未曾停止对军事的思考与探索。


1981 年,粟裕将军因突发脑溢血和脑血栓而住院治疗。那段时间竟成了他一生中最为清闲的日子。然而,清闲并未让他停止对军事的关注。在这期间,发生了一件意义深远的事情。

当时,《中国大百科全书军事卷》的副主编张照远在编写军史时遇到了难题,特别是在战役指挥方面。他深知粟裕将军在军事上的造诣,尽管将军正在住院,但他还是怀着忐忑的心情前来请教。幸运的是,此时粟裕将军的精神状态较好,病情也趋于稳定。看到张照远的到来,粟裕将军的心情也为之一振。


张照远虽有编写军史的热情,但毕竟没有真正经历过战争的洗礼,对于大规模战役的规律犹如雾里看花,不知从何下笔。而这恰恰是粟裕将军最为擅长的领域。粟裕将军没有丝毫犹豫,便滔滔不绝地开始讲解,很快总结出了著名的 9 条 “粟裕兵法”。

在历史上有许多著名的战役可以印证这些兵法的重要性。比如赤壁之战,曹操率领大军南下,孙刘联军在实力上与曹军相比并不占绝对优势。在这种大规模作战中,孙刘联军便充分体现了粟裕兵法中的一些要点。


首先,孙刘联军建立了战略全局思想。诸葛亮与周瑜等将领深知,此次战役涉及众多方面,从战船的布置到风向的利用,都需精心谋划。若考虑不周,就无法实现抗曹的战略意图。

再者,赤壁之战中的首战也至关重要。黄盖率战船对曹军的火攻可以看作是首战大捷。这一行动极大地鼓舞了联军的士气,为后续的战斗创造了良好的条件。正如粟裕将军所说,大规模战役不可能一战而终,首战的胜利能为整个战役奠定良好的开端。


在赤壁之战中,孙刘联军也是在曹军不备的情况下出奇制胜。他们利用曹操对南方气候、地形等不熟悉的弱点,以及对黄盖诈降的误判,巧妙地运用火攻战术,以己之长攻敌之短,打击了曹军的有生力量。

当然,战争中难免会有波折。假设在赤壁之战中联军一开始遭遇了暂时性的失利,那么他们也需要像粟裕兵法中提到的那样,及时调整战役指挥重心,扭转战局。


赤壁之战中因地制宜的战术也非常明显。孙刘联军根据长江天险这一独特的地理环境,制定了独特的水战策略。而且他们充分发挥了各个将领和部队的特长,比如周瑜的指挥才能、黄盖的勇猛等,扬长避短地打击曹军。在战争中,前线指挥所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赤壁之战中,孙刘联军的指挥核心在不断地分析战场形势,对曹军的动态进行密切监控,保证了不间断地指挥。

大规模的战役往往伴随着大量将士的伤亡,赤壁之战也不例外。战后及时补充训练队伍对于孙刘联军的后续发展至关重要。同时,后勤保障在赤壁之战中也起到了关键作用,从战船的打造到粮草的供应,这些都是打胜仗的必要条件。


粟裕将军总结的这 9 条兵法,每一条都蕴含着深刻的军事智慧。他虽身患重病,但思维依然敏捷。张照远在聆听了粟裕将军的一席话后,犹如醍醐灌顶,恍然大悟。这些兵法不仅是对过去战争经验的总结,更是对未来军事行动的重要指导。它们如同明亮的灯塔,为后人在军事领域的探索照亮了前行的道路。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