橙柿互动记者 见习记者 周慧婷 摄影 陈中秋 视频 陈雪艳
“我从小在西湖边,在南山路长大,杭州给予我的都是最好的,你说我能不爱他吗?”
1995年夏天的一场雨后,26岁的应豪在南山路上突发灵感,写下了《梦想天堂》这首歌。这首整整没有提到一次杭州,却处处让人联想到杭州的歌,在传唱30年后,于2024年正式成为杭州市市歌,也登上了社交媒体热搜榜的榜首。
作为杭州市市歌作者,应豪现在在做什么?他又有什么新创作?上周五,橙柿互动记者专访了应豪。
应豪住在良渚,采访当天,他身披一件质感细腻的毛呢大衣,围一条蓝白交织的围巾,头戴白色前进帽,格外精神抖擞。他家附近,有个小湖,阳光的温柔拥抱下,波光粼粼,对岸树丛中,栖息着十多只夜鹭,身姿挺拔,宛如朵朵灰白的羽毛之花。
应豪很喜欢良渚,在谈到自己私藏的杭州景点时,他特别推荐了良渚——有乡村,有田野,也有艺术的东西。这里既有遗址公园、博物院等历史文化景点,周边又有径山、莫干山等自然风光,良渚的稻田、大屋顶、大谷仓等文化标签也让它充满了艺术气息和时尚感。“我可能会以民谣风(为良渚)写一个歌,我会慢慢地想象。”应豪笑着说。
30年前的《梦想天堂》,又是在怎样的环境下创作的呢?应豪回忆说,当年他的好友刘更先生发起一项公益广告活动,需要一首公益歌曲,邀请了应豪参与创作。“就有一天午后下了一场大雨,我想出去透透气,骑着自行车沿着南山路,吹着小风到涌金门这儿的时候,一股凉风过来,灵感就闪现了。我就赶紧跑到旁边的那个橘黄色的电话亭底下,拿出我的小的walkman(随身听),我就把它录下来了。后来晚上回到家里之后,我熬了个通宵,把这个歌完整地写出来。”应豪说。
本人供图
“我怀着一颗热爱这座城市的心,用音乐表达着对杭州的热爱和呼唤。我从小在西湖边、南山路长大,那里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都深深地烙印在我的心中。杭州给予了我太多的美好,我怎么能不热爱它呢?”说话间,应豪双手不由自主地向外摊开,激动地讲述。
《梦想天堂》是应豪的第一个原创音乐作品,更是他音乐生涯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应豪说,自那以后,他的音乐创作灵感常常在生活的点滴中闪现,无论是游泳、骑自行车还是开车时,都有可能成为他捕捉灵感的瞬间。
多年来,应豪通过《梦想天堂》结识了许多新朋友。曾有一位朋友对他说:“应老师,我是因为听了《梦想天堂》这首歌,才决定来杭州的。然后在这里寻梦、创业,如今我们一家子生活得幸福美满,还要归功于您的歌曲给予我的力量和勇气。”
说到这里,应豪双手轻轻合抱于胸前,不自觉地交叉摩擦着双臂:“没想到我写了一首歌,还有这样的一种感召力,竟然能够如此深刻地影响一些人的生活和选择。”
在杭州亚运会期间,《梦想天堂》作为暖场歌曲在开幕式上唱响,引发了万人大合唱。应豪表示,虽然当初得知这一消息时并没有感到特别意外,但他仍然对亚组委的工作人员表示衷心的感谢,正是他们对杭州的热爱和对这首歌的独有情怀,才使得这首歌能够在亚运会上大放异彩。
至今为止,《梦想天堂》这首歌曲已经经历了多次改版与精进。应豪坦言,经过无数次的尝试与探索,许多创作手法都已被他一一实践,要想再创造出全新的元素,确实有不小的挑战。他希望年轻的音乐人们大胆尝试,让更多的民间元素与创意融入到音乐创作中,打破传统束缚,让音乐更加多元化、富有活力。
除了音乐创作外,应豪平常还热爱摄影、电影、戏剧和评弹等,他收藏了一些黑胶唱片,平时最喜欢听古典音乐。“古典音乐能够让人静下心来,感受音乐中蕴含的丰富情感和色彩。”应豪还是一位美食家,喜欢和好友们品尝各种美食,并积极推广杭州的饮食文化。
本人供图
临别时,应豪还热情邀请我们一起参观了良渚文化艺术中心。他以一种充满激情的语调,仔细地介绍着艺术中心、文创工作坊的活动;带着我们欣赏了艺术中心的建筑外观,仔细讲解每一处的设计;最后还带我们一一到各个热门打卡点参观。这位音乐人对良渚的喜爱,真是刻到了骨子里,希望能早日听到他为良渚创作的民谣。
责任编辑:崔博
审核:王晨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