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1947年6月底,伴随着国民党进攻的乏力,我各解放区开始了主动进攻,解放战争进入了战略反攻阶段。
其中代表就是刘伯承、邓小平挺进大别山,率领一部分晋冀鲁豫野战部队成功挺进到了南边,吸引了大量国民党部队注意力,为其他战区赢得了机会。
与此同时陈毅、粟裕率领的华东野战军一部也顺利到达了鄂豫陕边区,中原战场一时间形成了僵局,双方开始对峙。
但是在大别山里,刘邓大军却遭受了数十个国民党师旅的围攻,损失惨重。为了打破这种局面,减轻中原战争和刘邓大军的压力,毛主席和中共中央做出了南渡长江的决定。
说起南渡长江,可能很多人都只知道1949年三大战役结束后的渡江战役,渡江战役后迅速扫灭了江南的国民党残余势力,彻底解放了全中国。
但是在1947年底南渡长江却并不是一个轻松的事情,国民党在全国范围内还有着大量的部队,中原战场更是压力重重。
中央和毛主席曾三次提出南渡长江计划,但是却遭到了粟裕的三次反对,以至于最终南渡长江计划彻底泡汤。
为什么粟裕会这么反对呢?
02
南渡长江计划第一次正式提出是在1947年12月的军事会议上,这个月中央就在陕北米脂县召开会议进行部署。
华东野战军司令陈毅亲自到陕北参加会议,毛主席亲自找到陈毅,向他阐述了中央的南渡长江计划
由粟裕率领华野3个纵队南渡长江,执行宽大机动的作战任务。
其实一开始毛主席和中央的目标是陈毅,希望以陈毅为华南地区的野战部队司令员兼政治委员,率部南下渡江。
但是陈毅以自身军事能力有限为由,力荐粟裕为统帅。最终决定由粟裕先带东野第1兵团三个纵队夏秋两季间渡江南下。1949年剩下的三个纵队再整合为第3兵团南下。
为此陈老总还专门写了一首诗:
“小住杨沟一月长,评衡左右费思量。弯弓盘马故不发,只缘擒贼先擒王。北国摧枯势若狂,中原逐鹿更当行。五年胜利今可卜,稳渡长江遣粟郎。”
这一部署将渡江跃进计划的战略方针和方案彻底确定了下来,但是谁都没想到中央、毛主席、陈毅定下来的计划却遭到了粟裕的反对。
03
陈毅回到部队与粟裕提出这件事后,粟裕就明确提出了反对,并且表示要向中央建议改变这一南渡计划。
1948年年初粟裕亲自收集了中央地区的各种情报并整理成册发给了中央,表示如果我军不能在中原大量消灭敌人就急忙跃进江南必然会陷入敌人的围追堵截中。
江南不比华北华东,华北华东从抗日战争开始就有大量的抗日根据地,革命氛围浓厚,群众基础好。但是江南已经很多年没有听说过共产党的名号了。
在无后方作战的情况下将华东野战军扔到江南,最终必然会被敌人追的四处跑,转战江南数省起码预计损失人数要在五万以上。
把这5万人伤亡减员的代价用在中原战场上,完全有把握歼灭敌人三十几个整编师10万兵力。中原以至全国的战局都可能改观!”
04
粟裕的报告到达中央后,毛泽东立即召开了紧急会议,但是经过讨论还是决定执行十二月会议确认的决策,让粟裕率部南下。
于是中央再次致电粟裕,让他准备好渡江南下执行作战任务。中央军委和毛泽东反复强调南下的意义和价值。
“你带领三个纵队渡江后,敌人必定会有所顾虑....蒋介石很有可能会调动敌二十至三十个旅回防江南.....使他们疲于奔命,处于被动状态。”
原本毛泽东和中央以为自己已经说得很清楚了,没想到三天以后粟裕再次起草了一份2000字的电报上报中央,表明了自己不愿南下的态度。
粟裕坚持认为留守中原更能够在短时间内获得胜利,只要在中原歼灭一部分国民党部队,就能彻底改变全国战局。
毛泽东此时在粟裕的两次反对下已经有所迟疑,但还是坚持让粟裕他们先准备好3月份南下渡江,并安排华东野战军第一、第四、第六纵队组编为东南野战军第1兵团由粟裕指挥。
中央的命令让粟裕也有所迟疑,到底是分兵作战渡江对大战场有利,还是集中兵力在中原打歼灭战,究竟能不能歼灭敌人呢?
粟裕第三次发电报反对南下,至此中央和毛泽东也开始犹豫了,为此中央陈毅和粟裕二人火速赶去陕北召开扩大会议,讨论南下问题。
1948年4月29日,陈毅、粟裕到达西柏坡,4月30日中共中央书记处扩大会议在城南庄召开,主要讨论陈粟部队是否南下的问题。
经过五天的讨论,在粟裕的一再坚持下,终于说服了中央军委和毛泽东,中央军委最终决定同意粟裕的请求,华野暂不下江南,而是继续依托中原地区和中野配合作战,争取彻底歼灭中原地区的敌人。
05
中央并没有彻底放弃南下渡江计划,而是决定暂缓南下渡江,等到中原局势明朗后再南下。
但是谁都没有想到短短几个月时间里战局出现了翻天覆地的变化,1948年4月底5月初决定暂缓南下渡江,短短半年后辽沈、平津、淮海三大战役接连开打。
粟裕用实际行动证明了自己的远见卓识,也实现了自己对中央的承诺。将华野留在中原可以发挥更大作用,谁都没想到这个作用竟然是歼灭六十万国民党野战精锐部队。
三大战役后国民党在江北的核心集团被彻底粉碎,长江以北眼看就要彻底解放了,此时已经不需要再继续过去那个南下骚扰吸引敌人的渡江计划了。
1949年初中央果断下令向全国进军解放全中国,结果还是粟裕指挥的渡江战役。这一次不再是三个纵队下长江,而是百万雄师过大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