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考研季,山西省2025年全国硕士研究生考试(初试)已于2024年12月21日至22日举行。与此同时,一些不法分子设下了重重陷阱,利用考生们的焦虑和渴望,实施诈骗。“内部渠道,全日制保录取,不过全额退款”,这种只要交钱就能轻松“保过”……一系列诈骗手段再次轮番上演。
A 设计精良网站背后的陷阱
今年二战考研的学生张天鸣告诉记者:“这些诈骗手段防不胜防。”他在网上寻找某大学的考研复试资料时,看到一条留言称有内部资料。出于好奇,他主动添加了对方的微信。对方自称是某大学的老师,声称可以提供复试复习资料,并保能够顺利被该校录取……张天鸣属于特别警觉的学生,“一听需要微信提前转账6000元,我就把他拉黑了。怎么能有这种‘天上掉馅儿饼的事情呢’?”张天鸣告诉记者。张天鸣没有上当,而他认识的另一位考生小四(化名)就没那么幸运了。
在对方的诱导下,小四同学先后支付了课程费和保密费,共计5300元。原本以为能帮助自己通过考研,没想到钱转走后,“老师”也失去了踪影。意识到被骗后,小四才立即报了警。
张天鸣也在此分享自己的经验,他谈道:“相比于直接找上门的骗子,我们往往更容易对这些设计精良的网站放松警惕。建议大家先确保网站首页是否有‘可信网站’标识,特别是网址不以‘http’开头的,要格外留心。”
B 常见陷阱要警惕
太原市公安局杏花岭分局职工新村派出所副中队长、太原市反诈讲师文强谈道:“围绕考研的诈骗模式每年都层出不穷,主打的就是一个心理战术。往往有以下几种模式:首先是谎称有内部资料或答案。一些辅导机构宣称由名校教师甚至出题老师授课,提供所谓的‘内部资料’,以此收取高额的辅导费用或出售考研真题答案。然而,考生交钱后却发现什么也没有得到。其次是保证录取。一些骗子利用考生对研究生入学考试的渴望,声称自己与研招办的工作人员有密切联系。他们以‘破格录取’为诱饵,向考生承诺只需支付一定费用,就能确保顺利被录取。”
而随着考研录取进程的变化,调剂诈骗这种形式开始出现。“志愿落榜的考生在调剂时接到电话,声称某学校提供调剂服务并保证能够顺利录取,只需通过他们提供的网站缴纳费用。然而,调剂并不存在所谓的‘包过’情况!考研实际上是一场考验个人综合实力的竞争,如果调剂可以通过金钱来确保录取,那考研的公平性又在哪里呢?”文强警官说。
当然,在考前,也有一些考研机构打着“保分包过”“有内部名额”“不过线不录取就退费”等幌子诱导考生走“捷径”。
交了高额培训费就真的肯定能“上岸”吗?
一位曾经上过当的过来人表示:“个人原因反正是没有考到,他们承诺我一个月左右的时间会进行退款。但半年还多的时间过去了,到现在没收到一分钱退款。”文强揭秘:“宣传所谓内部资源,其实它是赚概率费、赚概率钱,尤其是说复试过了他就收钱,没过就退费,这个其实是在收智商税。”
C 防诈知识需要反复记
那么,如何才能尽可能地确保自己不被骗呢?
文强警官为大家分享了一些实用的小贴士,以帮助大家在考研过程中提高警惕,避免落入骗子的陷阱。他谈道:“虽然现在个人信息泄露已经比较普遍,但还是要注意保护个人信息。一些骗子利用精确的个人信息来获取同学们的信任。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必须加强对个人信息的保护。首先,切勿将身份证和银行卡随意借给他人。其次,对于身份证的复印件,建议在上面注明具体用途,以减少被滥用的风险。此外,含有个人信息的快递和外卖包装在丢弃前一定要彻底销毁,以防信息被恶意利用。另外,不要随便在不明的咨询网站上留下个人信息,以确保自己的隐私安全。”
其次是提高鉴别能力,一些同学抱有侥幸心理,轻易相信骗子的虚假承诺,选择购买所谓的“考研答案”或寻求他人代考、助考等不正当手段。这种做法不仅有可能导致个人信息泄露和经济损失。“更重要的是,依赖这些不诚信的方式,只会让考生在未来的学习和职业生涯中面临更大的挑战和困扰。希望大家能够警惕这些陷阱,坚定信念,通过自己的努力和真实的能力来迎接考研的挑战。”文强强调,“此外,在购买资料或寻找辅导机构时,大家一定要通过正规的渠道,确保选择信誉良好的品牌。在进行任何购买或报名之前,务必确认信息的真实性和可靠性。此外,付款时应确保使用官方链接或受信任的第三方平台,以保障自身的权益和资金安全。”
来源:山西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