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康二年 (1127年)农历五月初一,二十岁的赵构在惶恐不安中称帝,改年号为建炎。

而这时候的岳飞还是一个低等偏将,正在前线“独驰迎敌”。两个人并不认识。很快,他们有了第一次间接的交集。仿佛是某种预兆,这头一回的接触,两人就意见不合。



事情的起因是建炎元年(1127年)震动朝野的上书事件。

当时赵构正不断酝酿南逃。他的登基之地没有选择在前线的汴京开封府,而是更安全的应天府(今商丘)。这里“取四方中, 漕运尤易”,水陆都很畅通,要是遇到什么特殊的紧急情况,也能随时开溜。这似乎也是个稳妥的选择。

但赵构仍不放心,在应天府即位之后,还想继续南逃, 要“巡幸东南”,又罢免了主战派宰相李纲。这激起了朝野上下的反对,其中态度最激烈的是太学生陈东和布衣欧阳澈。后者甚至徒步赶到南京应天府上书,大骂赵构不应该“宫禁宠乐”,沉迷享乐。

赵构震怒了,将陈东和欧阳澈同斩于应天府,两人的首级被悬挂在城门上示众。陈东死时四十二岁, 欧阳澈死时三十一岁。惨案发生后, 朝野震动,不但一些高层官员感到震惊、沮丧,许多普通官兵也觉得难以接受,其中就有岳飞。



作为“刺头”的岳飞慷慨上书,洋洋洒洒数千言,说了和陈东意思相近的话, 主张北伐:

陛下已登大宝,社稷有主,已足伐敌之谋……臣愿陛下乘敌穴未固,亲率六军北渡,则将士作气, 中原可复。

对于类似的论调, 赵构是失望和恚怒的,认为压根儿不切实际,眼下自保都难,何论北伐? 尔等图了个嘴巴痛快, 最后沦陷于贼的可是朕! 难道要朕去北方和做俘虏的父亲、哥哥团聚吗?

他大概率没有见到岳飞的上书,但朝廷给出了态度,结论是八个字“小臣越职,非所宜言”, 褫夺了岳飞的官位,革除了他的军职、军籍,将其赶出行伍。

经此挫折,深感人微言轻的岳飞,很快开始了自己新一轮的成长。乱世是能人的舞台。被逐出行伍之后,岳飞先后依附于张所、宗泽等人,取得了“战于太行山,擒金将拓跋耶乌”“单骑持丈八铁枪,刺杀黑风大王”等惊人的战绩。一颗将星正冉冉升起。



这时候相当缺乏安全感的赵构,已决心“巡幸淮甸”, 继续后撤。相较于个人的安危,对于前线的疆土,他并不太在乎。他也没能力去在乎,刚刚仓促登基的他,既无兵也无将, 自保都够呛, 更谈不上去北伐了。

赵构此时的战略近乎是以空间换取时间。此外,年纪轻轻的他抱着一丝幻想,希望通过这种不抵抗的战略来取悦、示好金人, “决幸东南,无复经理中原之意”,希望金人能够见好就收,网开一面,不要来为难自己。

因为赵构的不抵抗战略,金兵异常迅速地推进,很快就进入淮东地区。没多久,攻陷徐州、淮阳、泗州的金军,又火速进攻扬州。此时正在扬州行宫风流快活的赵构听到战报,也尝到了不抵抗的苦果,他被吓得提着裤子就跑。从此,年轻的高宗皇帝赵构失去了生育能力。



皇帝消息灵通, 能逃就逃。但扬州的军士和百姓可没这么幸运,在赵构出逃的第二天,金兵就打进了扬州城, 十多万军民惨遭金人屠戮。直到在扬州烧杀抢掠心满意足之后, 金人才带着大量财物回撤。

外患暂去,内忧又袭来。赵构在逃亡途中还经历了一场有惊无险的兵变,手下大将苗傅和刘正彦逼迫赵构退位为太上皇,让赵构年仅两岁的儿子赵勇继任皇帝,年号从“建炎”改为“明受”。

幸运的是,这场兵变辐射范围很小,在众人火速勤王之下,赵构又恢复了皇帝称号和建炎年号, 苗、刘二人也被当街处死。至于小皇子赵旉则一病不起,很快就去世了。

这时候的赵构也终于抵达最初南渡的目的地江宁,将其改称建康府,作为行营。解决了内忧之后,赵构焦头烂额地回过头来处理外患,因为根本打不过,自然还是求和。求和的过程相当耻辱,赵构想通过哀诉南逃的悲惨经历,来换取金人的怜悯:“自汴城而迁南京,自南京而迁扬州, 自扬州而迁江宁”, “所行益穷,所投日狭”, 我能逃的地方是越来越少,越来越偏僻。“以守则无人,以奔则无地”,自己是守又守不住,逃又逃不走。望金朝能“见哀而赦己”,千万高拾贵手。甚至“愿削去旧号”,以此劝说金人“何必劳师远涉”。总之,只求你们别再打啦。



从靖康元年(1126年)到现在的建炎三年(1129年),赵构在逃跑、乞怜的过程中又遭遇兵变的经历, 有两件事深深植入他心里。一方面, 他无比渴望强大武力的保护, 只有强大的武力保护才能给他安全感, 维护他一直以来要而不得的尊严。另一方面, 苗傅和刘正彦的面目又让他对武力高度警惕, 甚至产生间歇性的创伤应激反应。被俘虏去五国城, 还可以偷生; 但遭遇大将兵变, 多半只有一死。一旦到了特定的时候, 他的这种警惕和恐惧就会被瞬间激发。

仓皇无助之中, 一个人站在了他的面前, 那就是岳飞。

建炎三年十月, 凶悍的金国四太子完颜宗弼(金兀术)首次出任金军主帅,率十余万大军南下, 势如破竹地打到了建康城, 前线的南宋右相杜充直接望风而降。杜充一投降, 逃到越州的赵构很郁闷:“朕待杜充不薄, 何乃至是哉? ”

此时原本在杜充麾下的岳飞,因杜充投降,便自己一路在前线独当一面,很快就做出成绩, “至广德境中, 六战皆捷, 斩首一千二百一十六级”。随后岳飞进驻宜兴,因岳飞“严戢所部, 不扰居民”, 收服摆平了多股土匪部队及金人强征的地方军,被百姓高度赞许:“父母生我也,易; 公之保我也, 难。”



如此逆流而上,拼命抵抗的岳飞,至此终于脱颖而出,正式引起了在后方一路逃窜的高宗赵构的注意。因为有了岳飞、韩世忠等人的奋力抵抗,最终使得金兀术穷追赵构三百里未获, 只好借口“搜山检海已毕”,向北撤退。至此, 赵构终于松了一口气, 并进一步认识到,之前的以守求和显然不如以战求和。

建炎四年(1130年)五月,此时属于张俊麾下的岳飞,得以在越州第一次近距离觐见赵构。这一次的君臣相见,没有意见相左。岳飞没有盲目地再唱北伐高调, 而是认为得先稳固防守:“建康为国家形势要害之地,宜选兵固守⋯⋯臣乞益兵守淮, 拱护腹心。”对此,赵构也没有盲目地继续坚持不抵抗的战略,而是深以为然,积极备战。

在这个过程中,岳飞表现很好,给赵构留下了深刻印象。大臣也极力推荐岳飞,张俊“盛称岳飞可用”, 宰相范宗尹也力陈岳飞之才。于是赵构迁岳飞为武功大夫、昌州防御使,任通、泰州镇抚使兼泰州知州。

建炎四年年末,临近新年,赵构改元为“绍兴”, 意即“绍继中兴”。从新年号来看, 赵构似乎决心励精图治,想要大干一场。起初,赵构表现也不错,饮食简朴,勤于政事,吃饭也不过是面饭、炊饼等寻常食物,在宫中除了批阅日常的奏章以外,还会读各种书,一读就读到深更半夜。

随着宋金局势渐渐稳定,赵构站稳脚跟后, 表现得相当雍容大度,能听取各种意见。对于特别能打又颇有性格的岳飞, 赵构一度也是相当宽容的,并且从善如流。



当时南方流寇比较多,先后有李成、张用等人造反, “据江、淮六七州, 连兵数万, 有席卷东南之意”。赵构想显示朝廷的“德意”,所以“多命招安”,属意岳飞办理。岳飞则认为“内寇不除,何以攘外”,即对于流寇强盗,应当剿灭, 不应招安。因为这些强盗相当狡猾, “力强则肆暴,力屈则就招”, “苟不略加剿除,蜂起之众未可遽殄”, 对此赵构欣然接受。

随着时间的推移,岳飞固执而桀骜的个性也逐渐显露出来。这对君臣之间的矛盾和冲突, 迟早是会到来的。

绍兴三年(1133年) ,奉命剿匪的岳飞拿下虔州, 赵构密令岳飞屠城, 要杀光城中所有百姓。注意, 这是密令, 秘密的命令。赵构之所以想屠城, 是因为当初汴京沦陷时,元祐太后曾逃到虔州, 但被虔州的“叛民”围困, 险些遭遇不测。赵构一直想拿虔州百姓泄愤。

岳飞选择了唱反调,上书表示这次应该安抚百姓,最多诛杀“首恶”。但赵构不许。于是岳飞继续上书“请至三四”,赵构还是不许。这个过程中,赵构表现得很硬, 岳飞表现得很轴。就这样, 一个在中央始终不许,一个在地方始终不干,鞭长莫及的赵构这才“帝乃曲赦”,无奈地妥协了。



但被岳飞这么一折腾, 搞得这件原本应该暗中进行的密令满城皆知,城中百姓反应也很大,家家户户供奉岳飞的画像。可以说, 这对赵构的形象多少产生了不好的影响。

可岳飞本人似乎完全没有相关防患意识。大概在岳飞看来,只要自己做得是对的,就不必顾忌皇帝的脸色和心思。至于会不会得罪皇帝, 那不是他要考虑的事。

幸好此时的赵构还犯不上跟岳飞较劲。在赵构的眼里,岳飞轴是轴了点,但确实能办事,很有利用价值。

时间很快就证明了这一点,除了虔州城,此后岳飞还迅速平定了南安、建昌诸郡, 最终成功清剿虔、吉两州的叛军, 所谓“一无遗类”。携着胜利之功, 岳飞来到行在临安再次觐见高宗赵构。这一次,君臣一派和睦, 好似如鱼得水。



赵构亲自御书“精忠岳飞”的锦旗一面,作为岳飞军中张挂的大蠹。如此荣耀,在当时是独一无二的。同时赵构还就岳飞有次喝醉后痛殴同事赵秉渊一事, 语重心长地面谕岳飞应该戒酒。岳飞的表现也很好, 当即表示自己做错了, 从此绝饮。

对于此次会晤,君臣双方一度都很满意。和赵构进入蜜月期的岳飞,凭借此前的赫赫战功, 也是迎来了进一步升职,做到了镇南军承宣使,除江南西路舒、蕲州制置使, 后又改任为神武后军都统制。

这一系列的升迁, 将岳飞此前的恢复中原之志也一并激发了出来。岳飞还希望朝廷继续给他“加兵湖湘”, 以便他收复襄阳, “襄阳六郡, 地为险要, 恢复中原, 此为基本”。

但赵构却不能不掂量后果,眼看现在的局势已慢慢稳了下来, “以战求和”的条件也逐步成熟。如果岳飞带重兵前去,败了,这个损失能不能承受? 倘若打赢了,但引起金人的强烈反扑,能不能顶得住?又或者岳飞干脆反了,有没有这样的可能?

这些问题不容赵构不深思熟虑,最终赵构咨询了自家宰相赵鼎,赵鼎表示岳飞是最专业的, “知上流利害,无如飞者”,听岳飞的准没错。赵构这才下定决心任命岳飞为荆湖北路前沿统帅,并尽可能地放权,答应荆湖北路安抚司和荆南镇抚使司的兵马暂时都归岳飞“节制使唤”。



但同时也尽可能地约束岳飞。比如朝廷专门给岳家军划定底线,不得“或称提兵北伐, 或言收复汴京”。而且只以收复六郡为限,如果敌人“逃遁出界”那就罢了,咱们“不须远追”。除此之外,赵构还亲自下手诏警告岳飞,要是你不听我的,追得太猛, 打得太远, 那么“虽立奇功, 必加尔罚”。从这一句“虽立奇功,必加尔罚”,不难看出赵构谨慎又复杂的微妙心理。

得到赵构许可,从武昌渡江北上的岳飞放出豪言:“飞不擒贼帅,复旧境, 不涉此江。”顿时声威大震, 一举攻陷襄阳。这个战果让赵构惊呆了,对大臣表示:“我只知道岳飞带兵很有纪律, 但没想到面对如此劲敌也能打得这么漂亮。”

于是, 赵构提拔岳飞为清远军节度使, 这让三十二岁的岳飞成为有宋一代最年轻的建节者。也是当时继刘光世、韩世忠、张俊、吴玠以后的第五位建节者, 同时封爵为武昌县开国子。岳飞在建节之后, 也是有点飘飘然, 导致后来有人揭发他说过一些不当的话, 包括“三十二岁建节, 自古少有”“己与太祖以三十岁除节度使”等, 细究起来都是不当言论。

随着声望日高, 岳飞的战功越来越大。当时洞庭湖被杨幺盘踞,这是最大的流寇势力之一。最终岳飞领军大破杨幺, 终于实现了此前提出的“攘外”先“安内”的策略。

同时岳飞还干了一件大事——“凡精壮之士,一律收编入伍”,使得三万多人的岳家军瞬间猛增至十万人的空前规模。



扩充后的岳家军此时至少有十二统制军,分别是背嵬军、前军、右军、中军、左军、后军、游奕军、踏白军、选锋军、胜捷军、破敌军及刚收编的水军。将领也从十将的编制扩充至三十将,每将的平均兵力大概是三千多人。后来最巅峰的时候,甚至有大小将官八十四将,军力极盛。这时候的岳飞和岳家军,显然是朝廷当之无愧的强大军事力量,是赵构手里的一张可以和金人周旋的重要王牌。

此时一段插曲却发生了,担任两镇节度使统领大军的岳飞忽然提出辞职,理由是“以目疾乞辞军事”。这次辞职,确实有健康方面的原因。岳飞已连续六年夏日剿匪,冬日力抗金国和伪齐,在此次平定杨幺水军后,一度“两目赤昏,饭食不进”“四肢堕废”。

但除此之外,岳飞辞职也可能与君臣双方对北进的态度不一有关。赵构始终限制他,不让北进, 再加上金国由议和派挞懒主政,南宋朝廷的议和声也随之涌现,让岳飞感到不满。

收到辞呈的赵构感到非常错愕,心里完全没底,不知道岳飞到底是什么意思。是发泄不满? 还是身体真的垮了?

岳飞冲动任性,赵构却不能冲动, 而是耐着性子哄。赵构一方面用批评的口吻提醒岳飞, “措置上流事务,责任繁重”,哪能说走就走; 另一方面积极劝勉, “卿当厉忠愤之素心,雪国家之积耻,勉副朕志,助成大勋”, 你应该继续为国家发光发热。赵构又加封岳飞为少保、武昌郡开国公,以示安抚。岳飞这才接受了。

事情虽然过去,但很难认为赵构对此事会留下好印象。生病了可以请假休养和医治,但不至于说辞职就辞职,马上撂挑子不干。岳飞在官场中的任性,可见一斑。如此操作,会给赵构留下岳飞居功自傲、爱要挟上级的印象。



因“目疾”辞职事件只是初露端倪,影响更大的还是“岳母去世”事件。

当时朝廷正在筹谋北伐刘豫的伪齐,右相兼都督张浚一度召集了诸路大将商量北伐,岳飞、韩世忠、张俊、刘光世所谓“中兴四将”齐至, 赵构本人也亲自前往建康, 鼓舞士气。以上动作, 无一不显示朝廷决心北伐了。

但北伐还没开始,岳飞的母亲就逝世了。这让岳飞瞬间崩溃,仗也没心思打了,守备也没心思布置了。他一面奏报朝廷,一面又一次自行解职, 直接离开军队, 和儿子岳云“扶榇还庐山”, 并接连上表“乞终丧”,坚持要守孝三年。

在紧急的战事期间, 对于类似情况通常都会“起复”, 即官员遭父母丧,守制尚未满期而应召任职。

像北宋时期,执政富弼“以母忧去位,诏为罢春宴。故事,执政遭丧皆起复。帝虚位五起之。弼谓此金革变礼,不可施于平世, 卒不从命”。富弼由于母亲丧事离职, 皇帝下诏应该抓紧时间回到工作岗位。但富弼认为只有战争时期的特殊情况才能这样, 所以始终不听任命。这个例子反向说明了“起复”这种事情,在战争时期和特殊情况下是允许的, 是不得不为的。

在当时一些人看来,岳飞不等朝廷通知,不顾眼下形势,直接选择离职守孝三年的固执行为不合时宜。反对岳飞的声音不小。赵构耐着性子收拾这个烂摊子。赵构先命宦官邓琮到东林寺请岳飞起复,但岳飞硬是“三诏不起”。



赵构大发脾气, 接着派一众岳家军的将官再去。这次用词极为峻切,“至今尚未祗受起复恩命, 显是属官等并不体国敦请”“如依前迁延, 致再有辞免, 其属官等并当远窜”。赵构的意思很简单, 要是岳飞还是坚持守孝三年, 你们这一众被岳飞提拔上来的岳家军军官也都“并当远窜”, 通通滚蛋。

赵构这一次,既是事实威胁,也是道德绑架。再不起复,岳飞就是罔顾将帅恩义, 不管下属前程死活。于是众人苦劝,各种推心置腹、苦口婆心的话语不要钱一样回荡在庐山。但岳飞就像那粒“蒸不烂、煮不熟、捶不扁、炒不爆、响当当”的铜豌豆,谁的话都不好使,于是大家只能彼此干瞪眼。

赵构只得耐着性子,发出第三道“起复诏”,并且特地说明这是“帝书赐岳飞”, 以示极度郑重严肃, 不可轻侮。著名宿将、主战派领袖之一李纲也单独给岳飞写信哄着:“宣抚少保以天性过人, 孝思罔极, 衔哀抱恤”,先是给予理解和肯定, 接着再恳切希望他不要“以私恩而废公义”,从而“幡然而起, 总戎就道, 建不世之勋, 助成中兴之业”。

如此“三顾庐山”,才让岳飞放弃守孝,将母亲姚氏“刻木为像,行温清定省之礼如生时”, 重新回到一线的工作岗位。

事实上,大臣的“守孝”和“起复”,都是有一定的游戏规则的,君臣双方在规则之内行事,适当地拉锯,大家都照着心照不宣的台词进行,既是为了彰显道德,也是为了互给台阶,君主不会有什么意见。

但岳飞在庐山此举, 从赵构褊狭的视角看来, 就属于“演得过分”, 已到了恃宠而骄的地步, 超出了常规的游戏规则,乃至于冒犯了自己的尊严。

这也愈发让赵构感到,武将其实是很不可靠的,哪怕号称“精忠”的岳飞也一样。



南宋这边虎视眈眈,小动作不断,对面伪齐的反应也很快。刘豫很快就派儿子刘麟、侄子刘猊分路侵犯淮西地区, 号称带兵七十万。

如此浩大的声势,使得刘光世准备放弃庐州, 张俊打算放弃盱眙,前线有崩溃之危。于是赵构急令岳飞前往抵敌, “统帅全军,星夜兼程, 启发前来”, 甚至连岳飞以“眼疾”为由的推脱之词也堵住了,说“想卿不以微疾,遂忘国事”。赵构忧急的目光中带着一种试探和揣测。

此时岳飞尽管眼疾复发,但一接到赵构的诏令,就毫不犹豫地率军出发了。对于岳飞这一投桃报李般的行为,赵构着实高兴了一番,甚至说出了心里话:“刘麟败北不足喜, 诸将知尊朝廷为可喜。”

当然, 这种喜悦是短暂的,是建立在愈发强烈的疑心和不安上的。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