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0日,在安徽省合肥市举办的第八届安徽秸秆暨畜禽养殖废弃物综合利用产业博览会会场,展商正在介绍以秸秆为原料制作的3D打印耗材。新华社记者赵金正 摄

白色的喷头飞速运转,淡黄色的细丝被一层层均匀且精准地覆盖在3D打印机的底座上。一旁的展示架上摆放着魔法城堡、美人鱼笔筒等精美的3D打印工艺品,这些成品的主要原料是农村常见的农作物废弃物——秸秆。

12月20日至21日,第八届安徽秸秆暨畜禽养殖废弃物综合利用产业博览会在安徽省合肥市举办。在这届以“资源化利用 产业化发展”为主题的博览会上,记者看到许多秸秆利用新场景。

利用秸秆开展3D打印的安徽特斯曼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位于安徽省亳州市生产降解材料的企业。“和传统3D打印原料相比,秸秆不仅成本更低,且具有可降解、可回收的特点,其独特的颜色与木质感颇受海外消费者喜爱。”该公司总经理陈广书说,当前他们每年可以回收、加工约6000吨秸秆,产品远销欧美等国家和地区。

从生物质颗粒燃料到食用菌培养基质,从家具板材到餐盒木梳等日常用品……记者在博览会现场看到,秸秆已经“变身”各式产品。在蚌埠展区,一辆乘用车吸引了不少参观者驻足观看、试驾。据安徽丰原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付松介绍,这辆汽车的特别之处就在于其部分内饰以秸秆等可再生资源为原料制作而成。据了解,这种内饰不仅在生产加工环节碳排放量更低,而且消费者也无需担心内饰的苯类和醛类物质释放。

安徽丰原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依托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平台,主要生产生物材料、有机酸、氨基酸等产品。据介绍,该公司已经连续5年参加博览会,并与产业链客户深度对接,完成多个项目签约。如今,该公司针对玉米、薯类等淀粉基生物质,或以秸秆纤维素为原料的聚乳酸及其衍生产品展开了一系列探索,开发出聚乳酸纺织品、生物基建材、矿泉水瓶、仿瓷餐具等环保产品。

付松说,以秸秆等可再生资源通过生物制造技术生产生物材料和生物能源,将是能源与材料行业的新发展方向,2025年该公司将继续加强对聚乳酸及其衍生产品的研发和产业化,秸秆用量预计将从1.5万吨提升至4万吨。


12月20日,在安徽省合肥市举办的第八届安徽秸秆暨畜禽养殖废弃物综合利用产业博览会会场,参观者了解以秸秆为原料制作的汽车内饰。新华社记者赵金正 摄

记者从安徽省农业农村厅了解到,安徽近年来持续加强对秸秆和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目前秸秆综合利用率达94%,形成畜禽粪污收储转运、沼气生产、沼气发电、有机肥生产等产业链,年产商品有机肥超280万吨,年沼气发电量达1083万千瓦时。

废弃物变废为宝的应用场景不断扩增,带动了秸秆和畜禽养殖废弃物综合利用产业“无中生有”、由小变大。据了解,安徽秸秆综合利用正按照“龙头企业+产业链条+产业集群”的方向,努力实现多途径、多层级、多产业利用,目前年利用秸秆量千吨以上企业近2300家,安徽秸秆和畜禽养殖废弃物综合利用全产业链年产值超450亿元。

在国家秸秆产业发展联盟理事长彭飞看来,在全球气候变化和资源环境约束日益严峻的背景下,秸秆作为曾经被忽视的农业“边角料”,如今已成为推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安徽搭建政、产、学、研、用交流合作平台,带动好技术、好项目、好企业落地安徽,助力安徽秸秆综合利用产业化发展。

数据显示,自2017年该博览会首次举办以来,安徽已累计签约超770个项目,签约金额超1460亿元。本届产业博览会初步摸排签约120余个项目,投资额约180亿元。

来源| 新华社

责编| 袁丹丹编辑| 顾盼

主办单位| 安徽省网信办、省政府新闻办

平台建设及技术支持| 安徽新媒体集团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