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5年,九华山一尼姑绝食7日圆寂,坐缸3年后开缸:女性特征全无

1995年,安徽九华山发生了一件震惊中外佛教界的大事,通慧禅林寺庙一尼姑竟然真的“肉身成佛”成了“肉身菩萨”,可真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要知道,古今中外的佛教历史文献上关于高僧圆寂后肉身不腐、常保原形而栩栩如生成就肉身菩萨的记载,均是德高望重的男性僧人,从来没有女性比丘尼,也就是尼姑。

简言之,这位比丘尼是目前世界唯一的女性肉身菩萨,这样的含金量可想而知。那么这位尼姑是谁呢?她又是是如何修成的呢?

幼时与佛缘分天注定?



原来,这位著名的比丘尼是仁义师太,她本名为姜素敏,这里的“仁义”其实是其出家后的法号。

1911年,仁义师太姜素敏出生于辽宁沈阳的一个书香门第,这样的家世在当时相当不错,称得上一句“富家大小姐”。

可姜素敏的童年生活十分复杂难言。

比如,父母深受封建思想和社会风气影响,不顾姜素敏脚上鲜血流了一地的痛苦也要为她塑造一双“小巧精致”的“三寸金莲”。

再比如,虽然姜素敏可以上私塾识字,但她主要学的是琴棋书画、学的是相夫教子、学的是贤良淑德等等之类符合“大家闺秀”身份的内容。

这样的日子一天天过去,姜素敏没有被同化,哪怕她知道父母的安排是时代的洪流和特色,的的确确能够保障她后半辈子衣食无忧,但内心深处一个声音一直不停告诉她:这不是我想要的。



我究竟要的是什么?

某天,她注意到私塾旁的寺庙里一群和尚正念诵经文,按捺不住好奇的姜素敏特意去寺庙旁听,没想到的是这一听就是一上午。

这类寻常大人都感觉晦涩难懂的经文,在年幼的姜素敏看来仿佛什么趣事一般,被旁听的她牢牢记在心中。

回到家中,姜素敏脑海中依然思考着经文,随之而来她也产生了许多疑问。

第二天,她再次听到和尚念诵经文的声音,这一次她鼓起勇气走进了这座不大的寺院,询问里面年迈的僧人一些问题。

慈祥的住持和蔼地看着这位小小的“有缘之人”,惊讶于对方如此年幼的年纪却能够听懂经书,甚至还提出了独特见解,实属难得。



此刻,他察觉到姜素敏或许天生有“慧根”,可惜对方不仅是女孩子,看衣着还出身富裕人家,这样的家庭是不可能让她皈依的。

看着眼前对我佛十分感兴趣的姜素敏,这位主持还是不忍对方的天赋浪费,免费赠送了一些佛经供她学习。

对此,姜素敏如获至宝,下私塾后常常往寺庙里跑,或旁听、或与那里的僧侣研究并讨论佛经,就这样一来二去双方越来越熟悉。

有时,姜素敏看着寺庙的清贫生活,不忍心的她还从家里取些粮食接济庙里。

与此同时,她的“反常行为”引起了父母的注意,初听救济僧人还能称赞女儿拥有一颗善良之心,但当他们得知自己的女儿每次下学后不回家与一群和尚讨论什么佛法的时候,那一刻不满到达顶峰。

要知道,往外跑、学佛法这样“不太体面”的行为与他们想要的才女和大家闺秀完全背道相驰。

再加上时下对女孩本就苛刻,哪怕女儿年龄还小,但谁知道外面那些乱嚼舌根的人会说出什么混账话呢。



“以后不要再去寺庙了。”“不体面”

面对父母或强势或劝说的要求,姜素敏十分坚持且认真地向父母解释自己的“出格”行为,再三述说自己只是喜爱佛法文化,礼佛向善是一件好事,后面还保证自己会带人一起去并减少礼佛的次数……

女儿认真的眼神让姜父姜母动摇了,再加上哪怕他们再三阻止,女儿依旧雷打不动偷偷去寺庙报到,无可奈何的他们只得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随着时间推移,姜素敏慢慢长大了也掌握了大量的佛经,包括《心经》、《大悲咒》、《金刚经》等之类经书,精通的同时还能倒背如流。

15岁的她对佛教文化越来越痴迷,也越来越放不下,她想要出家成为一名真正的比丘尼修行佛法的念头越来越深,为此她决定与父母坦白。

皈依佛门为何学医?



“我想要出家”“什么?”“不行!快……把小姐带下去,关进房门”“待在这儿,好好反省。”

当姜素敏提出时,果不其然引起了父母的强烈反对,他们觉得自己太纵容女儿才养成了她不知道天高地厚的性格,才养成了她这样不计后果的行为,于是果断选择将她关起来。

父母的行为没能成功阻拦姜素敏一心向佛的心,这更方便了她潜心研究佛经,她总是能在自己的方寸之地自然得乐。

与此同时,为了让姜素敏“安分”,姜父姜母连夜挑选了许多好儿郎,他们认为自己女儿还小被和尚带坏了,等成家有了牵绊自然会收心,专心家庭。

因此,一到谈婚论嫁年龄的姜素敏,反抗不能,没多久就在父母的精心安排下与素未蒙面的丈夫结婚了。

从沈阳嫁到了吉林通化,婚后姜素敏与丈夫相敬如宾。如果事情就这样继续下去,那么也就没有后来的肉身菩萨了。



可惜世界上没有如果,没两年姜素敏丈夫病逝了,没有孩子的姜素敏受到夫家的厌弃,故而她离开了夫家回到娘家。

彼时,乱世战乱频发,东北三省均陷入了战火。

不久,姜父姜母因战争原因先后离去,姜家从此家道中落,彻底沦为“孤家寡人”的姜素敏一路逃亡故土,不知不觉来到了山西五台山。

1940年,29岁且无牵无挂的姜素敏在机缘巧合下走进了五台山一家寺庙,这一次她遵循了内心选择削发为尼成为了一位出家人,法号仁义。

值得一提的是这个法号是她自己取的,她想要时刻记住自己的志愿,警醒自己成为一名真正普度众生的出家人。

正式出家后,姜素敏就在显通寺潜心修佛,研究医学。

没错,学佛法的姜素敏还兼顾了医学。

事实上,早在17岁左右之时,姜素敏除了跟随沈阳老家的住持学习佛法外,还学会了对方另外的本领——中医针灸。

最初,她没有注意到医学的用处,可自从战争爆发,流亡的途中她看到了太多因小伤小病感染去世的底层百姓。



那一刻,无比痛心的她决定要为他们做些什么。故她开始利用自己的医术为百姓义诊,帮助他们解决病痛的折磨。

1942年,出家两年的姜素敏,也就是仁义师太发现自己的“皮毛”医术不能拯救病重的患者,产生了想要进一步更系统的进修医术的想法。

得知此事的显通寺住持十分深明大义,在他的支持和鼓舞下,仁义师太进入了沈阳中医学院进行深造。

四年后,学有所成的仁义师太走上了一条为百姓免费义诊的道路。

直到抗美援朝战争发生,心系国家且深知战争残酷的仁义师太直接报名参军。

值得一提的是朝鲜战争三年,每一位被仁义师太救助的志愿军都十分敬佩这位特别的比丘尼医生,他们佩服这位用自己的方式“上战场”的战友。

当时,仁义师太主动离开后方,来到朝鲜战场前线,顶着敌人的炮火,舍生忘死抢救伤员,并多次被战火波及差点命丧战场。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