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的长寿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跟遗传、性格、工作环境、生活习惯、偶然事件等密切相关,很难全面地说清楚。

最近,关于长寿大家出现了分歧。出现很多说法,有人认为生命在于运动,运动让人长寿;也有人认为生命需要保养,用多了容易坏,节约着用的人不怎么动的人长寿。甚至有人发现,有些酒鬼很长寿,我们村的长寿冠军就是一个每天4餐酒的酒鬼。这让人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不知道该怎么做了。



因此,我作此文,建议大家都好好看看。

本人认为,我们如果研究复杂的长寿,因为每个人都不同,没有很大意义,但如果从长寿最基本的原理去分析得出结论,对每个人都可能有意义。

就如我们平时研究物体的运动,每个运动都非常复杂,根本说不清楚,但牛顿用3个运动定律就概括了。

我们知道,关于动物寿命最基本的参数是:心率。

动物的心脏,跳动总数似乎有一个限量,寿命与心率严谨地“反相关”:跳得快的寿命短,跳得慢的寿命长。如老鼠心率500次,寿命只有两三年左右;猫狗平均每分钟100次,寿命10多年;大象心率40次,寿命可达70岁;而最长寿的乌龟心率只有6次,寿命可达100年。而人类的心率平均为75次,平均寿命在70多岁。



明白了关于寿命的这个基本原理,我们就可以将长寿问题简单化,转化为简单的数学问题。

那运动与心率是一个什么关系呢?也是两个相互制约的关系。一是运动的人平时心率低,二是运动时心率高。

那么,要研究的问题仅仅在于:你每天的运动是增加了心跳总数,还是降低了心跳总数。如果增加了心跳总数,那就是不运动,或不这样运动的好;如果是降低了心跳总数,那就是这样运动的好。

我本人就是一个关于运动的人类的标本,我大概从15岁开始喜欢上了体育运动,从未停止,现在一周还要运动3-4次,我平时的心率约为60次,参加运动时的心率约为120次。

算我每天运动2个小时,运动时心率120次,那我一天的心脏跳动总数为:2*60*120+22*60*60=93600次。而我如果从小不运动,或不再坚持运动,心率会是人类的平均数75次,则我一天的心跳总数为:24*60*75=108000次。也就是说,我每天运动2小时的效果是:心跳总数减少了14400次。

用基本原理来分析,我的这种运动方式,是会延长寿命的。



很显然,并不是所有的人、所有的运动方式都会延长寿命。比如,如果你不是从小爱运动,或者你不是坚持运动,你的心脏功能没有因运动而提高,基础心率并没有因运动而降下来,即使每天运动1小时,也会增加心跳总数。又比如,就算我这样因运动而降了心率的人,如果每天运动超过4小时,或是进行心率超过180次的剧烈运动2小时,也会增加每日心跳总数。

这也是大家迷惑的:有些长寿老人,终生不爱运动;而有些运动员,并不长寿的底层逻辑。并不是长寿就在于静止,也并不是一运动就长寿。

当然,明白人都懂,这是关于寿命的一个基础的原理,并不能代表完全线性地决定某个人的寿命长短。但拿到整个人类来作出面上的结论,肯定是准确的。

每个人都可以算一算运动对自己每日心跳总数造成的盈亏,来决定:单单从寿命上考虑,自己是否需要运动?该如何运动?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