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是24节气中的第22个节气。《通纬·孝经援神契》记载:“大雪后十五日,斗指子,为冬至。”冬至没有特定的日子,和清明一样,被称为“活节”。

阳历12月21日至23日,太阳运行到黄经270度时,交冬至。这是地球赤道以北地区白昼最短、黑夜最长的一天。进入冬至,天气越来越冷,寒风萧萧,雪花飘飘,中国北方开始出现大幅度降温降雪的天气。


物候特征

中国古代将冬至分为三候:一候蚯蚓结;二候麋角解;三候水泉动 。蚯蚓是阴曲阳伸的生物,此时阳气虽已生长,但阴气仍十分强盛,土中的蚯蚓仍蜷缩着身体;麋与鹿同科,却阴阳不同,古人认为麋的角朝后生,所以为阴,而冬至一阳生,麋感阴气渐退而解角;由于阳气初生,此时山中的泉水已现流动且有温热。


民间习俗

中华先民把“冬至”视为过年,《清嘉录》认为“冬至大如年”。从殷周到秦朝,均以冬至为岁首。古人计算24节气是从冬至开始的,冬至所在的“十一月”曾经是正月。汉朝以冬至为冬节,官府举行祝贺仪式,包括臣子对君主的祝贺、弟子对师长的祝贺、幼者对尊长的祝贺,谓之“拜冬”,例行放假 。


(图源:千库网)

《后汉书》记载:“冬至前后,君子安身静体,百官绝事,不听政,择吉辰而后省事。”军队待命,边塞闭关,商旅停业,亲朋各以美食相赠,相互拜访。宋以后,冬至是祭祀祖宗的日子,这一天人们向父母尊长拜节 。冬至,还是各种契约的签订和履行之日。人们过渡田地房产,往往都在八月中秋言定,冬至这天正式交割签约。人们认为冬至是阴阳二气的自然转化,是上天赐予的福气,故冬至历来有“亚岁”之称。


冬至吃饺子的来历

“十月一,冬至到,家家户户吃水饺。”这个习俗是因纪念“医圣”张仲景冬至舍药留下的。汉南阳稂东人张仲景曾任长沙太守,访病施药,大堂行医。辞官返乡时,他看到白河两岸的乡亲饥寒交迫,不少人冻 烂了耳朵,便让弟子搭起医棚,支起大锅,舍“祛寒娇耳汤”医治冻疮。


(图源:千库网)

后人学着“娇耳”的样子包成食物,也叫“饺子”或“扁食”。至今仍有“冬至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的民谣。另一冬至节食俗是吃馄饨,因为中华民族始祖之一的盘古生于混沌,以此纪念始祖盘古诞生。

“岁月更迭,冬至如诗。”在这阴极之至、阳气始生的节气里,让我们共同领略冬至的魅力,传承千年的智慧,品味传统的美食。愿每个人在冬至的节日里,感受生活的美好,传递温暖的力量。冬至快乐,愿幸福与你同行!

撰文 | 施立学

责任编辑 | 齐敏 段阳阳

运营编辑 | 段阳阳

质量审核 | 业蕾

❖ 文章来源:《知识就是力量》杂志

《大雪纷纷兆丰年 阴阳转化冬至节》 ❖

现订购2025年

定价360元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