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博士廖梓豪,虽然入职哈工大仅8个月,在哈工大担任助理教授,但是他的能力却相当出众。

可就在最美好的年华,廖梓豪却不幸离世。

本来这是一件非常悲伤的事情,没想到评论区的评论刷新三观。

那么,这些网友们都说了什么?他们又为何要这么说?



图1

键盘侠彰显人性黑暗

廖教授是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马院的助理教授,尽管他只是一个“助理”,但这并不代表他的能力有所欠缺。

相反,他北大法学博士毕业仅仅一年时间,资历相对较浅。然而,廖教授的未来前途无量,只需再等上几年,助理二字也将被摘掉。

然而,命运却戏剧性地终结了他的美好前程。据悉,廖教授在假期回老家时突发心脏疾病,年仅31岁便离世。

他在哈工大的任职时间仅有8个月,但学校却对他表示高度认可与赞赏,特意发出讣告,纪念这位为工作努力、关怀学生、积极贡献于学校建设的优秀教授。

这件事对于学术界来说是一大损失,但在某篇媒体的悼文中,评论区出现了一幕令人不堪的场景,引发了文理之争。



图2

有人在评论中表示:“如果是理工科的,那会让人感叹,因为天妒英才嘛,但如果文科类的人就没什么可惋惜的了”,暗含着对文科学者离世的漠然态度。

甚至有人指出,对于这样的文科学者离世,并不需要写新闻报道,因为这无益于提升媒体形象。

他们对这些文科学者研究的高精尖学科持怀疑态度。

然而,也有理性的网友在评论中表示,这些言论反映了社会的浮躁,缺乏人情味。

不管他是做什么研究的,事实上他英年早逝是客观存在的。

即使他不是一位985高校的青年才俊,31岁的年轻人突然离开了世界,也会让人感到惋惜。

有一位网友发表了非常中肯的观点,无论文科理科,讨论谁重要根本没有意义,而是面对生命的逝去,这些键盘侠还有做人的良知吗?



图3

众所周知,人才对于一个国家来说非常重要,他们的学术会影响行业内的一些走向,无论是什么样的人才,都值得我们去尊敬。

但是通过廖梓豪去世的新闻,让我们看到了键盘侠们的无知与傲慢,甚至他们都不愿意直视自己的无能。

纵观廖梓豪的生平履历,这些键盘侠恐怕永远也无法企及。

学业有成成就瞩目

廖教授不仅拥有北大法学博士学位,还在南京大学完成了本科学业,并且硕士和博士阶段都是在北大完成。

在攻读博士期间,他多次获得奖学金、国家奖学金以及三好学生等荣誉,并被评为校级优秀毕业生。

可以说,他的学术成就相当突出。

每当我们失去一位杰出的青年学者,我们不仅会感叹对于家庭和学校的损失,更是感到整个社会的遗憾。



图4

年轻的学者肩负着沉重的科研压力,一些高校甚至实行着“非升即走”的制度,迫使他们全力投入到拼搏中。

然而,廖教授年仅31岁,正值青壮年却突然离世,这让人感慨万千。作为观者,我们不能只是沉浸于悲伤之中,而应从中汲取经验,改进自身,这样才能走得更远。

廖梓豪博士生平经历无疑展现了他作为一名杰出的青年才俊的风采。

尽管在众多985高校中,他只是一个普通的存在,但他只在哈工大任职了8个月,却离开了这个世界,这无疑令人痛心。

学者当前的工作压力令人深思

然而,廖梓豪事件给我们带来的反思并不仅仅停留在个人品质的价值上。

人文科学研究虽然不能直接产生技术性成果,但它对社会进步与发展的贡献无法忽视。



图5

廖梓豪,这位年仅31岁的青年学者,不幸因突发疾病离世。如果他在入职时身体检查合格,那么很可能意味着他在工作上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努力。

然而,廖梓豪并不是个例,许多高校的青年教师都承受着巨大的科研与教学压力。

尤其是在知名高校中,年轻教师们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处于事业上升期的30多岁青年教师常常被各种压力纠缠。

在这种紧张的状态下,他们几乎没有找到缓解的出路,甚至基本的生活规律,如按时吃饭、作息有规律、坚持锻炼等都成为了奢望。

有调查显示,当前科技工作者工作时间8个小时起步,最长的可以达到将近20个小时。

尤其是拥有高学历的科技工作者,他们每天的工作时间更长,但是睡眠却成为了奢望。



图6

据统计,拥有博士学历的科技工作者每天的平均工作时间长达9.29小时。

相比较之下,博士和硕士学历的科技工作者一周几乎都不超过5个小时健身,明显少于其他学历群体。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的陈祉妍教授指出,从数据来看,拥有博士学历的科技工作者往往通过牺牲本应用于健康的运动时间来换取更多的工作时间。

然而,长期以往,这种做法可能对他们的身心健康产生不良影响。

另外一项由《知识分子》与自然科研等机构联合发起的调查也得出了类似的结论。

这项调查指出,约有12.84%的年轻科研工作者每周的工作时间不超过40小时,勉强符合劳动法规定每周工作时间不得超过44小时的要求。

然而,高达58.39%的年轻科研工作者平均每周工作时间超过50小时。



图7

调查结果还显示,近一半的人表示过度疲劳、不太健康,只有十分之一的人群表示自己非常健康。

面对这样的现状,高校需要给年轻教师提供更多的人文关怀。在必要的时候,可以采取强制休息的措施,以避免年轻人过度消耗身体。

此外,高校还可以出台一些措施来督促年轻人坚持锻炼,以保证他们的身心健康。

当然,高校的年轻教师们也需要具备自觉意识,善于化解压力,并学会与自己和解。

他们不应该让各种压力和所谓的科研任务牵引着自己前行,而是应该明白健康是最重要的。

同时,随着国内外高校培养的博士越来越多,资源浪费的问题也变得更加突出。

各个高校纷纷采取了一种"非升即走"的制度,即985高校每年都引进大量博士,并给予6年的合同。



图8

然而,这些博士学位的获得要求在六年时间内取得出色的研究成果,否则合同到期后将不再续签。

这种高校人才培养制度的确可以激发大量年轻学者的工作积极性,但也带来了一系列问题。

由于高校能够留下的岗位数量有限,往往出现几十个博士争夺一个名额的情况,竞争之激烈可想而知。

为了成功留任并继续从事科研工作,他们不得不加班加点,努力创造更多的科研成果。

年轻的大学教师将全部精力都投入到科研事业中,可以说是废寝忘食。

他们经常超过12个小时的工作时间,并且还要同时兼顾本科生的教学工作。

这样高强度的工作即使对于脑力劳动者来说也难以承受。

正因为如此,许多年轻学者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变得疲惫不堪。



图9

年纪轻轻就开始出现一系列问题,甚至可能出现心肌梗塞或脑溢血等突发情况。

要改变科研现状,必须解决我国科研界的“内卷”问题。

国家应制定长期的培养计划,为年轻的大学教师提供更好的待遇,让他们能够专心从事科研工作。

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推动科研事业的发展。

高校应该加强对年轻教师的关怀,提供适当的支持和帮助,让他们在科研的道路上健康成长。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