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岭山脉,我国最神秘地带之一,流传着许多关于奇珍异兽的传说。
其中最凶最恶的最能打的,莫过于近年来杀死几十人的“黄毛怪牛”,它们不仅长相神似神兽麒麟,地位还堪比国宝大熊猫!
这群名叫羚牛的杀手,虽然是“秦岭四宝”之一,但也有着“秦岭第一凶兽”的恶名。乍一看, 它们的体格粗大健壮类似于牛;乍一听,它们的叫声又咿呀似羚羊,因此有了这个看似牛羊混血的名字。
羚牛是我国体型最大的羊亚科动物,身长可以长到1.7米-2.2米,体重也能达到惊人的360-660斤。它们四肢粗壮有力,头部相对较大,全身长有短而厚实的毛皮,一般为棕色、黄色,背上和其他部位隐隐泛有青灰。
很多人分不清羚牛和北美麝牛,其实看牛角就能明显分辨。羚牛的角长得极为奇特,呈现一种先后转再外转的角度,看起来有些扭曲,所以也叫“扭角羚”。但北美麝牛的角则是高度较低,且只有一个弯曲弧度。
羚牛除了在我国西南区域出现,在印度、缅甸等国家也均有分布,甚至还有不丹国兽的尊贵身份。它们通常出现在1500-4000米海拔的山岭间,但也不是一成不变,例如夏天会爬到凉爽的高处,冬天则会往山下迁徙。
羚牛的亚种分类变化良多,从一开始的指名亚种、不丹亚种、四川亚种、秦岭亚种,到22年中科院动物研究所以嘉陵江为分界线重新区分的喜马拉雅羚牛、中国羚牛,讨论一直非常激烈。
羚牛的生活习性使其在野外生存中具有较高的适应力,它们能够在如高山、森林、草原等各种环境中生存。同时,它们也具有较强的耐寒性和耐旱性,能够最大程度地降低恶劣环境对自己的影响。
羚牛虽然喜欢吃素,日常吃一些青草、树叶等“绿色食品”,但它们拥有一个“铁胃”,能够迅速地分解高纤维的植物,以供其能量的需求。所以,羚牛拥有极其健壮的体格,一点都不符合人们对食草动物的刻板印象。
羚牛:一个能打的都没有吗?
羚牛作为素食主义者,长了一个大高个儿却连肉都不吃,究竟是怎么在豺狼虎豹凶兽横行的秦岭称王称霸的?其实这与它们的自身条件、生存习性不无关系,羚牛有着一点就着的暴脾气,特别是在受到威胁时会爆发出惊人的攻击性。
它们自身拥有强大的防御力,部分肩高可以达到1.4米,壮硕程度超过了秦岭大多数动物。羚牛的攻击力也不容小觑,当它们感到威胁时,会用其强壮的四肢猛烈撞击对方,同时顶起尖锐的角直直向前冲。
羚牛是喜欢团体活动的群居动物,一般由一头成年雄性羚牛带领数头雌性羚牛和小羚牛组成15-30只的大群体。这样的群体结构有利于保护羚牛种族免受天敌的袭击,方便第一时间观察、放哨并组成战斗队形。
同时,羚牛群体还拥有组织纪律和很强的威慑力。其中领导者有着绝对的权威,能够控制群体的行动,甚至驱赶其他群体,这使得羚牛在野外生存中具有较强的竞争力。
不过难以想象的是,羚牛在秦岭横行霸道也就算了,这几年还频频下山怼起了人。在这恐怖的“体型压制”下,不少如黑熊、豹子等敌人都没法硬刚,更别提手无寸铁的人类了。
2019年5月,陕西汉中就有两头羚牛冲进村庄里四处冲撞,撞伤2人撞死4人,其中一头当场被击毙。四川曾有报纸统计了羚牛主动攻击人类的数据,仅仅在99年至08年,羚牛便伤害了184人,甚至造成了22人死亡。
根据受害者描述,落单的羚牛比成群的羚牛更凶猛,一旦被盯上很难有逃脱的余地。因为独自出现的羚牛很有可能在繁殖季节争斗失败,是受伤或者被赶了出来,本来打了光棍就一肚子火,可不是看谁都不顺眼吗?
人类能和羚牛和谐共处吗?
羚牛本来身居高寒山带,与人类井水不犯河水,但这十年来人类对山林进行了过度开发,羚牛的栖息空间被压缩,水源、食物资源也随之减少,不得扩大活动范围,跑下山去也情有可原。
再加上非法捕猎、环境污染等原因,羚牛数量急剧减少,甚至整个种群都面临了生存危机。2021年,羚牛已经成为了我国一级重点保护动物,珍稀程度甚至与国宝大熊猫差不多。
为了保护羚牛及其生态环境,政府和有关部门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完善法律法规、加强打击盗猎力度、开展保护宣传教育等。我国还加强了对自然保护区的建设,为羚牛提供适宜的栖息地、必要的保护设施和研究人员等。
羚牛虽有可怜之处,但我们也不能放松警惕。如果不幸遭遇羚牛袭击,最好是保持安全距离,不要试图接近或挑衅它们。羚牛在“暴走”期间可以说见谁怼谁,如果不慎接近或遭到攻击,轻则皮外伤重则躺病床,危险系数极其高。
当然,如果发现有羚牛攻击人类或其他动物的行为发生时,我们一定要报警或者联系相关部门求助。专业人员毕竟有足够的经验,可以第一时间控制局面、防止事态扩大造成更多的生命财产损失。
羚牛与人类的生存范围一旦相差过多,就有可能会造成一系列连锁反应。对于人类而言,羚牛的出现会带来生命危胁和经济损失;对于羚牛来说,人类贪婪与恐惧的子弹可能会将它们剥皮蚀骨,毕竟它们全身都是宝。
虽然羚牛有着赫赫凶名,但它们依然是我国珍稀保护动物之一,具有重要的生态价值。在加强对羚牛种群保护力度的同时,我们也别忘了采取措施确保自身安全,不断探索人与自然的最平衡的相处途径,感谢您的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