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1918年8月15日。
25岁的毛主席向朋友借了钱,和李维汉、罗章龙等一起,坐上了离开湖南的火车,这是他第一次离开湖南。
他去哪里呢?
去做一名“北漂”。
这一年,北京的房价也和现在一样,高不可攀。
工人们的月薪也就十几二十块,但一套像样的房子需要几千块。
鲁迅先生1919年在八道湾胡同买的一套四合院,就是3500块大洋。
鲁迅故居
面对高房价,青年毛主席焦虑了吗?
他一点都不焦虑。
因为他不是来此置业的,他来是有很重要的事要做。房价、吃、住条件,甚至入学北大,都根本不在他的考虑之列。
本来,恩师杨昌济希望他来北京是考进北大预科班的,同行的罗章龙就考进来了,而毛主席却连考都没考,这里面有各种原因,但最重要的是,此时的毛主席已经超越了用文凭来自证的人生态度。
他已经没有再继续挤进大学读书的意愿,他来北京,原因之一是这里有最先进的思想,而不是为了一纸文凭。
但北京的消费水平是湖南没法比的,他来的第一件事就是要找份工作糊口,仅仅只要糊口就可以了。
经老师杨昌济介绍,李大钊安排他当了一名图书管理员。
这个岗位很有意思,我的印象里很多牛人都在这个岗位上呆过,老子、李斯、张居正、梁启超、沈从文、金庸、莫言等等。
但这一年北大图书馆的管理员,应该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图书管理员了。
此时拿着高工资的北大教授们永远也不会想到,为他们服务的这个穿着土气,一口湖南方言的大个子,是未来历史的书写者和创造者。
教授们的月薪大多为两三百元,毛主席的工资是多少呢?
——八块。
不吃不喝,这钱要想买鲁迅那样的房子,需要攒上37年左右,要是主席那时想买房,安逸安逸,估计得和我们现在的年轻人一样——无限焦虑。
虽然这八块钱显示的是此时毛主席和北大教授们的阶级差异,但他能有这八块钱已经很满意了,因为起码每天有窝头啃,可以租房子了。
起初,毛主席是住在杨先生家里的,但其他人住在湖南会馆,往来相聚诸多不便,后来还是选择和朋友们一起出去租房子了。
《觉醒年代》剧照
当时毛主席租的是啥房子呢?
在景山东街一个叫三眼井的地方,一间屋子的一张炕上同时住着八个人。
这有多挤?
毛主席曾向中国人民的老朋友斯诺回忆说:“几乎挤得透不过气,每次他想翻身,往往得先把前后的人叫醒挪一点点,才能完成这个动作。”
且八个人只有三件大衣,你出去我就得进屋,谁出门谁穿大衣。
这是住和穿,吃什么呢?
常常吃的就是捡来的白菜帮子加盐,一煮就是一顿饭。
吃、穿、住都不行。
毛主席焦虑了吗?
他不但不焦虑,在现在穿着高档羽绒服都能冻成狗的北京冬天,他穿着单棉衣还有心情去逛北海公园和故宫,并赞叹大自然的美:
在公园里和故宫广场上,我却看到了北方的早春。
当北海仍然结着冰的时候,我看到白梅花盛开。我看到北海的垂柳,枝头悬挂着晶莹的冰柱,因而想起唐朝诗人岑参咏雪后披上冬装的树木的诗句:‘千树万树梨花开’。
北京数不尽的树木引起了我的惊叹和赞美。
《毛泽东自述》
这是在生活上的窘迫,25岁的毛主席没有焦虑。
这个湖南的青年才俊在北大,大家是不是喜欢他?热衷于和他交往?
不是,这里的人基本都看不上他。
这会让这个25岁的年轻人焦虑吗?
(二)
由于我的职位低下,人们都不愿意同我来往。我职责中有一项是登记来图书馆读报人的姓名,可是他们大多数不把我当人看。
这是毛主席在北大图书馆的遭遇。
《毛泽东自述》
来图书馆看报的人中,他认出了一些新文化运动著名的领导者,如傅斯年、罗家伦等等,这些人就像现在的年轻人心里的爱豆,在湖南时,毛主席天天在报纸上看到这些人的大名,来北京的一大理由,就是想亲自看看,甚至和这些大爱豆交流交流。
用他自己的话说:“我对他们抱有强烈的兴趣。”
他在湖南一师就时常读这些“领袖们”的文章,终于可以当面请教了。
但很可惜,这些高高在上的“民国大师们”的调子实在是太高了,对这个湖南穷山沟沟来的穷学生,基本就是不理不睬。
毛主席曾试图同他们交谈政治和文化上的问题,但他们实在是“太忙”了,完全没有心思听一个图书管理员讲南方土话。
在《觉醒年代》里就有一个镜头,毛主席想去听胡适的课并想提问,但胡先生拒绝回答。后来胡适去台湾后,才想起毛泽东算是他的学生。
我不知道,这算他哪门子的学生?
面对这零零种种,此时的毛主席也完全没有焦虑,既然不能和人交流,那我就和书籍、报刊交流,作为图书管理员的一大特权,就是可以免费看,想怎么看就怎么看。
这对此刻的毛主席来说,已经是非常幸福了。
你要知道,在湖南长沙读书时,家里寄来的钱绝大部分他都买书和报纸了,老爹知道后给他一顿臭骂:
“这些废纸能当饭吃?”
这就是毛主席在北大的遭遇,后来很多书夸大了北大对毛主席的正面影响,新中国成立后北大还专门把毛主席在图书馆工作过的地方单独辟出来做纪念,这块地方享受的是超过碧纱笼的待遇——专室陈列。
这在了解这一段历史的人看来,觉得有点可笑。
(三)
1919年春,毛主席就回湖南了,原因是母亲病重。
但这年12月18日,毛主席又来北京了,来干什么呢?
五四运动爆发后,毛主席在《湘江评论》上写了著名的长篇论文《民众的大联合》,湖南军阀张敬尧说他的言论过激,《湘江评论》被封了。
且这个军阀主政湖南期间作恶多端,毛主席领导学生和教育界进行了一场声势浩大的驱张运动,这一次来北京,就是带领代表团来给主政者施压的。
在北京他成立联合会,发表大量文章,七次请愿。
最后,他胜利了,军阀张敬尧灰溜溜地出走湖南(当然,直系军队和湘军的武力威胁也是重要原因)。
而此时,天下闻名的“青年导师”胡适的主张是温和改良。
但驱张运动的胜利,让毛主席意识到胡老师可能是错的——“温和改良”,此路不通。
这两次北京之行,对青年毛主席来说,意义非凡,他跨越了一道心理上的高坎,在没有见到这些北大著名人物之前,尚有敬畏之心,但随着两次北京之行,就自然消失了。
“之前无比崇敬的这些顶级知识分子,也不过如此。而很多声名显赫的教授们不过是些聪明人在热衷于玩弄文字,在行动上却完全不能知行合一。”
这是自信起来很关键的一步,但毛主席就这样跨过去了。
(完)
参考:
《为什么是毛泽东?》;作者:任志刚。
《毛泽东自述》;作者:毛泽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