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这一生要做无数个大大小小的选择,这些选择看似微不足道,却悄无声息地改变着一个人的人生轨迹。有些选择会让一个人从低谷走向人生巅峰,有些选择却会让一个人抱憾终身,从此活在后悔和遗憾中。

1937年7月中旬,贺子珍作出了一个选择:离开延安,离开毛主席,到苏联治病、求学。这个选择,断送了她和毛主席长达10年的夫妻情分,让她在漫长的岁月长河中,只能和孤单作伴。

1947年贺子珍回国,提起当年的决定,她不止一次地说:“我好悔!”,只可惜,时光不会倒流。

朱旦华是毛主席的弟弟毛泽民的遗孀,早在延安时期就和贺子珍相识。贺子珍回国后,两个人一直保持着密切的联系。贺子珍心里的那份懊悔,对毛主席的那份深情,朱旦华可能是最了解实情的人......

贺子珍向朱旦华袒露心声

1958年,贺子珍到南昌疗养,向江西省委提出想在南昌常住。因为这里是她的故乡,她对这里的一切是那么热爱,那么熟悉。而且朱旦华和现任丈夫方志纯也生活在这里,这一切使贺子珍感到非常亲切。

方志纯时任江西省委书记,得知贺子珍的请求后,立刻组织相关领导开会讨论。会上,大家一致认为,要尽一切可能保障革命老同志的生活。于是,江西方面同意了贺子珍的请求。


方志纯、朱旦华一家

方志纯为贺子珍安排了一栋二层楼房的小院,地址在南昌三纬路20号。这里环境清幽,住户少,院子中有几棵梧桐树,郁郁葱葱,既赏心悦目,又能把庭院包裹得严严实实,避免人打扰。贺子珍一眼就看中了这座院子,在三纬路20号安顿了下来。

为方便贺子珍静养,江西省委还配备了服务员、炊事员、秘书等工作人员。她的行踪和身份一律对外保密,身边的人称呼她为“姨妈”,这个称呼一直延续到贺子珍去世。


贺子珍在南昌的住所

贺子珍的小院离朱旦华家只有10分钟的路程,两家人常常相互串门。贺子珍经常到朱旦华家做客,两个人谈论革命时期的往事,不亦乐乎。

有趣的是,警卫员给贺子珍倒的茶,她从来不喝。到吃饭的时间,朱旦华和方志纯邀请她留下来一起吃。贺子珍也总是摇摇头,表示她吃过了。

贺子珍的这份拘谨,朱旦华看在眼里,却完全由着她的性子。作为朋友,她亲眼目睹了贺子珍这些年,由哈尔滨辗转到天津,再由天津辗转到上海,又由上海辗转到江西,像漂泊无依的浮萍,过着寂寞孤单的生活。朱旦华心里只有心疼,只想给她更多的理解和关心。

有一次,两个人聊起“这辈子最后悔的事情”,贺子珍神情忧伤,仿佛一下子被拽回到几十年前。她望着窗外的梧桐树,动情地说道:

主席在延安接见一些外国记者,有男的,有女的。我是一个农村出来的女子,哪里见过男女一起长谈,握手,碰杯的场面。有一次,主席与一个外国女记者碰杯。我火气一上来,上去就把那个酒杯打掉了。事后,主席要我写检查,我就是不写。我说‘我走,我去苏联,我又不靠你。’开始主席以为我只是说说而已,没有理我。后来见我收拾包袱动真格了,便来劝我。这时,我已经下了决心,不管他怎么劝,我是四头牛也拉不回来了。

聊着聊着,贺子珍想起了30多年前的种种......尤其是1937年夏天发生的一切。

那是1937年,贺子珍跟随毛主席到达延安,到了延安她发现自己的文化水平跟不上,这让她有很深的思想包袱。

毛主席和贺子珍都是性子急的人。但毛主席风趣幽默,能和广大年轻人、知识分子打成一片,受到延安年轻人们空前的尊敬和爱戴。


毛主席和朋友们

男青年、男知识分子喜欢和毛主席侃侃而谈,贺子珍是欢迎的;女青年、女知识分子和毛主席交流的时间一长,贺子珍就会“闹”。哪怕中央领导们的夫人出面劝阻,告诉贺子珍这是工作,再正常不过,她也听不进去,和毛主席的隔阂越来越深。

1937年夏天,一名外国记者千里迢迢来到延安采访毛主席,畅谈中国革命道路。席间,毛主席给对方敬了一杯酒,双方碰杯畅饮。贺子珍看在眼里,心里很不痛快,一把夺过酒杯,大闹了一番,场面十分尴尬。

毛主席给足了贺子珍面子,没有当场发火,回到家,苦口婆心地提醒贺子珍,她的行为已经违反了组织纪律,需要做出深刻的检讨。

可是贺子珍接受不了,一心认为毛主席嫌弃自己没有文化,说什么都不肯承认错误,还撂下狠话:要离开延安,到苏联治病、学习,绝对不让毛主席小瞧了自己。


贺子珍

和朱旦华聊到这里,贺子珍脸上浮现出一丝酸涩的笑容,又自责地说:“我是乡下人,没有见过世面。”

正是因为这个原因,造成贺子珍内心的不平衡,让她和毛主席产生隔阂,一气之下远走苏联,从此她的悲剧人生拉开了帷幕。

在那次谈话中,贺子珍还对朱旦华提起毛主席的“三次挽留”,哪怕已经过去了20年,她的语气中还是满满的自责。

要到苏联,需要先到延安,从西安坐车到兰州,再坐车到迪化,在新疆办出境签证到苏联。贺子珍到达延安后,毛主席托人带去口信,让她不要一意孤行,取消去苏联的计划。

毛主席的每一字、每一句都是希望夫妻之间能够互相谅解,消除嫌隙,重新来过。可惜,贺子珍还是固执己见,坚持要到苏联。

1937年11月25日,贺子珍到达兰州,毛主席又发来电报,请她不要去苏联,返回延安。贺子珍心意已决,没有理会。

1937年12月25日,贺子珍乘坐苏联飞机从兰州到达迪化,当天下午又继续飞往莫斯科,到达苏联已经是12月底。

贺子珍到达苏联后,毛主席亲自写了一封信,信写在毛主席用过的手帕上,信中说:“我们难道就此分手了?”贺子珍让人捎回一封诀别信:“就此分手。”

贺子珍的决绝,彻底断送了她和毛主席长达十年的夫妻情分。从此夫妻二人桥归桥,路归路。可谁能想到,到达苏联没多久,贺子珍就后悔了,可惜这时候,已经没有回头路可以走......


贺子珍在苏联的简历

贺子珍在苏联待了整整十年,其中的辛酸和艰难只有她自己知道。后来每次提起在苏联的时光,她就忍不住泪流满面,难过地说:“我不想再回忆这些。”

1947年贺子珍回国,她想要开始新生活,可一直忘不掉毛主席,还曾对战友说:“我想见一见毛主席,说句话,握个手就行。”可是她的愿望一直没能实现。

朱旦华明白贺子珍心里的懊悔,以及她对毛主席的深情厚谊。可是作为旁观者,她只能尽可能地安慰她,不让她陷入悲伤的情绪中。


朱旦华

有一天,江西省有关部门筹办了一场工业展览,朱旦华邀请贺子珍一同参观。二人乘车来到展览地点,进大门时,看到门口摆着一座毛主席立像。

看到立像的那一刻,贺子珍便愣住了,脚似有千斤重,再也不肯向前走,只顾静静地看着,没过一会儿就泪流满面。

朱旦华看着这一幕,心里由衷地难过,一时间不知道该怎么劝说,只能在心里责怪自己:“应该先来看一下,就不会让她触景伤情了。”

眼看展览就快开始了,朱旦华不得不说:“子珍,我们进去看展览。”贺子珍还是不肯进去,说:“不。我就在这里看。”说完,还是呆呆地看着立像,过了好半天,才自言自语地说:“我好悔!”

朱旦华也忍不住流下眼泪,只好陪着贺子珍呆在原地。那天回去的路上,两个人什么话都没有说,心里却好像有千斤重......

贺子珍向毛主席表达深藏多年的歉意:都是我不好

毛主席曾说:“贺子珍跟了我这么多年,受了很多苦,但她是对我最好的一个女人。”贺子珍当年的诀别信,毛主席一直保留在他的铁箱子里。

毛主席每次南巡路过南昌,都会住在省委招待所1号楼,与贺子珍的家三纬路22号只有几百米的距离,可是,两个人没有机会见面。

1949年,阎长林带着李敏去看望贺子珍,交谈中,贺子珍聊起和毛主席的往事,感慨万千。回京后,阎长林把贺子珍说的话一五一十地告诉毛主席,毛主席说:“过去的事情就让它过去吧!”

1953年,毛主席和贺子珍的哥哥贺敏学长谈,让贺敏学劝贺子珍再婚,贺敏学为难地说:“子珍妹妹曾经讲过,她一生只爱一个人,不会再婚了。你是知道的她的性格的,她决定了的事情不容易改变。”


贺子珍、女儿李敏和哥哥贺敏学一家

毛主席听完后,重重地叹了口气。毛主席一直记挂着贺子珍,虽然不再是夫妻,但作为昔日的同志、战友,他希望贺子珍能够迎接新生活。

1959年夏天的一天,贺子珍接到省委通知,由朱旦华和杨尚奎的夫人水静陪她上庐山度假。贺子珍没有意料之中的那么高兴,她过惯了勤俭节约的日子,不喜欢铺张浪费,更不愿意花公家的钱,第一时间拒绝了组织上的安排。

后来,在水静和朱旦华的极力劝说下,贺子珍同意和她们一起上庐山。在庐山的第一个夜晚,是朱旦华陪着贺子珍度过的。

第二天,朱旦华和水静陪贺子珍游览庐山的各个景点。看着眼前的高峰、瀑布、幽谷、溪流,贺子珍神清气爽。那一天,贺子珍的心情格外轻松,高兴了一整天。

到了晚上,朱旦华对贺子珍说:“我们去会见一个人。”贺子珍满脸疑惑,问道:“谁?”朱旦华卖了个关子,说:“见了你就知道了。”贺子珍没想到晚上还有安排,心里直打鼓,又充满期待。

没过多久,轿车便来接贺子珍等人。车辆在庐山上缓缓行驶,最后在一处别墅的庭院停了下来,朱旦华扶着贺子珍下车。而此时,一位警卫员早早就在门口等候,看见贺子珍后,立刻迎过来搀扶着。

警卫员和水静一左一右扶着贺子珍迈上宽大厚实的木楼梯,缓缓登上二楼,走到一间大厅里,只见毛主席坐在大厅的沙发上。


毛主席在庐山会议期间的会客室

毛主席见到贺子珍,立刻站起身,笑着和她打招呼,请她坐下。然后对水静说:“谢谢你,你可以走了。”

这时候,卫士封耀松端来两杯水,放在毛主席和贺子珍面前。毛主席对他说:“这里没你的事了,你也走吧。”就这样,屋子里只剩下毛主席和贺子珍。

他们面对面坐在两把藤椅上,中间只隔着一张茶几。这短短的距离,两个人整整走了22年。


贺子珍和毛主席

那一刻,贺子珍仿佛在做一场梦。她怎么都想不到,有一天还能见到毛主席,还能和他说说话、聊聊天。贺子珍心里抑制不住的激动,只顾着流眼泪,一句话都说不出口。

毛主席见状,温和地说:“我们见面了,你不说话,光哭,以后见不到了,又想说。”他很关心贺子珍的生活,问道:“你这几年生活得怎么样?身体都好吧?”

听到毛主席体贴的问候,贺子珍的情绪平静了许多,她上上下下打量着毛主席,关切地说:“我好多了,你的身体倒大不如前了。”毛主席说:“66岁啦,老了,忙呀,比过去打仗还忙!”

接着,毛主席询问贺子珍在苏联的情况,贺子珍一五一十的作出回答。毛主席不住地叹了口气,说:“你当初为什么一定要走呢?你到了兰州,我打电报给谢觉哉,请他劝你回头,可你就是不回头。”

说这句话时,毛主席表情哀伤。贺子珍的眼泪又忍不住留下来,哽咽得说:“都是我不好,我那时太不懂事了。”说完,两个人沉默了好久。

一个多小时后,毛主席站起来说:“时间不早了,我们明天再见面,再谈谈。”可是第二天,毛主席忙于公事,很早就下山了。贺子珍只好跟着朱旦华返回南昌。

贺子珍和毛主席只交谈了一个多小时,即便是相对无语,那也是他们十年间,一同南征北战,出生入死的默契呀。


贺子珍

贺子珍年轻时性格强硬、倔强,有自己的主意,一旦作出决定,四头牛都拉不回来。而几十年后,她卸下了往日的锋芒,对毛主席说:“都是我不好。”这五个字,字字恳切,道尽了她内心的懊悔。可惜一切都不可能从头来过......

自那次庐山之行后,贺子珍就喜欢上了庐山,1960、1962、1966年她都曾上庐山静养了很长一段时间,这是因为在这里,她感觉离毛主席近了一步。

可谁能知道,这一次匆匆一见,竟是永诀......

贺子珍的晚年生活

在外孙孔继宁的印象中,外婆贺子珍常常坐在院子里,抽着烟,望着远处。贺子珍回国后,毛主席的每一次问候,甚至每一次物品的馈赠,都让她没办法平静下来,心头无法平静的思绪,让她常常陷入哀伤之中。

后来,贺子珍自己承认,她每次对着毛主席的肖像,一坐就是半天、一天,很久都不愿意说一句话。


贺子珍生病

1976年毛主席逝世,贺子珍想见毛主席最后一面,去北京参加追悼会,却没能成行。从那以后,贺子珍最大的愿望就是能瞻仰毛主席遗容,看一看曾经与她生死相依、风雨同舟的人。

1979年6月,中央同意贺子珍的请求,允许她参观毛主席纪念堂。9月3日,中央派专机把贺子珍接到北京,住在解放军总医院。

出发去纪念堂之前,大家都纷纷叮嘱贺子珍:“姨妈,到了毛主席纪念堂,不能发出任何响动,更不能大声哭,这是纪律!姨妈,你一定要答应哦,不能哭,要听组织上的安排!我们就在您的身边。”贺子珍点点头,作为党的老同志,她是最遵守纪律、最听话的人。

一个风和日丽的早晨,贺子珍一行人从解放军总医院出发。一路上,她紧紧地握着早就准备好的手绢。

到了人民大会堂,贺子珍坐着轮椅,从纪念堂北门进入。女儿李敏和女婿孔令华代替她献上一个心形花圈,缎带上写着:永远继承您的革命遗志,战友贺子珍率女儿李敏、女婿孔令华敬献。

花圈的形状、缎带上的字,都是一家人共同参谋,贺子珍做最后决定的。心的形状,代表贺子珍和女儿一家对毛主席深深的思念和眷恋。

随后,贺子珍来到毛主席汉白玉像前。这时候,著名摄影师吕香友给贺子珍和汉白玉像合影,这算是贺子珍和毛主席最后一张“合照”。


贺子珍与毛主席像的合照

照相完毕,众人来到瞻仰厅。这时候,升降机缓缓升起,贺子珍终于见到了毛主席的遗容。距离上一次庐山相见,过去了整整20年。

出发前,贺子珍在心里下定决心:一定要好好看看毛主席的遗容,不能哭。可是,曾经的革命伴侣,曾经的战友、同志静静地躺在这里,看不到她的身影,听不出她心底的哀悼。贺子珍的泪水不听使唤,还是不由自主地流下来。她只能一边细看,一边用手帕擦拭眼泪。

整个瞻仰过程只有10分钟,期间,贺子珍没有说一句话。离开纪念堂后,贺子珍坐上轿车,她的目光还一直朝毛主席纪念堂的方向深深凝望,她是不是想说:“我走了,润之。”


贺子珍上车后,凝望毛主席纪念堂

回家后,贺子珍对外孙女孔东梅说:“外公只是睡着了。他不是神,他是人,他也需要睡觉。”也许在贺子珍心里,毛主席一直没有离开过,他的音容笑貌一直被她永远铭记......

后来,外孙女孔东梅回忆说:“外婆当时70多岁,人世间少有的情感,在那一刻迸发出来,她没有嚎啕大哭,但她的心里,我相信是非常复杂的。”

后记

1984年,贺子珍病逝于上海,享年75岁。她的一生极富传奇色彩,也有着刻骨的孤单与寂寞。在人生的后半程中,贺子珍一直生活在遗憾和悔恨当中。

她是一位坚强的女性,也是一位勇敢的母亲,更是值得尊敬的革命老前辈。如果没有那次毅然决然地“出走”,她的人生是不是会有另一番景象......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
400x320-vip-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