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在中国人民解放军波澜壮阔的发展历程中,涌现出无数英雄人物,他们用青春和热血铸就了共和国的钢铁长城,其中,徐莉莉的故事尤为引人注目。



最初,她不过是一个平淡无奇的农家女孩,靠着自己的智慧与勇气,一步步成长为中国海军首位女中将,创造了中国军队历史上的多个“第一”,她的经历不仅展现了女性在军队中的力量,更诠释了“巾帼不让须眉”的真谛。

她卓越的领导才能、深厚的学术造诣以及对国家和人民的无私奉献,都使其成为无数军人和百姓心中的楷模。



当我们看到这些令人瞩目的头衔时,心中不禁会泛起层层涟漪,暗自揣测其背后所潜藏的奋斗之路究竟是怎样的崎岖坎坷?

究竟存在着怎样坚如磐石、毫不动摇的信念,在漫长的军旅生涯中,不断挑战极限,完成一次又一次看似不可能的自我突破?



扎根基层的成长之路

1952年,徐莉莉呱呱坠地,在济南出生,当时的济南,就像那刚刚升起的朝阳,充满了无限的可能与潜力,被新中国的希望之光所笼罩,百废待兴,欣欣向荣。

徐莉莉的童年,和大多数同龄的孩子一样,充满了朴素和快乐,而在她幼小的心灵深处,却埋藏着一颗对大海的向往之情,这或许源于对远方未知世界的好奇,也或许源于对广阔天地自由翱翔的渴望。



徐莉莉十二岁的时候,人生迎来了重大转折,由于她身体素质出众,对游泳更是痴迷热爱,机缘巧合之下,成功入选了山东省游泳队,这可是她人生中一个关键的分水岭。

在游泳队的日子,对于徐莉莉而言,是成长与蜕变的关键时期,她在泳池里奋力拼搏,不断提升游泳技能,更培养了坚韧的意志品质和团队协作精神,这些都为她日后的军旅生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徐莉莉 18 岁的时候,正值青春绽放、风华正茂的美好时光,就在这一年,人生的岔路口悄然出现,听到海军招兵的消息,她心里头对大海的那份憧憬又活跃起来。

这份陌生的海军职业摆在眼前,徐莉莉的心情可谓是五味杂陈,但内心的坚定告诉她,这就是她想要的人生,带着对未来的憧憬和一腔报国热情,徐莉莉毅然剪去长发,迈进了东海舰队的大门。



刚进部队,徐莉莉被分到了后勤部门,这份工作挺无聊的,就是照顾病人、喂牲口、整理资料这些事,这些不起眼的小事,却很能考验她的耐性和坚韧。

不管面对何种工作,徐莉莉总是秉持着认真严谨的态度,事无巨细皆尽心尽力,在自己的岗位上稳稳扎根,她用实际行动诠释了“螺丝钉”精神,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奉献着青春和热血。



她的努力和付出也得到了认可,被评为“模范战士”,这份荣誉不仅是对她工作的肯定,更是对她未来发展的激励。

一晃数年过去,徐莉莉的军旅生涯出现了新的契机,海军医院船开启了女兵选拔计划,这在当时可是个新奇的项目,对参选人员的要求近乎苛刻。



经过层层选拔和考核,徐莉莉凭借着过硬的素质和扎实的基本功,最终脱颖而出,成为中国海军第一艘医院船上的首批女兵之一,这是她第一次真正意义上接触海洋,感受大海的浩瀚和神秘。

在医院船上,她不仅学习了专业的医疗知识和技能,更深刻体会到了海军的神圣使命,这更加坚定了她为海军事业奉献终生的决心。



之后,徐莉莉成功担任了医疗队的领队一职,这领队的名号听起来似乎没什么特别,可实际上,沉甸甸的责任都压在了她的肩头,她需要协调医疗救援和船队管理工作,处理各种突发事件,应对海上复杂多变的环境。

知识的渴求

1979 年,徐莉莉的人生轨迹面临着重要的分岔,那时候,她在正营的职务上已然兢兢业业地奋斗了四个年头,就在这个节骨眼上,组织抛来了橄榄枝,有意将她提拔到副团级的岗位上。



这是一个许多人梦寐以求的机会,但徐莉莉却做出了一个令人意想不到的决定:放弃晋升,报考中国人民大学。

她明白,只有知识才能帮助她走得更远,飞得更高,徐莉莉踏入人大经济系后,遇到了不少困难,岁数不小、底子薄、课业又多,这三样单独拿出来都挺让人退缩的。



她没被困难吓退,反而觉得这些挑战是追求梦想的动力,她每天凌晨四点半就起床学习,晚上十二点才休息,争分夺秒地汲取知识的养分。

整整两年,徐莉莉心无旁骛地扑在学习上,下足了苦功夫,功夫不负有心人,她收获了满满的成绩,顺利毕业了,手里拿着心心念念的毕业证,徐莉莉的学习之路还在继续。



随后,徐莉莉做出了新的决定,她把目光投向了海大舰艇学院,打算在那里深入学习统帅技能,这给她在海军指挥岗位上打下了坚实的专业基础。

从海军政治学校的校园,到中国人民大学的课堂,再到海军大连舰艇学院的教室,徐莉莉在知识的海洋里一路畅游,一路探索,贯穿了她整个军旅生涯。



1988年,36岁的她被授予大校军衔,并被任命为海军政治学院院长,这是一个极具挑战性的岗位,不仅需要具备丰富的管理经验,更需要拥有前瞻性的教育理念和理论创新能力。

她率先在学院创立了“开放式学习、互动式交流、自助式教育模式”,打破了传统的单向灌输式教学模式,鼓励学员自主学习、积极思考、大胆实践,极大地提升了教学效果。



不仅如此,徐莉莉还大力推进网络学习教育事业的发展,她看到了基层官兵对知识技能的渴望,以及传统学习方式的局限性,便着力打造出一个便捷的网络学习平台,使他们能够随时随地学习新的知识和技能。

徐莉莉不仅在教育事业上有所建树,她在军事科研上也同样收获颇丰,她主编的十二部海军政治工作教材,成为全军政治教育的范本,为海军政治工作的规范化、标准化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



她精心打造出一套 “海军战时政治指挥模拟仿真系统”,这一系统可不简单,凭借其出色的性能和实用价值,在众多成果中脱颖而出,一举斩获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给海军战时政治指挥带来了实用的决策支持。

她精心撰写的大量文章和书籍,在海军领域掀起不小的波澜,具有相当的影响力,对海军的发展起到了关键的理论支持作用。



心系三军,服务人民

98年,她迎来了人生中极具里程碑意义的一刻,被授予少将军衔,就此成为了中国海军史上首位女将军,这不仅是种崇高的荣誉,更是一份实实在在的担子,她现在站上了更大的舞台,担起了更重的责任。

身为女将军的徐莉莉,一直秉持着 “解决问题为要” 的理念,无论是在抗震救灾的前线,还是在维护妇女权益的阵地,她都以实际行动诠释着一名军人的责任与担当。



2008年,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徐莉莉第一时间赶赴灾区,担任部队救援工作的指挥者。

面对一片狼藉的灾区,她赶紧调动部队投入救援,忙着调配物资、设点临时诊所、安置好受灾的乡亲们,用实际行动兑现了“子弟兵”的承诺。



当徐莉莉肩负妇联副主席的重任时,她时刻心系基层,尤其是对女军人的各类需求格外重视,她不辞辛劳地深入到各个部队之中进行细致调研,了解她们的工作和生活情况,并积极为她们争取权益,提供帮助。

她提出的一系列建议,为改善女军人的工作和生活条件,促进女性在军队中的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2008年,徐莉莉被邀请加入了北京奥运会安保方案的筹备团队。



徐莉莉领着团队成员加班加点,眼睛瞪得像铜铃,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全力排查潜在的安全隐患,确保了奥运期间的万无一失,为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贡献了力量。

徐莉莉还曾担任海军后勤部副部长,在这个岗位上,她深入基层部队,了解官兵的实际需求,积极改进后勤保障工作,为提高部队战斗力提供了有力支撑。



退而不休

15 年,徐莉莉已经 63 岁了,到了和军旅生涯说再见的时候,她带着满满的荣誉与不舍,离开了那个奋斗了大半辈子的军队舞台,而这看似结束的一刻,在她心中却是新的开始。

退伍后,她没打算安享晚年,而是另辟蹊径,继续用行动传递对生活的热爱,为社会献出自己的力量,她开始学习油画,将自己对大海的热爱和对军旅生涯的怀念,融入到一幅幅色彩斑斓的画作中。



她描绘着蔚蓝的海洋、威武的军舰、繁忙的码头,用艺术的形式,表达着对祖国海疆的深厚情感,也寄托着对海军未来发展的期盼。

徐莉莉不仅擅长绘画,她还热心公益,特别支持女性成长,她凭借自己的影响力,积极推动女性权益项目,给女兵和平民女性开辟更多成长空间。



她热心投身于公益事业,精心策划了一系列公益项目,分享自己的故事,鼓舞更多女性大胆追寻梦想,活出精彩人生,徐莉莉退伍后,依旧保持着那份军人的严谨和习惯。

她每日雷打不动地进行身体锻炼,让自己时刻都充满着蓬勃朝气与旺盛精力,积极参与社会事务,用自己的行动诠释着“退役不褪色”的军人本色。



从一个普通的农家女孩,到一名杰出的海军女中将,徐莉莉用自己不平凡的人生经历,谱写了一曲感人至深的奋斗之歌,她的经历,既是她个人的努力历程,也是时代精神的缩影。

她身上所体现的坚韧不拔、勇于挑战、乐于奉献的精神,将永远激励着后人,特别是女性,勇敢追逐梦想,为国家和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



徐莉莉,这位从大海走来的巾帼英雄,如同灯塔一般,矗立在时代的风口浪尖,她的光芒将永远照亮着我们前进的道路。

参考资料

中国妇女报在2019年9月28日关于《“我为祖国的海疆履职”|新中国女性第一》的报道



抖音百科:徐莉莉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