粟裕将军是我国革命历史上的少有的悍将,也是我军当中的一根定海神针,因为他在错综复杂的战场上,总能出奇制胜,常常用极少的兵力打赢十分艰难的战争,因此也被称之为我军的“战神”。
只不过身为“战神”的粟裕也曾有过一个十分头疼的对手,两人前后有过三次交锋,虽然最后都以粟裕胜利而告终,但是这三次战斗每一次都让粟裕吃尽了苦头,尤其是第三次,如若不是凭借兵力上的优势,他将很难打赢对手,此人便是粟裕的头号劲敌——黄百韬。
将门之后,却因杂牌军身份不被重视
都说我军早期的编制十分的杂乱,但是国民党的军队内部也好不到哪去,在国民党军队的内部主要被分成两个派系,一个是由蒋介石以及他的学生和亲随组成的中央军,另外一个就是由各路军阀收编而来的杂牌军。
虽然说是杂牌军,但是其战斗力可是要比不少的中央军要强上不少,其中最杰出的代表便是由李宗仁和白崇禧所率领的桂军,这支部队可是国民党内部的头号作战部队,当初蒋介石收编桂军的时候也是靠的怀柔政策,因为直面冲突的话根本就打不过。
所以在国民党内部当中,虽然杂牌军的势力强横,但毕竟都是一些“野路子”出身,时常中央军所看不起,而中央军则因为其高高在上的态度以及短缺的战斗力,也常常被杂牌军诟病,所以当时很多的杂牌军对于蒋介石的态度也是“听调不听宣”。
但是有一位将领很是特殊,他明明是杂牌军出身,但是却对蒋介石有着无与伦比的忠诚,可以说已经到了直接盲从的地步,蒋介石让他打哪他就打哪,绝无二话和私心,他便是蒋介石手下的头号悍将——黄百韬。
要说黄百韬的出身可是不简单,他的父亲黄宗骏曾是淮军的统领,后来流落到天津生活,他的爷爷当年也是清朝的曹州总兵,可以说黄百韬是妥妥的将门之后,而他长大后也是凭借一己之力坐上了江苏省防军的军官宝座。
第二次直奉战争打响之后,奉军的首领张宗昌奉命攻打江苏,黄百韬不幸被俘,但是张宗昌并没有杀他,而是动了爱才得念头,将他编到徐源泉的部队磨炼,之后更是被升任为督办公室参谋。
在蒋介石率军北伐的时候,黄百韬跟随徐源泉投降了蒋介石,之后被任命为第12军第8师的参谋长,之后又被调到了143旅288团。
蒋介石对于黄百韬是有着知遇之恩的,因为黄百韬无论是在江苏还是在徐源泉手下的时候,他的军事才能都得不到展现,但是在蒋介石这里他却可以尽情地展现自己的才华,因此他才会对蒋介石马首是瞻。
但是蒋介石真的就非常喜欢黄百韬吗?其实并非如此,因为蒋介石这个人的疑心非常重,从他身边的将领就能看出一二,他在挑选身边将领的时候从来都是任人唯亲,只要跟他的关系好或者是他的死忠,都能被委以重用。
所以这就导致国民党很多优秀的将领被埋没,甚至不少从黄埔军校毕业的学生也是如此,别看蒋介石是黄埔军校的校长,但是对蒋介石排兵布阵的打仗的本事,很多黄埔学员还是不敢苟同的。
所以这就导致了国民党的内部混乱不堪,常常出现“将有令而兵不闻”的现象,再加上其内部中央军和杂牌军的纷争,黄百韬的行为在当时的国民党内部,不可谓是一股清流,而蒋介石对于这样一员悍将,自然是乐得将其当成自己最好的尖刀,以此彰显自己的军事实力。
黄百韬和粟裕的三次交手
虽然黄百韬的政治眼光很差,但是他的作战能力却十分突出,尤其是他跟我军的战神粟裕的三次交手,让一贯在战场上游刃有余的常胜将军也被倍感压力,最后甚至出动了华野最精锐的部队,才将黄百韬一举拿下。
两人的第一次交手还是在1946年的6月,当时蒋介石率先撕毁协议发动内战,黄百韬奉命被派往苏北指挥作战,要知道当时粟裕也正好在苏北地区,而且他在苏中的战斗可以说是七战七捷,我军的士气大涨。
而当时镇守苏北的将领是蒋介石麾下的李默庵,他可以说被粟裕打得一点脾气都没有,接连的失败早已将他打得军心溃败,毕竟当时他可是率领了二十万大军,却被连5万人都不到的粟裕打得抱头鼠窜。
所以在黄百韬增援苏北之后,李默庵便直接让黄百韬向着粟裕的部队发起猛攻,黄百韬对于李默庵的瞎指挥非常不满,因为他的部队一路舟车劳顿,早已经精疲力尽,而且他初来乍到对当地局势并不了解,贸然出击只会白白损兵折将。
但是李默庵却不管这些,他为了给自己出一口恶气,执意让黄百韬出兵,否则就要上报蒋介石说他不听指挥贻误战机,无奈之下黄百韬只得匆匆作战,结局自然是被粟裕打得一败涂地。
二人第一次交手失败之后,黄百韬并没有气馁,他认为此次失败的原因是决定李默庵在瞎指挥指挥,于是他直接请命蒋介石亲自指挥战斗,拿出自己最好的精神状态跟粟裕一决胜负。
但是粟裕再战场上是出了名的机变百出,这次在人数、装备都占优的情况下,他还是被粟裕给击败,这让蒋介石对着他就是一顿破口大骂,黄百韬心里气得牙痒痒,势必要给粟裕一点颜色瞧瞧。
而粟裕也是很吃惊,因为第二次二人交手虽然他最终获得了胜利,但也只是惨胜,因为在作战的时候,他的许多计谋都被黄百韬所识破,曾让他一度陷入险境,冥冥之中粟裕觉得,如果不将黄百韬除去,那么他将是我军革命道路上的心腹大患。
两人的第三次交手是在淮海战役前期,当时黄百韬在新安镇驻扎,距离徐州不过200公里,然而只因当时国民党指挥的最高领导刘峙让他奉命等待国民党第44军,因此才让黄百韬延误了2天时间
然而就是这2天的时间,给粟裕创造了极好的机会,他一直想要除掉黄百韬这个心腹大患,眼下正是天赐良机,于是直接率领华野精锐的二十万部队将黄百韬逼进了碾庄,想要就此解决连他都觉得十分难缠的对手。
此时的黄百韬不过才十二万人,而且又是惨遭突袭,所以部队伤亡惨重,但是他还是第一时间蒋介石发出救援,并且指挥部下奋力抵挡。
蒋介石收到救援之后自然不会放弃自己手下的得力干将,于是便下令各部去支援黄百韬的部队,但是前文我们也说过,国民党看似铁板一块,实则内部是一盘散沙,李弥等人虽然接到了命令,但大多数人都是出工不出力,再加上粟裕又安排我军切断了国民党的救援路线,所以根本就没有人来增援黄百韬。
饶是如此黄百韬的部队也让粟裕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战斗足足打了12天之久,就连我党许多的高层指挥官,也没想到国民党军竟然会有这么难啃的一块骨头。
最终在粟裕的努力之下,终于攻破了黄百韬的部队,而这也让华野损失惨重,黄百韬最后宁死不降,在我军攻入后饮弹自尽,只可惜这样一位悍将跟错了人,最后落了一个惨死的下场。
参考资料:
李宝明. 《碾庄之役探微——以国共双方档案史料为中心的考察》[J]. 军事历史研究,
张社卿、李涛. 《解放战争经典战例》[M]. 中国文史出版社,
王成斌,刘炳耀,叶万忠等. 《民国高级将领列传 第5集》[M]. 解放军出版社
张海鹏. 《中国近代通史 第10卷 中国命运的决战 1945-1949》[M]. 江苏人民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