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0年的一个春天,17岁的毛主席辞别父母,背起行囊义无反顾的前往湘乡,开始了他的求学之路。

临行前,他在父亲毛顺生的账簿里,放了一张纸条:

“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

这首充满着昂扬志向的七绝诗,不仅展示了毛主席在当时的极大抱负,同时,也是他为减少与父亲之间矛盾继续激化的一种“宣誓”。

而对于当时的毛顺生来说,长子毛泽东去外出求学,他是万万极为反对的。



毛顺生是一个典型的中国农民,而他的思维自然也是农民那一套。

当年17岁就扛起家庭重任的他,为了养活一家大小,曾参军入伍当过兵,目的就是为了当兵能有不菲的饷银。

退伍之后,靠着当兵攒下来的积蓄,毛顺生又做起了大米初加工的生意,靠着诚信,生意居然越做越好。

之后,毛顺生没有止步,而是继续“折腾”,不仅加大了加工大米的规模,同时用赚来的钱四处收购田产。

几年折腾下来,毛顺生成了韶山冲一个不大不小的财东。

对于自己走过的路,以及毛家在他的努力之下实现了温饱和小康,毛顺生十分满意,而他余生最大的希望,就是把儿子早点培养出来,好继承自己辛辛苦苦打拼出来的家业。

毛顺生结婚很早,在与文七妹结婚证之后,曾有过两个孩子,但都不幸夭折,因此,在文七妹26岁那年,生下了三儿子之后,毛顺生心情是极为喜悦的。

尤其是看着三儿子一点点健康长大,这更让毛顺生觉得,毛家终于后继有人了。

为了让儿子能健康成长,毛顺生甚至还让儿子认村里一块名为“石观音”的巨石为干娘,还为他取名为“石三伢子”,期望能让毛泽东得到更多的保护。

尽管这种办法在如今看来,似乎有些迷信的成分,但不可否认的是,当时的毛顺生,对于儿子,是有着深沉的爱。

但随着儿子的慢慢长大,这份爱则慢慢被严厉取代,并且在很多时候,毛顺生对这个儿子的表现,极为不满。

父子之间最开始的分歧,源自要不要继续念书。

在毛主席八岁那年,毛顺生决定让儿子去村里的私塾读书,不过,毛顺生之所以这么做,可不是为了让儿子将来能功成名就,他的目的很简单也很直接,就是想让儿子多认识几个字,以后能回来帮自己记记账、打打算盘什么的。

至于以后儿子是不是会通过读书出人头地之类的,毛顺生没想过,也不敢想。

在他的意识里,作为一个农民的儿子,那就应当守好自己的田产,打理好家里的产业,而自己也正是这么过来,通过读书出人头地这种事情,对于农民的儿子来说,太过遥远也不现实。

所以,在毛主席读了大约六年私塾后,认为他已经学的差不多了的毛顺生,强制性的将他拽出了学堂。

而这对于当时已经对知识产生极大兴趣的毛主席来说,自然是无法忍受的。

他尝试过反抗,也尝试过争吵,但作为当时的他,还不足以逆转父亲的决定,所以,在挨了几顿打骂之后,毛主席也只能暂时听从父亲的安排,自此暂时离开了学堂。

在此之后,已至少年的毛主席,白天需要跟着家里的长工下地劳动,晚上回到家后,还得需要帮助父亲记账。

在这期间,毛顺生不止一次的骂儿子笨,说他学不会像自己那样勤劳节俭,还说他达不到自己能两只手同时打算盘的程度。

责骂、争吵,渐渐成了父子之间的常态。

如果仅仅是因为这些,父子二人之间的矛盾还不至于发展的那么大,更多的时候,毛顺生看儿子最不顺眼的地方,是他手里捧着一本书,入了迷的在读。

自从离开学堂之后,已经对知识产生浓厚兴趣的毛主席,如饥似渴的开始找各种书籍去读,基本上,他把韶山冲能找到的书都读了不止一遍。

劳动空闲时,吃饭时,睡觉前,只要稍微有一点时间,毛主席就会沉浸在书籍的海洋里。

但相比于他对知识的渴望,毛顺生却觉得,儿子这种看闲书的行为,不仅无用,并且还会耽误干农活,完全是“不务正业”的表现。

所以,只要是看到儿子手里捧着书入迷的在看,毛顺生就十分生气,而一生气,就会开始责骂儿子。

但当时的毛主席,已经是一个十几岁的少年,对于父亲的责骂,他不再继续沉默,而是选择了激烈的对抗。



毛主席的好友萧子升,就回忆过他亲眼目睹的一场毛家父子的争吵。

当时,毛主席因为在田里看书被父亲发现,以至于父子二人激烈争吵了一上午,等到吃完中午饭后,毛顺生又找不到毛主席,当时怒气再次被点燃。

他气冲冲的在屋后找到了儿子,当即又是一顿劈头盖脸的责骂。

这样的情形,在毛主席十几岁的时候几乎每天都在上演,而这还不算是最激烈的,父子二人最激烈的一次冲突,是发生在毛主席13岁那年的事情。

当年的一天,毛家来了很多客人,而当着客人的面,毛顺生又找了个由头开始责骂儿子,说他是“懒而无用”,这就让正值青春期的毛主席,自尊心上受不了。

生气之余,他先是与父亲大声争吵了几句,随后便跑出了家门,即便是父亲在背后喝令他站住,他也不为所动。

最终毛主席跑到了一个池塘边上,对气势汹汹赶来的父亲大声说,除非父亲同意不再打他,否则他就跳下去。

儿子如此决绝,也让毛顺生十分意外,最后,他表示不会再动手,而这场闹剧才得以结束。

但这场闹剧的结束,并不代表父子之间的关系有所缓和,相反,对立和僵持依旧存在,并且还有愈演愈烈的态势。

为了拴住儿子的心,毛顺生甚至自己做主,给当时才刚满14岁的毛主席,许下了一门亲事,这么做的目的,说白了就是想牢牢把毛主席留在身边,好继承毛家的产业。

但很显然,毛主席的志向并不在此,他不愿做一个大山里的小财东,只顾自己吃饱穿暖,他的胸怀,是天下。

因此,对于父亲的安排,当时的毛主席是极为反感的,所以争吵和责骂自然随之而来。

诸如此类,让少年时期的毛主席,与父亲之间的关系始终处在了对立、冲突这个状态下,所以,父子二人的隔阂也越来越大。

那么平心而论,毛顺生当时的做法有错吗?可能有些人会说,这是阻碍毛主席发展的行为,自然是错的。

但我要说,这种看法,有些以偏概全。

作为靠着精打细算,一点点把毛家从一贫如洗带至温饱有余的毛顺生来讲,他对家庭所付出的责任是合格的。

正是因为他的勤劳节俭,才有了毛家不再为下一顿吃什么而发愁,更有了供应毛主席兄弟几人读书的能力。

而他的人生经验告诉他,作为一个农民,要有勤劳务实的精神,同时还要有艰苦奋斗的态度,脚踏实地的去干,才能让日子越过越好。

所以,他就用他的人生经验和标准,去衡量和要求自己的儿子,这样的做法,即便是放到现代,也并没有什么错。

正因为有着这样的想法,他才会觉得当时的毛主席看书是“不务正业”,故而,才会大发雷霆之火。



但我们都知道,毛主席在少年时期,就是一个极具抱负的人,而在这种情况下,至少在当时,他是无法理解父亲的行为和要求的。

两种不同的理念碰撞在一起,自然就有了摩擦和冲突。

而当时的毛主席,不仅对父亲的行为无法理解,同时对于父亲强加给自己的一些要求,认为这是专断,所以就更加的厌恶。

随着矛盾的逐渐加深,当时的毛主席就认为,自己有必要从这个家走出去。

就这样,在又经历一番抗争和争取之后,17岁的毛主席得到了前去湘乡念书的机会,而在临行之前的那首七绝诗,言辞中,也带有了毛主席向父亲“赌气”式的宣誓。

用大白话来说,就像是我们在年少时,对着家人愤愤的说,“我不混出个样子,我就不会来”的那个意思。

但随着父母的分别离世,以及年龄和阅历的增长,毛主席开始慢慢理解了父亲毛顺生对他的爱,更明白了毛顺生的伟大之处。

不管是毛主席在湘乡求学,还是后来他去长沙,期间持续不断供应他的,正是父亲毛顺生,尽管毛顺生心中对儿子有些许不满,但从未在给儿子汇钱时耽误过。

这就是父爱,只不过当时的毛主席没有很深的意识,正如我们在少年时,总会想到父母的啰嗦,却看不到父母为我们能安心读书而付出的辛苦。

不仅如此,毛顺生身上的一些品质,也在无形中影响了毛主席。

毛顺生最大的特点,就是性格坚韧和不服输,他当初面对一贫如洗的家,没有放弃摆烂,而是想尽各种办法去改善生活,而为了达到目标,付出再多,挫折再多都值得。

这一点,毛主席与父亲最为相像。



在投身革命之后,毛主席的经历也并非一帆风顺,人生也遭遇过不止一次的人生至暗时刻,比如当年在北京被人看不起,还有后来被排挤孤立等等

但如此种种逆境,毛主席却始终能从容面对,这份从容背后,正是父亲毛顺生言传身教而来的坚韧性格。

更重要的是,毛主席和父亲一样,只要认准了目标,确定了信念,那么就会坚持不动摇,一直到这个目标和信念实现。

至于例子,把千疮百孔的旧中国,建立为一个由人民当家作主的崭新国家,就是最好的证明。

所以说,“子肖其父”的规律,在毛主席和父亲毛顺生身上同样适用,而越是到中年之后,毛主席对父亲的理解也越深。

理解越深,思念也就越浓。

1959年的6月25日,阔别家乡三十多年的毛主席,再次回到的韶山冲,而在回来的第二天一大早,毛主席不顾彻夜未眠的疲惫,爬上了楠竹坨,来到了父母的面前。

面对父母的墓碑,毛主席久久无语,半天之后,他才轻声的说,“前人辛苦,后人幸福”,而这句话,正是毛主席对父亲的最大理解。

是啊,只有前人先付出辛苦,后人才能有幸福的生活,这一刻,已是中年且也为人父母的毛主席,与那个一直以严厉示人的父亲之间,所有的矛盾和摩擦,烟消云散。



结语:

毛主席出生在一个典型的中国农村家庭,而这样的家庭,“严父慈母”是最常见的,父亲在家庭生活中,往往都扮演“恶”的角色。

而毛顺生确实有很多缺点,比如他教育孩子的方式过于粗暴,更缺乏与孩子沟通的技巧,但不可否认的是,他身上具备了中国农民独特的坚韧品质,也有着不服输的特点,而这特点,也毛主席身上得到了体现。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
400x320-vip-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