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微信运动好友排名里,常年排在前几位的,是区里的几个基层干部。

有人雷打不动,每天围着体育场跑步半小时以上;有人能跑下马拉松全程,成绩还不错;有人足球、羽毛球轮着来,自己动不够,还鼓动同事一起加入……

这年头,爱运动的人变多了,通过运动来“立人设”的也不在少数,但基层干部钟情于此,大概率不是出于这个目的。基层干部,尤其是人到中年者表示,“动起来”是因为“不得不动”——只有身体素质过硬、精神力足够顽强,才能更好地应对充满挑战的工作。

临近年底,他们格外忙碌。既要总结过去,又要谋划未来。一言以蔽之,招商引资企业服务,只有“进行时”。

1

先说两件和时间有关的事。

前一阵去一个镇找分管产业的干部了解资本招商的情况。原本约了上午9点半,临时告诉我,“上午在跑企业,可能赶不回来,改到10点。”

10点,人没来。10点半,说企业还在发言,麻烦再等等。11点,终于“在回镇里路上了”。11点08分,才顺利接头。

见面之后,这位干部表达了歉意,其实对他的迟到,我是很能理解的。毕竟,服务企业更重要。人家没说完,也不好随意打断,万一最后还要和镇里提诉求、要支持呢?这也是营商环境的体现。

不浪费企业的时间,也是一种“以企业为本”。有时去区里采访产业发展,涉及多家企业,一般有两种方式,一是把大家集中到一起圆桌讨论,二是各自约定时间、一家家跑过去。

于记者而言,当然是前一种省事、效率高。但是,有的区及下辖的街镇园区会建议采取后一种方式。“企业都比较忙,咱们合理安排时间,多跑跑吧。”他们说。

让干部“多跑腿”,让企业“少跑路”。观察下来,越是龙头企业聚集的地方,越有这样的认知。

2

不只是年底,一年到头,主管、分管产业经济的基层干部几乎都和企业“泡在一起”。既要围绕区域主导产业,“走出去”和外省市乃至外国的优质企业洽谈;又要“回头看”,关注区域内的新老企业发展得如何,安商稳商。

不过,部分区内企业对于领导干部调研走访,其实“心情复杂”。拒绝是不太好拒绝的,毕竟政府也是因为关心才来。可接待吧,要提前做准备,还要搭上半天时间,最后却可能“泛不起一丝涟漪”。

有的企业已经说得很直白:各级政府、各个部门,聆听企业呼声的渠道都不少,但反映上去的问题迟迟得不到解决,再来“浩浩荡荡”的一群人面对面,似乎意义不大……

也有人说,调研走访,“旱的旱死,涝的涝死”。有的企业面对的是“一窝蜂”,有的企业却等不来关注。真是如此吗?

镇里的一位干部表示,镇领导倒没有“唯数字论”,哪怕某个企业目前发展规模和效益等还没有特别突出,但其发展势头是好的,未来潜力是有的,镇领导也会先与企业家面对面问需。

这反映了一种趋势——眼下,不仅要和龙头企业“贴贴”,做好服务,还要有独到的眼光,紧紧抓住好苗子。毕竟,谁都知道要招大引强,但能与企业建立革命友谊、一路扶持,难度就高了。

最近,有位干部告诉我,辖区内一家业内领先的科创企业给政府发了块牌子。除了“感谢陪伴”,还说了企业下一步的发展计划。“这说明企业愿意扎根在这里,相信我们。”这位干部说,“这些年的交往已经让我们达成了一种默契:无论风雨,政府都会陪伴企业勇往直前。”

3

新的招商形势下,区里的基层干部,多多少少都产生了“本领恐慌”。原话是,“你要看得懂才能看得准,看准了才能心无旁骛地支持企业闯过难关。这种情况下,我们也会‘本领恐慌’呀……”

在基层搞产业经济,从一开始就“专业对口”的不多,许多领导干部并非科班出身,都是在学中干、在干中学。大家都说,“现在的科创企业可没心思坐下来吃吃喝喝,见面谈的都是很专业的问题。”在这些侃侃而谈的“理工男”面前,基层干部也不甘心“露怯”。

怎么办?学!要学的,有很多。当前,新兴产业大多是跨学科的,主导产业下面还有大量细分领域。区域内布局了几个不同产业的集群,干部还要能灵活切换“频道”。

听着听着,我露出略带“同情”的目光,可对面的干部说兴奋了:“忙是忙的,但你看,我们的干部精神状态都不错吧?大家还是挺有激情的,不是整天愁眉苦脸、生怕领导又派什么新任务,或是担心指标完不成的状态。”

这种“美丽”的精神状态,源自干成事的成就感与价值感。逢山开路,遇水架桥,与企业一道解决问题,不是为了邀功请赏,而是发自真心地为陪伴的企业取得进步而感到高兴。

“美丽”的精神状态,也源自干部队伍一条心。有基层干部坦言,“区领导比我们还努力!”有时,晚上回家路上还在开车,就会收到领导的微信留言,若不及时回复,一个电话就打了过来。那么急,所为何事?原来是因为得到了一个优质项目的信息,盯着基层抓紧跟进。

“领导盯得紧,并不是压着我们去做事,而是关注时效性,希望及时传递信息,推动一些事情的进程。”

4

眼下,基层干部普遍有了觉悟,要做“专家型干部”。但部分街镇园区,经济体量也不小,产业赛道也不少,只靠个别领导“一把抓”,可能也顾不过来。

说到这个,有干部面露自豪之色,“我们的经济城和产业园区集聚了一批年轻懂行的技术型招商服务人才,他们对细分领域跟踪更久、研究更深。”

这样的技术型人才,我也接触过,思路清爽,不油腻。第一次交谈,信息量就给得很足——不是拿一本印刷好的招商手册照着念,而是说到哪个企业、哪种业务都很清楚,还能讲出区域产业的优势与不足。一起逛展厅,也不是放个宣传片就好,对着每样展品都能讲出其背后的门道,总结个案对系统工作的启示。

正是这批人,在街镇园区“投早投小投硬科技”时发挥着智库作用。在初创项目找过来、连尽调都“无可调”的阶段,他们凭借着自身对行业的研究、对国内外市场的判断,同时依托分布在科研院所、同类企业、市场机构的人脉,给出综合判断与建议。

人的时间和精力是有限的。有基层干部想得很明白:“陪领导开会的事情我来做,尽量让技术型干部少被事务性工作‘困住’,留出更多时间去摸企业、拓市场,与企业家、投资机构打成一片。”

说到底,招商引资企业服务,靠的是团队作战。培育、组建“能打”的团队,围绕同一个目标贡献集体力量,忙,也是“忙并快乐着”。

栏目主编:周楠

来源:作者:解放日报 吴越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