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国为什么要改革开放

1978年12月,中国正式确定“改革开放”的国策。1979年,设立深圳市,1980年8月,深圳成为中国的第一个经济特区。

改革开放无疑是中国现代化历程中最重要的事情。可以说,如果不是40多年前开始实行改革开放,不是这40多年来坚定执行这个国策,中国不可能有今天的繁荣局面,我们的生活也不可能有今天的美好。

那么,改革开放究竟做了哪些事情?中国为什么要推行改革开放?拆开来讲,改革开放究竟是改革了什么?又开放了什么?让我借着对深圳博物馆“改革开放展厅”的游览,为你详细解析中国40多年改革开放的起因、经过和成果。



中国为什么要推行改革开放?

中国的经济在改革开放之前,可以说数千年来都没有大的突破。

根据英国经济学家麦迪逊的相关研究,认为中国的人均GDP从西汉末期的450美元,到清朝时期的600美元。几千年来的变化并不大。而到了20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中国的人均GDP只有不到200美元,从这个数据来看还不如小农经济时期的古代社会。而同时期的欧美发达国家,还有日本,都已经突破了人均1万美元。

穷则思变。到了70年代末,中国已经走到了不改革就寸步难行的地步了。

1977年,邓小平复出,全面抓经济建设工作,成为了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在那篇著名的“南巡讲话”中,邓小平曾经说:“不坚持社会主义,不改革开放,不发展经济,不改善人民生活,只能是死路一条。基本路线要管一百年,动摇不得。”

可以说,改革开放关系到“生死存亡”,不改革就是“死路一条”。

那么,我们拆开来看,改革究竟是改革了些什么呢?



2、

改革了什么?

最为重要的,是改革了“计划经济”。

新中国建国之后,实行的是从苏联学习而来的“计划经济”。“计划经济”的核心,就是所有的生产资料、资源分配、渠道价格都由政府先行计划好,而不是由真正的市场需求来决定。

在“计划经济”下我们有了学习苏联“集体农庄”而设立的“人民公社”,所有人计公分,吃大锅饭。推行“组织军事化,行动战斗化,生活集体化”的劳动组织方式和生活方式。



1958年8月中央下达了“关于在农村建立人民公社问题的决议”,到10月份,全国就已经改组了2.6万多个人民公社,参加公社的农户有1.2亿户,占全国总农户的99%以上。

不过激进发展人民公社,并没有实现当时的理想,反而适得其反,大大降低了生产力。

改革的第一步,就是把中国农民的生产力从“大锅饭”里解放出来。

1980年,中央发布了第75号文件,《关于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农业生产责任制的几个问题》,给当时提心吊胆搞“包产到户”,和观望不前的人“正本清源”。这个文件最关键的一点就是对包产到户的性质作出了新的解释,认为它“是依存于社会主义经济,而不会脱离社会主义轨道的,没有什么复辟资本主义的危险。”

包产到户彻底解绑了中国农民的手脚,极大提高了农民的积极性,农民可以自己决定种植什么农作物,只要上缴一部分公粮给国家,其他都可以留下。而在2005年还免除了农业税,中国农民告别了几千年的“皇粮国税”。

解放农民的生产力让中国人吃饱了肚子,而对于民营企业的“解放”才真正让中国人富裕了起来。

在这之前,民营企业的生存空间极为有限,中国人要么当农民种地,要么进国营企业做职工,很少有人可以自己从事商业生产。

1980年12月,浙江温州颁发了中国第一张“个体工商户营业执照”。自此拉开了中国民营企业发展的序幕。

不过由于民营企业的性质相比“包产到户”更为敏感,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像“投机倒把”这类的罪名还经常扣在民营企业主的头上,做点生意要躲躲藏藏。



一直到1992年,邓小平发表南巡讲话期间,全民所有制经济占51.4%,集体所有制经济占35%,个体、私营经济(包括合资、外资)不到14%。社会上关于“姓资还是姓社”的讨论非常激烈。

关键时刻,邓小平一锤定音,肯定了民营企业也是社会主义。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案例,就是“傻子瓜子”的年广久。南巡讲话中就专门提到:“农村改革初期,安徽出了个“傻子瓜子”问题。当时许多人不舒服,说他赚了一百万,主张动他。我说不能动,一动人们就会说政策变了,得不偿失。”



1992年之后,大批原来在体制内的人“下海经商”。冯仑、潘石屹、毛振华、李宁、陈东升、易小迪,朱新礼……这些后来在中国商界响当当的名字,都源于这次契机。

2004年,“私有财产不受侵犯”写入了中国宪法,民营企业进入迅猛发展期。到如今,民营企业在中国经济中的作用至关重要,可以用知名的“56789”理论来概括。

“5”就是民营企业对国家的税收贡献超过50%。“6”就是国内民营企业的国内生产总值、固定资产投资以及对外直接投资均超过60%。“7”就是高新技术企业占比超过了70%。“8”就是城镇就业超过80%。“9”就是民营企业对新增就业贡献率达到了90%。



另一个重要的改革,针对的是商品的价格。

在改革开放前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国家制定了几乎一切商品的价格,一盒火柴两分钱,一斤盐一角三分,这样的计划价格维持了28年。

想要形成中国特色的市场经济,这种由政府来决定价格而不是市场需求决定价格的政策,肯定是要改革的。

1984年5月,国务院颁布了《关于进一步扩大国营工业企业自主权的暂行规定》,确定工业生产资料属于完成国家计划后的超产部分和企业自销部分,一般在不高于或低于国家定价的20%的幅度内,后来又取消了20%的限定。

也就是说,一种商品,可以有两个价格,一个是国家制定的,一个是企业自己制定的。这就是改革开放过程中著名的“价格双轨制”。

“价格双轨制”有利有弊,是我们在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中的特殊产物。双轨制催生了一大批“倒爷”,一些有关系门路的人拿到商品,在市场上高价倒卖。

不过既然是过渡产物,那就会在逐步的改革中走向尾声。

1992年9月1日,国家物价局宣布将571种产品定价权交给企业,22种产品价格下放给省级物价部门。

1993年11月,十四届三中全会《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进一步提出“建立主要由市场形成价格的机制”。这一时期,价格改革进入快车道,政府定价范围大幅缩减。

到1994年工业生产资料价格“双轨制”基本取消;粮食、能源、交通运输、公共服务等领域价格进一步理顺。《价格法》于1997年底颁布并于次年5月实施,使价格工作进一步走上法治化轨道。

改革,主要是改革“计划经济”,解放生产力,建立合理的市场经济。

而开放,又是开放了什么呢?



3、

开放了什么?

第一是对外资的开放。

1978年7月,广东东莞县与港商合资开办了太平手袋厂,成为全国第一家来料加工企业,并获得了国家工商总局颁发的第一个牌照“粤字001”,开启了外资投资中国大陆的序幕。

而在此时,“海外关系复杂论”甚嚣尘上,对于外资依然怀着极度警惕的状态。这个时候,又需要有人出来一锤定音了。

1977年10月,邓小平针对“侨务紧箍咒”的“海外关系复杂论”指出,“这种说法是反动的。我们现在不是海外关系太多,而是太少。海外关系是个好东西,可以打开各方面的关系。”

这对冲破侨务领域的极左思想禁锢和拨乱反正,为制定和实施侨务政策包括引资政策奠定了思想基础。

1992年邓小平同志南巡讲话,进一步确立了对外开放的目标是“按产业政策吸引外商投资”,实施以“市场换技术”的引资战略。在这一政策指导下,全国引进外资额实现飞速发展,到2000年引进外资额达到593.6亿美元,累计实际利用外资额达到3702亿美元,连续7年成为全球第二大外资流入国。



第二是对外国市场的开放。

2001年,中国加入世贸组织。这是后来中国成为“世界工厂”最关键的一步。

中国从此加入到世界贸易公平竞争的游戏当中,拥有了比之前要大得多的市场。

刚加入世贸时,中国是世界第六大出口国,到2009年跃居世界第一大出口国,在世界贸易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中国的经济规模,先后超过英国、法国、德国、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第三是对国民自由迁徙的开放。

中国的国门重新打开,中国人重新拥有了自由走出国门的权利。在几次“出国潮”的带动下,中国人出国留学、淘金、创业、投资。这些人后来又反哺回中国,许多著名的企业家都曾经有过出国淘金的经历。在浙江、福建、广东等出国潮风行的地区,许多村镇就是靠着外汇建设起来的。而那些在海外留学回来的,也为中国后来的建设贡献了重要力量。

改革、开放,40多年,我们不是做对了一件事,而是做对了很多事情,这些做对的事情集中在一起,我们才创造了这繁荣的中国,这奇迹般的发展。

我们,或多或少都是这段历史的亲历者,我们也正在共同创造新的历史。

坚持改革开放,就是坚持继续做对的事情。谁反对改革开放,谁就是开历史的倒车,终将被历史和人民所抛弃!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