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桓大司马


“海边的西塞罗”的公众号“忘川边的但丁”,大司马从四年前美国大选开始关注,时不时看看,很多文章质量很高,但是近期关于孔子和儒家的一篇错误颇多,因为其影响力大,影响的人多,所以有必要予以纠正。其文章如下:

本文最大的一个误区,就是秉承了五四以来厌恶宗教、生怕本国传统跟宗教沾上关系的叙事,仅仅将孔子当成一个世俗人物而非宗教人物,仅仅将儒家当成一种世俗学问而非宗教学问。

孔子的自我定位首先是一个巫师或者说先知,然后才是所谓的“教育家、政治家、思想家”,孔子的属灵追求,如果了解史前宗教和人类学的话,是可以找到大量的文献证据的,文史宴分舵司马拆有一篇文章专门谈这个:

古人对孔子的认知,其实也包含了其属灵的部分,最典型的例证就是文庙通用的对联“气备四时,与天地鬼神日月合其德;教垂万世,继尧舜禹汤文武作之师”。司马拆的这篇文章详细解析了孔庙对联与史前宗教的关系:

可见古代儒生心目中是有宗教这根弦的,1950年代亦曾有学者提议按西方神学院的设计,建设上海经学院,可以说儒学从本质上是一种神学,是传统断裂以前儒生的普遍认知。

但是因为众所周知的原因,这几十年来的学术界有意淡化儒学的神学本质,而是将其拆分为历史文献学、哲学、文学等等科目,整体的儒教神学研究在中国大陆已经不存在,在传统未曾断裂的日本却是常识,对儒教神学进行整体研究的学者比比皆是,其中国人比较熟悉的有北大第一位全职外籍教授乔秀岩(原名桥本秀美)。关于儒教经典的神学属性,司马拆也有一些文章讨论:

吾友孙见坤亦有论述儒教经学是神学而非哲学的文章,兹文如下:

同样,基于不了解儒学的神学背景,今人对儒学产生了大量的误解,其实把儒学放到史前宗教的背景里去看,就能将其逻辑融会贯通,儒学不但没有逻辑缺失,反而逻辑非常自洽。大司马亦有文分析:

从宗教神学的角度审视儒家的“尊王”,亦能得出不一样的见解,儒家的政治追求其实与奥地利经济学派近似,是小政府大社会:

海边的西塞罗全文最大的一个缺陷,在于没有理解儒家的根本理念是仁而非礼,礼不过是达成仁的一种辅助手段。子曰: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天下归仁”是“克己复礼”的目的,“克己复礼”只不过是“天下归仁”的辅助手段,而且还仅是其中一种。

“天下归仁”的主要办法还是将血缘之爱层层推广到全社会。子曰:孝悌,其仁之本欤。也就是说仁的依据、来源是血缘之爱,具体形式是东夷的尸礼,《郭店楚简》对此也有精到的概括:丧者,仁之端也。大司马对此亦有文解析:

必须强调的是,儒教的礼是经过东夷的“仁”的概念加持的礼,远胜于周礼。周礼本身并不怎么样,这一点西塞罗说对了,但儒教的礼与周礼截然不同,其区别就在于出发点是仁还是礼。孔子之后的儒者,如果以礼而非仁为最高追求,就会倾向秦制,比如荀况;如果以仁为最高追求,则会远离秦制,比如孟子。

关于史前宗教与儒教,以及与其他宗教的关系,大司马今年在《南方周末》上发文甚多,明年都会转发在文史宴上,请大家斧正。本文无意引战,大司马在此还要说“忘川边的但丁”是很不错的公号,值得推荐,关于儒教的认识误区也不是一个人两个人的问题,很多三观不错的公号都存在,主要原因还是受到改开之前对孔子和儒家全方位的歪曲和污蔑的影响,今之有志者应当正本清源,还历史和先贤以本来面目。

关于儒教的宗教属性,大司马还想推荐叶舒宪、唐启翠先生主编的《儒家神话》一书,可以从总体上获得更全面的认知。

欢迎关注文史宴

专业之中最通俗,通俗之中最专业

熟悉历史陌生化,陌生历史普及化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