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万只的红嘴鸥掠过滩涂上空。李皆儒摄

近来,广西合浦儒艮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迎来秋冬季候鸟迁徙高峰,9月以来共记录到各类迁徙水鸟90多种。

12月18日中午,正值退潮时间,在儒艮保护区实验区内,部分滩涂开始露出水面,被困滩上浅水处的小鱼小虾立即引来一大群“食客”——红嘴鸥。随着潮水退去,来到滩涂上觅食的鸟类越来越多,除了环颈鸻、铁嘴沙鸻、小白鹭等常见水鸟外,还有白腰杓鹬、黑嘴鸥等珍稀鸟类也在滩涂上觅食、踱步、栖息。

“我们前方滩涂上的这群鸟是红嘴鸥,它们每年10月下旬就会抵达保护区,目前监测到的数量有3万多只。9月以来,我们共监测到90多种水鸟,其中仅12月就监测到50多种。”儒艮保护区鸟类监测员莫深杰说。

据儒艮保护区科研监测部专业技术员黄莹介绍,每年9月,保护区开始迎来秋冬候鸟迁徙,凤头鸊鷉、普通鸬鹚、大白鹭等水鸟是第一批抵达保护区越冬的“客人”;12月进入迁徙高峰期后,黑嘴鸥、黑脸琵鹭等珍稀鸟类也会先后抵达保护区。它们平时在保护区周边的沙地、池塘栖息,退潮时就会集中来到滩涂上觅食。此外,保护区还是许多旅鸟在迁徙途中的重要补给驿站,如翘嘴鹬、大滨鹬、斑尾塍鹬等鸟类,都会在保护区内觅食休息数日,待补充体能后再继续南迁至目的地。

据了解,近年来,儒艮保护区开展了滨海湿地综合治理、红树林营造修复、海草床生态系统恢复等一系列生态修复工作,让保护区内的生物多样性得到较好保护,同时也为来此越冬的候鸟提供了丰富的食物来源。

为给越冬鸟类提供安全的栖息环境,儒艮保护区联合属地政府、森林公安等有关部门,加大对沿岸滩涂和候鸟迁飞停歇重点区域的执法巡护力度,同时通过开展科普宣教进乡村等活动,提高周边村民的生态保护意识,号召村民共同保护迁徙候鸟。此外,保护区还与广西大学等高校开展鸟类监测项目,进一步掌握保护区内鸟类的种群数量、生活习性等数据,并有针对性地制定保护措施。(记者方晓淦)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