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通化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批示,坚持“保护第一、加强管理、挖掘价值、有效利用、让文物活起来 ”的工作方针,全面加强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延续历史文脉,留住城市记忆。

提起旅游名城集安,人们自然想到的是2004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高句丽王城、王陵及贵族墓葬。“海东第一古碑”好太王碑、“东方金字塔”将军坟、“东北亚艺术宝库”高句丽壁画墓等众多文物遗址,在当地政府的保护和利用下,正源源不断地焕发出勃勃“生命力”。

“申遗成功以来,我们累计争取到国家文保资金2亿元,组织实施了遗址本体保护、壁画墓防渗保护、遗迹变形监测等30多项文物保护工程。对17座高句丽壁画墓进行了数字化三维重建。建立了监测预警平台,对世界文化遗产点24小时视频监控。”集安市文物局副局长王永鑫说。

几十年如一日的高度重视和不懈努力,让集安市文物保护工作逐渐走上法制化、规范化道路。


通化靖宇陵园位于通化市区靖宇山上,苍松翠柏间,杨靖宇将军的高大戎装铜像庄严肃穆。陵园正面陵堂和墓室内的棺柩中安葬着靖宇将军的遗首、遗骨,两侧陈列室里展出了靖宇将军青少年时期的遗物和他在抗日战争艰苦岁月里的一些用品和战利品等有关文物、文献、照片共280多件。1961年,被省政府确立为第一批“吉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6年经国务院批准,靖宇陵园被民政部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烈士纪念建筑物保护单位。

“自1958年陵园开放以来,经过60多年的挖掘和积累,目前陵园馆藏文物有2000多件,展出文物1300多件。特别是近年来,我们通过参加中宣部红色基因库项目、建立靖宇陵园网站、结合线下开展临时展览等创新模式,不断加强对红色文物的保护利用和宣传,以小见大、以点带面,让这些文物真正“活”起来、“火”起来。”通化市革命烈士陵园管理中心主任高境远说。


通化历史悠久,文化资源丰富。目前,通化市域内现有各级文物保护单位607处,其中世界文化遗产1处,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17处,列入省、市两级文物保护单位名录152处。

近十年,通化市累计争取国家、省级文物保护专项资金及地方配套资金近5亿元,编制《万发拨子遗址保护规划》等一批重点文物保护规划,高句丽墓葬本体保护工程和监测预警系统、玉皇阁本体保护修缮等文保项目建设完成。争取中央资金8000万元,用于通化市赤柏松古城遗址保护利用建设项目;自安山城遗址公园一期项目获国家文物局批复;万发拨子遗址保护和环境整治项目已竣工验收;通化葡萄酒厂地下贮酒窖修缮工程已取得国家文物局批复;梅集铁路沿线碉堡群游径整体陈列展示项目报国家文物局审批。持续推动“考古中国——高句丽考古研究 ”相关发掘项目,集安霸王朝山城、通化县龙岗遗址、通化县南台子古城考古发掘工作有序开展。


“保护文物目的在于传承历史文化,彰显城市特色,增强市民归属感与文化自信。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完善保护机制,加大资金投入,加强宣传教育,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让古老的文化遗产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让文物蕴含的精神力量得以永续传承,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注入强大的文化动力。”通化市文旅局副局长安国亮表示。

记者:张宁 吴宣霖

主审 | 王远洋 审核 | 李蕴涵 编辑 | 史林丹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