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物鉴定之基础认知


(一)文物鉴定的概念与范畴

文物鉴定是一项运用传统方法或现代科学技术分析辨识文物年代、真伪、质地、用途和价值的工作,它属于文物学和博物馆学的范畴。其具体涵盖的工作内容十分丰富,像是辨别文物的真伪,这在当下鱼龙混杂的文物市场中显得尤为关键,毕竟仿制品、赝品层出不穷,只有准确辨别真伪,才能去伪存真,守护好真正有价值的文物。

判明文物年代也是重要的一环,不同年代的文物承载着相应时期独特的历史、文化、工艺等信息,比如通过对一件青铜器的纹饰、造型以及制作工艺等方面进行分析,来判断它是出自商周时期还是春秋战国时期等,这对于深入研究古代社会的发展脉络有着重大意义。

评定文物价值和等级同样不可或缺,价值的评定包含了历史价值、艺术价值以及科学价值等多方面考量,例如有些文物可能对于还原某段鲜为人知的历史有着关键作用,其历史价值极高;而像一些精美的书画作品,艺术价值则是评定重点。依据价值再来划分文物等级,像博物馆中对于一级文物的管理就有着严格要求,需要建专档、设专柜,上报国家文物局备案,展出、借调、仿制等操作都要报请国家文物局批准,且展出时要采取特殊的安全保卫措施等。

这些方面相互联系、相辅相成,共同构成了文物鉴定的整体范畴,是我们认识和了解文物鉴定这一领域的基础框架,也为后续进一步开展相关研究、保护以及市场交易等活动提供了必要的前提条件。

(二)文物鉴定的重要性

在当今的文物市场中,随着收藏热度的不断攀升,文物交易日益频繁,但与此同时,复制品和赝品也充斥其中,让人真假难辨。在这样的背景下,文物鉴定的重要性愈发凸显出来。

首先,从文物保护角度来看,文物鉴定是守护文物的基础性工作。准确的鉴定能够识别出文物的真伪,还原历史真相,避免鱼目混珠的情况发生,让真正的文物得到应有的珍视与保护。而且,只有先精准鉴定文物的年代、材质、工艺等信息,才能制定出科学合理的保护和修复方案,比如对于一件有着上千年历史、材质脆弱的陶瓷文物,了解其具体年代和工艺特点后,才能确定采用何种修复材料、运用怎样的修复手法,最大程度地还原其原本面貌,使其能长久留存于世,传承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

其次,对于文化遗产的传承而言,文物鉴定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通过对文物的鉴定和研究,我们可以深入挖掘中华民族的历史和文化内涵,探寻其中蕴含的精神价值观念,为当代社会提供精神滋养和文化支撑。例如,对一些古代书画作品的鉴定与解读,能让我们领略到古人的艺术造诣和审美情趣,进而传承和弘扬优秀的传统艺术文化,让子孙后代都能感受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再者,在维护文物市场稳定方面,文物鉴定更是至关重要。它可以为文物的交易、拍卖等商业活动提供权威依据,确保市场上流通的文物价值与价格相符,避免因鉴定失误导致的高价购买赝品、国宝流失等乱象出现,保障收藏者、投资者以及整个市场参与者的合法权益,促进文物市场健康、有序地发展。

总之,文物鉴定在保护文物、传承文化遗产以及维护文物市场稳定等多个重要方面都发挥着关键作用,是我们守护中华文脉、让文物真正 “活起来” 必不可少的环节。

二、文物鉴定的实用方法大揭秘


(一)传统眼学鉴定法 1. 观察形制特点

形制特点是文物鉴定中一个重要的考量因素。不同时期、不同地域、不同文化背景下制作出来的文物,在外形、结构等方面往往有着鲜明的差异与独特的风格。

比如说青铜器,商周时期的青铜器造型多庄重、古朴且神秘,器型以鼎、尊、爵等为主,纹饰常见饕餮纹、夔龙纹等,这些纹饰线条刚硬、图案规整且具有强烈的宗教与政治象征意味;到了春秋战国时期,青铜器的造型则变得更加轻巧、灵动,纹饰也逐渐向细腻、繁缛的风格转变,出现了像蟠螭纹等富有动感的图案,而且开始出现了许多造型独特的生活器具。

再看陶瓷,唐代的瓷器造型丰满大气,像唐三彩中的骆驼俑、仕女俑等,形态栩栩如生且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和西域风情;宋代瓷器则以简约、典雅为美,汝窑的水仙盆、官窑的贯耳瓶等,器型线条流畅,注重比例的协调,展现出宋代文人的审美情趣;而明清时期的瓷器造型更为多样化,出现了大量色彩绚丽、装饰复杂的器物,像明成化斗彩鸡缸杯小巧精致,清乾隆时期的各种粉彩大瓶造型繁复、工艺精湛。

通过仔细观察文物的整体外形、各部分的比例结构、纹饰的布局与样式等形制特点,然后与已知的不同年代典型文物的形制进行对比分析,就能初步判断出文物大致所属的年代范围,以及辨别其是否存在不符合对应时代风格的疑点,进而辅助判断其真伪情况。

2. 审视材质质地

不同类型的文物有着其常用的材质,并且在对应时代,这些材质也有着各自独特的特点。

就拿古玉来说,新石器时代的玉器大多是就地取材,像红山文化玉器多采用岫岩玉等地方玉料,其质地相对粗糙,内部结构不够细腻,颜色也较为单一,不过却有着古朴、原始的韵味;到了商周时期,玉器材质的选用开始注重品质,玉质更加温润,硬度也有所提高,加工后的表面光泽柔和;而到了明清时期,和田玉成为主流玉料,质地细腻、温润如脂,透明度适中,且经过精湛的雕琢工艺后,玉器呈现出极高的艺术价值。

陶瓷方面,早期的陶器多以黏土为主要原料,像仰韶文化的彩陶,其黏土质地较为疏松,烧制温度相对较低,所以陶器的质地略显粗糙,表面不够光滑;随着制瓷技术的发展,瓷器所选用的瓷土不断优化,如景德镇的高岭土,含铁量低、可塑性强、耐火度高,用它烧制出来的瓷器胎质洁白细腻、坚实致密。

通过对文物材质质地的观察分析,比如用手触摸感受其细腻程度、观察表面的光泽、查看内部结构等,结合不同时代对应材质的特点知识,就可以为文物鉴定工作提供有力的依据,帮助判断文物是否符合相应时代的制作条件与工艺水准,从而辅助鉴定其真伪与年代。

3. 考究工艺细节

文物制作工艺上的细节犹如一个个时代的 “指纹”,能透露其身世的诸多关键信息。

以书画为例,古代书画大师们都有着各自独特的笔触风格,像东晋王羲之的书法,笔法细腻多变,笔锋运用精妙,笔画之间的呼应连贯自然,起笔、收笔处皆有韵味,后人即便临摹也很难完全复刻那种神韵;宋代范宽的山水画,皴法刚劲有力,以雨点皴等技法表现山石的质感与立体感,通过观察画作中笔触的形态、力度以及运用方式等细节,就能分辨出是否为真迹以及大致的年代风格。

陶瓷的烧制手法在不同时期也大不相同,唐代的邢窑白瓷,采用匣钵装烧等工艺,使得瓷器釉面光洁、色泽均匀;宋代的定窑瓷器,发明了覆烧工艺,虽能提高产量,但也导致瓷器口沿处多有芒口,而后又采用镶金、镶银等工艺来处理芒口,这些烧制工艺上的细节特点成为鉴定定窑瓷器的重要线索;还有元代青花瓷,其钴料的运用独特,苏麻离青料发色浓郁且带有晕散效果、铁锈斑等特征,通过观察青花的发色、绘画的笔触以及胎釉结合处等工艺细节,就能判断其是否为元代青花瓷真品。

青铜器的铸造工艺更是经历了从早期的范铸法到后来的失蜡法等演变,商周时期的范铸法,留下的范线痕迹、垫片痕迹等都有着特定的规律和特征,而失蜡法铸造的青铜器则在器型的复杂程度、纹饰的精细度等方面展现出别样的特点。从工艺的精湛程度、是否符合对应时代的工艺风格等角度去仔细考究文物的这些工艺细节,就能有效辨别文物的真假以及推断其所属年代。

4. 查看包浆皮壳

包浆皮壳是文物在历经漫长岁月后,表面因氧化、磨损、把玩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而形成的一种自然老化现象,它是时间留下的独特印记,也是鉴定文物的重要依据之一。

以瓷器为例,传世的瓷器经过长期的人手把玩、擦拭以及岁月的氧化,其表面会形成一层温润柔和、自然均匀的光泽,这就是包浆。老瓷器的包浆看起来是深入胎体的,有层次感,不是浮于表面的光亮,而且不同部位的包浆会因为使用情况的不同而有所差异,比如经常接触的地方包浆会更厚、更亮一些。而新仿的瓷器,往往是通过人工涂抹化学药剂等方式来制造所谓的 “包浆”,这种人工包浆看起来很不自然,要么过于均匀、要么光泽刺眼,缺乏那种岁月沉淀的韵味。

玉器的包浆同样如此,长期佩戴、摩挲的古玉,表面会有一层类似油脂般的光泽,柔和细腻,用手触摸能感觉到一种独特的质感,而且在玉器的雕刻纹路等细节处,包浆也会自然地渗透进去;反观现代做旧的玉器,包浆多是生硬地附着在表面,在放大镜下观察就能发现与自然包浆的明显不同。

通过对文物表面包浆皮壳的仔细查看,分析其形成的状态、光泽、分布等情况,就能判断文物是否真正经历了漫长的岁月洗礼,进而在鉴定文物真伪和年代方面发挥关键作用。

(二)现代科技鉴定法 1. 碳 14 检测法

碳 14 检测法在文物鉴定领域,尤其是针对有机物文物的年代测定方面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其原理是基于自然界中碳元素存在三种同位素,分别是稳定同位素 12C、13C 和放射性同位素 14C。宇宙射线在大气中能够产生放射性碳 —14,并能与氧结合成二氧化碳后进入所有活组织,先为植物吸收,后为动物纳入。只要植物或动物生存着,它们就会持续不断地吸收碳 —14,在机体内保持一定的水平。

而当有机体死亡后,便会停止吸收碳 —14,其组织内的碳 —14 便以 5730 年的半衰期开始衰变并逐渐消失。对于任何含碳物质,只要测定剩下的放射性碳 —14 的含量,就可依据相应的计算原理和方法推断其年代。

比如在考古发掘中,对于丝织品的鉴定,如果发现了古代的丝绸织物残片,就可以通过提取其中微量的碳元素,运用碳 14 检测法来测定其年代,进而确定这件丝织品大致所属的历史时期;人骨也是常见的检测对象,通过对墓葬中出土人骨的碳 14 检测,能帮助判断墓主人所处的年代,为研究当时的历史、文化等提供时间坐标;还有像木头材质的文物,无论是古建筑中的木构件,还是出土的木雕制品等,都可以借助碳 14 检测法来知晓其距今的时间。

目前,碳 14 测年法分为常规碳 —14 测年法和加速器质谱碳 —14 测年法两种。常规碳 —14 测年法发明较早,但它存在一定局限性,即必须使用大量的样品,通常需要 1~5 克样品,而且测量时间较长,要达到一定精度往往需 12~20 小时。而加速器质谱碳 —14 测年法具有明显的优势,它样品用量少,只需 1~5 毫克样品就可以进行测量,像一小片织物、骨屑、古陶瓷器表面或气孔中的微量碳粉都可作为检测样本;其灵敏度也很高,测量同位素比值的灵敏度可达 10-15 至 10-16;并且测量时间短,测量现代碳若要达到 1% 的精度,只需 10~20 分钟。正是由于这些优点,加速器质谱碳 —14 测年法自问世以来,在考古学、古人类学以及地质学等诸多领域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成为测定 50000 年以内文物样品年代精度较高的一种有效方法。

2. 释光测年法

释光测年法包含热释光和光释光两种,它们在文物鉴定断代中都有着各自独特的应用范围和重要作用。

热释光测年主要用于陶器、瓷器以及青铜器(利用其陶范或砂范)的年代测定。在陶瓷器烧制过程中,土壤中含有的石英晶体受热后所有晶格都排列整齐,这相当于 “时钟归零”。但人类生存环境中自然地存在着放射性元素,它们稳定地放出射线,石英晶格受到射线照射后,就会有带负电的电子被激发出来,游离在晶格中形成自由电子,同时留下一个带正电的空穴。随着时间的推移,“电子 — 空穴” 对的量会不断积累,并且其与受到的辐射量成正相关关系。当对陶瓷器等文物进行加热时,自由电子就能越过能级,回到空穴中,正负粒子结合会以光的形式放出,这就是热释光。通过专业的热释光年代测定仪对其进行检测,仪器会生成光强和温度的相关曲线,然后根据相关数值计算出样本受到的自然辐射剂量,再结合其他方法测出年剂量率,就可以计算出样品的 “年龄”,误差一般在 10% 左右。例如在对一件出土的古代陶瓷进行鉴定时,如果器型学等传统眼学方法判断其可能是某个朝代的,就可以通过热释光测年从器物上取样进行检测,进一步验证其年代的准确性,还能用于鉴别真伪,像曾经就有通过热释光测年帮助从美国追回被盗走私出境的中国西汉陶俑的成功案例。

光释光测年则主要用于年代跨度比较大的地质测年,比如对沉积物如黄土、砂层等的地质年代断定。它是在热释光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测年技术,石英等矿物晶体里存在着 “光敏陷阱”,当矿物受到电离辐射而产生的激发态电子被其捕获时就成 “光敏陷获电子”,它们可以再次被光激发逃逸出 “光敏陷阱”,重新与发光中心结合再发射出光,这种光就是光释光信号,利用这种信号进行测年的技术即光释光法,其测年范围介于数百年到 100 万年。在考古研究中,当遇到一些与地质环境相关且需要确定年代的文物或者遗迹时,光释光测年法就能发挥出独特的作用,为构建更全面准确的历史时间框架提供有力支持。

3. 其他科技辅助手段

除了碳 14 检测法和释光测年法这些常用的现代科技鉴定手段外,还有如超景深显微镜观察、锈蚀产物分析、X 光照相等方法,它们往往与传统鉴定相结合,能够帮助专家更准确地判断文物的年代及真伪情况。

超景深显微镜观察可以让专家清晰地看到文物微观层面的结构、纹理以及表面状态等细节。例如在鉴别古代青铜器时,通过超景深显微镜能够清楚地分辨出真品青铜器历经岁月形成的自然锈蚀痕迹,其锈层是有层次感的,从内到外有着不同的色泽和质地变化,而且与器物本身的结合紧密自然;而现代仿品的锈蚀往往是通过化学药剂快速腐蚀形成的,锈层比较单一、浮于表面,与器物的结合也不牢固,在显微镜下这些差异一目了然。

锈蚀产物分析则是通过对文物表面锈蚀成分、结构等进行专业的化学分析,来判断其形成的原因和过程是否符合相应文物的历史背景。比如对于出土的铁器文物,不同地区的土壤成分、湿度、酸碱度等环境因素会导致铁器锈蚀产物有所不同,通过分析锈蚀产物中的各种元素成分及其含量比例,就能推断这件铁器可能所处的埋藏环境以及大致的年代范围,同时也能鉴别其是否是经过人工做旧处理的仿品。

X 光照相技术在文物鉴定中也有着重要作用,特别是对于一些内部结构复杂或者存在隐藏信息的文物。像对于一些有着多层绘画或者修复痕迹的书画作品,X 光照相可以穿透表面图层,显示出底层的绘画内容、修补情况等,帮助鉴定者了解书画的原始面貌以及历史上的修复情况,从而更准确地判断其真伪和价值;对于陶瓷文物,X 光照相能够显示其内部的胎体结构、是否存在瑕疵或者修补痕迹等,辅助判断其制作工艺和年代特征。

这些现代科技辅助手段与传统眼学鉴定法相互补充、相互印证,让文物鉴定工作能够更加科学、准确地开展,更好地揭示文物背后所承载的历史文化信息。

(三)对比鉴定法

对比鉴定法是文物鉴定中一种常用且行之有效的方法,其核心在于选取已知真伪、年代的同类文物标准器,然后与待鉴定文物进行多方面的对比分析。

在对比时,首先要从形制方面进行考量。比如鉴定一件待确定的青花瓷瓶,就可以找来同一时期或者相近窑口烧制的、已经被权威认定为真品的青花瓷瓶作为标准器,对比两者的整体造型,看其瓶身的高矮胖瘦比例、瓶颈与瓶腹的衔接线条、底部的圈足形态等是否相符;再观察纹饰的布局,像纹饰的疏密程度、主题图案与辅助图案的搭配、纹饰在瓶身上的起始与收尾位置等细节,真品往往有着符合当时时代风格和工艺习惯的特定规律,若待鉴定文物与之存在明显差异,那就需要进一步探究原因。

材质质地也是对比的重要内容,以古玉为例,将待鉴定的玉器与标准器对比其玉质的细腻程度、颜色的自然状态、透明度以及内部结构等。如果标准器是和田玉材质且为某一朝代典型的用料,其质地温润、结构均匀细腻,而待鉴定玉器玉质干涩、内部结构杂乱且不符合该时代特征,那很可能这件玉器就存在问题。

工艺细节更是对比鉴定中的关键环节,比如对比书画作品中笔触的运用、线条的流畅度、墨色的浓淡变化等绘画技法层面的内容;对于陶瓷则对比烧制工艺留下的痕迹,像胎釉结合处的状态、釉面的光泽与开片情况、底足的修胎工艺等;青铜器则对比铸造痕迹,如范线、垫片痕迹以及纹饰的雕刻精细度等。

通过全面细致地分析待鉴定文物与标准器之间在这些方面的相同与相异之处,凭借标准器所代表的权威性和已知信息,就能做出更为科学、合理的鉴定判断,确定待鉴定文物的真伪以及大致的年代范围。同时,为了保证对比鉴定的准确性,选取的标准器要尽量具有典型性、权威性,并且对比过程要严谨客观,综合多方面因素进行考量,避免单一因素的片面判断。

三、不同类型文物的鉴定技巧


(一)玉石类文物鉴定 1. 传世玉与出土玉区分

在玉石类文物鉴定中,分清传世玉与出土玉是十分关键的第一步,它们因所处环境不同,有着各自鲜明的特点。

传世玉是指那些历经岁月,在人间不断流传、被人们摩挲把玩的玉器。由于长期暴露在空气中,且受人体汗液、油脂等物质的侵蚀与滋养,传世玉的原色往往能够较好地保持,表面会逐渐形成一层柔和自然、温润光亮的蜡样光泽的氧化膜,也就是我们常说的 “包浆”。这种包浆光泽内敛,看起来是深入胎体的,富有层次感,并非浮于表面的光亮,而且根据玉器不同部位的使用情况,包浆的厚度与亮度也会有所差异,比如经常被接触的地方包浆会更厚、更亮一些。

而出土玉则是从墓穴或遗址中被发掘出来的玉器,它们在地下长时间受到周围环境影响,尤其是土壤中金属矿物元素的侵蚀,会产生各种各样的沁色。这些沁色或浮于玉表,或渗入玉肌,在瑕疵皱裂处尤为明显。并且不同的地域,甚至同一地域不同的环境,出土玉的沁色都会有着较大的色差。例如,燥土之斑干结,湿土之斑润泽;干结者色常鲜明,润泽者色终黯淡;有土斑并有瘢痕者,大都为沙土坑,无土斑而有瘢痕者,大都是水坑。常见的沁色有黑沁,俗称 “黑漆古”,是玉器受土中所含铅或铁等金属元素的长期侵蚀逐年产生的;血沁,呈现暗红色,不过在众多考古发掘出土的玉器中,带红色血沁的较为少见;还有土沁,色如甘栗,有的还粘有黄色的土斑,久洗不脱,在出土的汉代和元代玉器上出现得较多;水沁则是一种白色沁,多发掘于江西、浙江、江苏、广东、广西等地出土的古代玉器上。

另外,出土玉有时还会带有地下环境的气味特征,行家们可以通过嗅闻来辅助判断。所以,了解传世玉与出土玉这些源头性的特点,对于准确鉴别玉石类文物的真伪及判断其历史背景有着重要意义。

2. 玉的包浆鉴别

包浆是玉石类文物鉴定中极为重要的一个考量因素,古玉自然形成的包浆与人工伪造包浆存在诸多明显差异。

自然形成的包浆是在漫长岁月中,玉石经过空气氧化、人体摩挲把玩、地下环境影响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而产生的。比如传世古玉,其表面的包浆柔和自然,好似一层油脂覆盖,光泽细腻且不刺眼,用手触摸能感觉到独特的质感,而且在玉器的雕刻纹路等细节处,包浆也会自然地渗透进去,显得浑然一体,有一种岁月沉淀的韵味。即使是出土古玉,在经过盘玩后形成的包浆,也是与玉体融合得恰到好处,从内而外散发着一种古朴、温润的气息。

反观人工伪造包浆,往往是通过一些刻意的手段来制造所谓的 “包浆” 效果。常见的是采用化学药剂涂抹、机械抛光后再配合封蜡、浸油等软抛光技术。这种人工包浆看起来很不自然,要么过于均匀,像是给玉器整体刷了一层光亮的漆,缺乏那种因岁月和使用痕迹而产生的变化感;要么光泽刺眼,呈现出一种 “贼光”,没有自然包浆那种内敛柔和的气质。在放大镜下仔细观察,还能发现人工包浆多是生硬地附着在玉器表面,与玉体的结合并不紧密,在雕刻纹路、孔洞等细节处,很难做到像自然包浆那样自然渗透,破绽比较明显。

所以,仔细辨别玉的包浆情况,从外观的光泽、质感以及与玉体的融合程度等方面入手,就能在很大程度上分辨出玉石类文物的真假,为鉴定工作提供有力依据。

(二)书画类文物鉴定 1. 作者风格与功力考量

书画类文物鉴定时,深入了解书画作者不同时期的风格特点以及功力水平是至关重要的环节。

每位书画大家在其艺术生涯的不同阶段,都会呈现出独特的风格演变。以古代一些著名画家为例,像顾恺之,其绘画笔法细腻,所画人物线条流畅,犹如 “春蚕吐丝,始终如一”,有着独特的古朴韵味;陆探微作画笔迹周密,号称 “密体”,运用的线条锐利挺拔、刚劲有力,还独创了 “一笔划” 法,笔势连绵不断,整幅画一气呵成,感染力极强;而荆浩的画雄伟、深厚、峻拔、坚凝,关同之画雄伟、坚定、峭壁茂密,董源下笔雄伟,有崭绝峥嵘之势,巨然的画趋于庄重朴实而沉静,他们的画风从唐朝以来形成了比较明显的变化,成为 “唐风” 至 “宋格” 的一大桥梁。

再看唐寅,其山水画风格就经历了多个阶段的变化。早期受沈周影响,用笔细腻,构图紧密,呈现出典型的元代文人画风;拜师周臣后,宗南宋画院风格,山石学南宋李唐,用大斧劈皴,坚硬凝重,画面有着宋院画家的风格特点;到了后期,逐渐脱离院画范畴,山峦形状转折多姿,树木、屋舍等布置更为巧妙,转笔较为圆浑灵活,呈现出独特的个人画风。

对于书法作者而言同样如此,不同时代的书写习惯、笔法运用等都有差异。晋代人写字,多是席地而坐,一手拿简册,一手悬肘挥写,字体风格古朴自然;到了清代,受科举制度影响,康熙以后要求试卷行行齐整,字字匀称,划平竖直,又光又圆,形成了馆阁体的书风。而且作者在不同时期的功力也体现在笔触的流畅性、笔画之间的呼应连贯、起笔收笔的韵味等诸多方面。

同时,还要熟悉书画作者常用的印鉴,因为印鉴也是判断书画真伪的重要线索之一。仿品往往在模仿作者风格上可能会形似,但很难完全复刻其神韵,在印鉴的雕刻精细度、印泥颜色、钤印位置等细节处容易露出破绽。所以综合考量作者的风格与功力,能帮助我们识破仿品的伪装,准确鉴定书画类文物的真伪与年代。

2. 纸墨等材料鉴别

书画所用的纸张、墨汁等材料在不同历史阶段有着各自鲜明的特点,通过对这些材料层面的鉴别,可以为判断书画的真伪提供重要依据。

从纸张方面来看,古代不同时期的造纸工艺和选用的原材料有所不同,使得纸张呈现出各异的特性。比如唐代的纸张,质地相对较为厚实,纤维略显粗糙,但韧性较好,有着古朴的质感;宋代纸张制作工艺进一步发展,纸张更加细腻平滑,且有了更多的品类,像宣纸在宋代就已经颇负盛名,其吸水性适中,利于笔墨的渗透和晕染,能很好地展现书画的韵味;明清时期的纸张则在工艺上更为精湛,有的纸张经过特殊加工,呈现出独特的纹理和色泽,如洒金纸等,常用于一些高档书画作品。而作旧的纸张,往往是通过人为染色、磨损等手段来模仿古纸的外观,但仔细观察会发现其作旧痕迹比较生硬,比如颜色分布过于均匀、磨损处不符合自然使用规律等。

墨汁方面,古墨多是采用传统工艺制作,原料讲究,经过多道工序而成,有着独特的气味和色泽。古代书画大家们使用的墨,在墨色的层次感、韵味上都很丰富,比如用油烟墨绘画,墨色黑亮且有光泽,能呈现出细腻的浓淡变化。而现代仿墨很难完全复刻古墨的这些特点,有的仿墨气味刺鼻,墨色浮于表面,缺乏那种古朴醇厚的韵味,在与纸张结合后,晕染效果也不够自然。

另外,不同历史时期书画装裱所用的材料和工艺也有差别,比如绫绢的质地、花纹以及装裱的方式等,都可以成为我们鉴别书画真伪的参考点。所以,对纸墨等材料特性的熟悉掌握,有助于从细微之处发现书画类文物的真假端倪。

(三)陶瓷类文物鉴定 1. 时代风格特征把握

陶瓷类文物承载着各个时代独特的印记,不同时代、地区以及窑口的陶瓷制品在原料、火候、造型、纹饰、手法等诸多方面都呈现出各异的风格特点,这是我们鉴别陶瓷文物年代与真假的重要依据。

就时代而言,夏商周时期的陶瓷已经有了多样的发展,商朝殷墟遗址中挖出的陶片、陶罐就有灰陶、黑陶、红陶、彩陶、白陶以及带釉的硬陶等多种款式,纹饰、符号、文字与殷商时代的甲骨文和青铜器有着密切关系,带釉的硬陶在当时已出现,釉色青绿而带褐黄,胎质比较硬,呈灰白色,陶器的应用范围也较为广泛,涵盖日用品类、建筑类、殉葬类、祭祀礼器类等。

到了唐代,瓷器制作可谓达到了成熟的境界,真正进入瓷器时代。唐三彩作为陪葬的陶器闻名中外,色彩亮丽有黄、绿、青三色铅釉,造型丰富多样,有人物、动物、碗盘、水器等各类形象,生动地展现出唐代的社会风貌和审美情趣。而唐代的瓷器以丰满大气为美,像邢窑白瓷,胎质洁白,釉面光洁、色泽均匀,造型上也有着大唐的雄浑气魄。

宋代是我国陶瓷的鼎盛时期,“宋瓷” 闻名世界,定窑、汝窑、官窑、哥窑、钧窑五大名窑各具特色,形制优美,高雅凝重。汝窑瓷器以天青色为主,釉质温润如玉,造型简约典雅,有着极高的艺术价值;定窑瓷器发明了覆烧工艺,虽提高了产量,但导致瓷器口沿处多有芒口,而后采用镶金、镶银等工艺来处理芒口,成为其独特的工艺标识;哥窑瓷器以独特的开片纹理闻名,有 “金丝铁线” 之称,纹理自然而富有韵味。

元代则是青花和釉里红兴起的时期,彩瓷大量流行,白瓷成为瓷器的主流,釉色白中泛青。元青花在瓷器史上有着重要地位,其钴料运用独特,苏麻离青料发色浓郁且带有晕散效果、铁锈斑等特征,器型也更为多样化。

明清时期的瓷器造型更为繁复绚丽,像明成化斗彩鸡缸杯小巧精致,色彩搭配巧妙,绘画细腻生动;清乾隆时期的各种粉彩大瓶造型繁复、工艺精湛,集多种装饰手法于一身,尽显华丽之美。

从地区和窑口来看,不同地方的陶瓷也有着各自的风格传统。比如景德镇窑,凭借优质的高岭土,烧制出的瓷器胎质洁白细腻、坚实致密,自元代开始逐渐成为全国瓷器制造中心,其烧制的各类瓷器在国内外都备受推崇;耀州窑的瓷器以刻花、印花等装饰手法见长,纹饰精美,线条流畅,有着浓厚的地方特色。

所以,通过仔细观察陶瓷文物的这些时代、地区、窑口风格特征,就能对其年代和真伪做出较为准确的判断。

2. 特殊鉴别细节留意

在陶瓷类文物鉴别过程中,除了把握时代风格特征外,还需要特别留意一些特殊的鉴别细节,这些细节往往容易被忽视,但却对判断真伪起着关键作用。

首先是 “拼接” 造假手法,有些不法分子会将不同的陶瓷残片拼接在一起,伪造成一件完整的器物,然后通过做旧等手段企图蒙混过关。对于这种情况,我们可以仔细观察器物的接口处,拼接的部位往往在颜色、质地、纹理等方面会存在细微的差异,拼接痕迹可能不够自然,不像真品那样浑然一体。而且通过用手触摸,也能感觉到拼接处的不平整或者异样感。

还有利用真品残损后造假的情况,比如将真品的一部分与仿品的部分组合,或者在真品的残损处进行不合理的修复、改造来冒充完整的珍贵文物。这时就需要仔细查看修复痕迹,真品的修复在古代多是采用当时的工艺和材料,与原器物的融合度较高,而现代造假的修复往往比较粗糙,使用的材料和工艺不符合古代特点,比如使用现代的胶水、颜料等,通过仔细观察和了解古代修复的相关知识就能发现破绽。

再者,真品与仿品在土锈方面也有明显区别。真品出土后带有的土锈是经过长时间在地下环境中自然形成的,与器物本身结合紧密,颜色自然,有层次感,而且土锈的分布符合器物在地下的埋藏状态;而仿品的土锈大多是人工涂抹、喷洒化学药剂等方式制造的,看起来比较生硬,容易脱落,颜色也可能过于鲜艳或者均匀,缺乏自然的变化。

另外,敲击陶瓷听其声响也是一种辅助鉴别方法。一般来说,真品由于烧制工艺成熟,胎质结构合理,敲击时会发出清脆悦耳的声音,且余音袅袅;而仿品可能因为原料配比不当、烧制火候不够等原因,敲击声音往往比较浑浊、沉闷,没有真品那种清亮的质感。

所以,关注这些特殊鉴别细节,能够让我们在陶瓷类文物鉴定时更加谨慎细致,避免被一些造假手段所误导,从而更准确地判断文物的真伪情况。

(四)青铜类文物鉴定 1. 花纹款识分析

青铜器在不同朝代的花纹和款识上有着显著的特点,这些特点犹如青铜器的 “身份证”,能帮助我们初步判断其年代范围,对于鉴定工作有着重要意义。

在夏代,青铜器花纹相对简单,多以简单的几何图案或者线条为主,体现出早期青铜器纹饰的古朴与简洁。

商代的青铜器花纹则华丽繁缛,且多遍体生花,以兽面纹(饕餮纹)最为典型,大多以鼻梁为中线,眼睛夸张,虽然也会有兽爪、身躯的表现,但大多突出面部正面的造型,给人以强烈的震慑之感。除此之外,还有夔纹、龙纹、蟠螭纹等多种纹饰,夔纹表现为一角、一足、口张开、尾上卷的近似龙的动物形象;龙纹取传说中龙的形象,有屈曲形态、几条龙相互盘绕、头在中间分出双身以及躯体作卷曲状等多种形式;蟠螭纹形状象夔,张口,卷尾。几何纹样中的云雷纹也大量运用,常作为地纹来烘托主题纹饰,还有不规则的排列成行的四瓣纹及圆涡纹等也较为常见。到了商代晚期,器物的纹饰趋于更加繁缛,形成地纹和主纹相重叠的多层花纹,主纹普遍采用浮雕形式,以动物和神怪为主题,地纹普遍采用雷纹,而且花纹往往布满全器。

西周时期的青铜器纹饰大致与商代同,但后期趋向素朴,早期沿袭商代的波磔体字体风格,纹饰上兽面纹依然存在,但随着时间推移,凤鸟纹饰越来越多,被学者称为 “凤纹时代”,凤鸟大多羽翼丰满,形态优雅,多为昂首或者回首的姿态,有着吉祥等寓意,体现出当时文化和审美观念的变化。

春秋战国的青铜器花纹则清新活泼,富于生活气息,相较于商周时期,更加贴近现实生活中的事物和场景,比如出现了很多反映当时社会生活、战争、宴饮等题材的纹饰,风格上也更为灵动、细腻,线条更加流畅自然,摆脱了商周时期那种神秘庄重的氛围。

秦汉时期的青铜器重实用,花纹相对较少且不及前代精细,更注重器物本身的功能性,不过在一些特定的青铜器上,如铜镜、瓦当等,仍有着精美的纹饰,像铜镜上有各种寓意吉祥、反映当时思想文化的图案,瓦当上则有云头纹、几何形纹、饕餮纹、文字纹、动物纹等等,展现出独特的艺术价值。

从款识方面来看,不同朝代的字体也各有特点。商代字体规整,笔势遒劲大方,优美洒脱,后期多典雅秀丽的波磔体;周朝早期沿袭波磔体,春秋时书体有肥体和瘦体,还有形似蝌蚪的 “笠斗文”,以及图案化的 “鸟虫书”;战国金文字体大多不考究,但也有字体竖笔引长下垂,末端尖锐的 “悬篆” 雏形;秦朝统一了文字,通用小篆。

所以,通过仔细观察青铜器上的花纹和款识特点,分析其风格、内容以及字体样式等,就能为判断青铜器的年代和真伪提供有力线索。

2. 重量声响辅助

在青铜类文物鉴定中,用手掂量青铜器的重量以及敲击听其声响等方法,虽然看似简单直观,但却是很实用的辅助判断真伪的经验性手段。

用手掂量青铜器时,真品由于其材质、工艺等因素,重量会在一个相对合理的范围之内。当然,这需要鉴定者有一定的经验积累,通过长期接触不同年代、类型的真品青铜器,对它们大致的重量手感形成一种认知。如果一件青铜器过轻,可能存在材质不对或者内部被掏空等问题;而过重的话,则要考虑是否添加了不必要的杂质或者是现代仿品采用了不符合古代工艺的厚重材料来制作,企图以重量来误导鉴定者。

敲击青铜器听其声响也是一个重要鉴别方法。一般来说,真品青铜器经过古代成熟的铸造工艺制作,内部结构相对致密均匀,敲击时发出的声音微细而轻脆,余音悠长,有一种古朴的质感。而仿品往往因为工艺不过关,比如铸造时内部存在气孔、质地不均匀等问题,敲击后发出的声音会比较浑浊,发出 “嗡” 音,缺乏真品那种清亮悦耳的音色特点。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这些重量和声响的判断方法不能孤立使用,要结合青铜器的其他特征,如花纹款识、造型、锈色等多方面因素综合考量,才能更准确地辅助判断青铜器的真伪情况,避免因单一因素的误判而得出不准确的结论。

四、文物鉴定的注意事项


(一)鉴定结果的性质与用途

在进行文物鉴定时,我们需要明确鉴定结果所具有的性质以及其适用的范围。文物鉴定咨询主要聚焦于鉴别送鉴实物究竟是真还是假,以及判定其所属的年代。不过要注意的是,鉴定意见仅仅是口头告知申请人,仅供参考而已,并不会出具相应的文书。

这也就意味着,文物鉴定的结果是不具备法律效力的,不能当作证据在各类法律事务中使用。比如说在涉及所有权认定方面,比如确定某件文物归属于谁,鉴定结果不能成为判定所有权的依据;在拍卖环节,不能仅凭鉴定结果就确定文物能否参与拍卖以及它的起拍价等;在质押过程中,金融机构不会单纯依据文物鉴定结果就决定是否接受这件文物作为质押物;还有像出售、赠予、继承等涉及文物转移的情况,鉴定结果同样不能作为这些用途的支撑材料。

很多藏友可能会误解,觉得只要文物经过了鉴定,得出的结论就能在各种场合 “一锤定音”,但实际并非如此,我们必须清晰地认识到鉴定结果的参考性质,避免在后续使用中产生不必要的麻烦和误会。

(二)鉴定过程的规范要求

在部分文物鉴定活动开展期间,有着严格的规范要求,其中就包括对申请人行为的限制。未经许可的情况下,申请人是禁止拍照、录像、录音的。这一规定是为了确保鉴定过程能够有序、合规地进行下去。

因为文物鉴定往往需要专业的环境以及专家专注地去观察、分析,如果随意允许拍照、录像、录音,一方面可能会干扰专家的思路和判断,另一方面也可能会出现鉴定细节被不当传播、利用等情况。一旦发现申请人有违反这一规定的行为,工作人员会要求立即删除相关的影像、音频资料,如果申请人不配合,那么后续的鉴定工作将不再继续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