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我国院士朱教君的一个建议,直接砸了上千人的饭碗。在当时,1吨的落叶就能卖超过270美金,却因为他,国家颁布了禁止出口落叶的政策。但了解了相关的数据资料后,大家顿悟了!
早前,朱教君注意到一个现象,就是森林里有许多老百姓拿着大袋子在搜集落叶。秋天树林落叶众多,在地上铺了厚厚一层,并没有值得收集的地方。即便是想用枯树叶点火,村子里落下的树叶也足够了,为什么他们想要搜集这些呢?



朱教君心知肚明。他在刚回国的时候,就有人找上他,问他刚从日本回来,有没有那边的路子。
那时,朱教君心中很是疑惑,什么路子让人找到他这里来,还如此迫切。对方告诉他,日本那边一直在我国买树叶,虽然他们觉得对方实在冤大头,但这不是能卖钱嘛,管他究竟干什么呢。就是已知的收购渠道被中间商给垄断了,他希望找一个直接出口商,避免中间有人赚差价。
朱教君自己就是搞生态研究的,他敏锐地发觉不对。当时,他拒绝了那个人,并表示:“落叶留在土地里是有用的,不能继续再卖给日本了。”



但这样的无本生意做多了,大家一心想着赚钱,自然不会听朱教君的话。对方虽然碍于朱教君专家的身份没有多说什么,但冷淡的态度已经说明了一切。
对方走后,朱教君左思右想,最终决定,还是实地考察一下,看看这样的情况究竟持续了多久。
现实是,老百姓真的是赚钱的好手,在无法靠砍树赚钱后,大家对外国收购树叶的行为爆发出极大的热情,那么厚的树叶层,被老百姓直接给搜刮干净了。如果不是已经混在土里腐烂树叶不好弄,朱教君觉得他们可能会直接刮地三尺。



他在日本留学,知道日本并不缺乏树木落叶,如此大规模收购中国的落叶,必然是有利可图、居心不良。但当时国内相关科学研究并不全面,也有所忽视。在众人看来,砍树破坏环境是肯定的,落叶那么多,一到秋天还要把路上的叶子扫干净。没了落叶似乎并没有什么影响。
朱教君认为,他必须找到日本这么做的原因,以防我国的百姓中计。要知道,中日之间的历史仇恨并不会被时间消弭,哪怕此后中日再友好,对日本给中国百姓“送钱”的事,也应该抱有警惕之心。



2002年之后,朱教君一直留在东北地区的生态研究所进行研究,并在辽宁森林地区担任科学观测站的站长。他在发现出口落叶这件事后,查阅了各种资料,收集相关数据,对此展开漫长又紧迫的科学研究,最终得出了一个结论。
落叶在生态系统中并非没有任何作用,而是对生态具有极其重要的影响。



在生态物质循环中,落叶在土地上会分解,成为土地的养分,维持土壤的肥沃。同样,落叶和植物的根部一样,能够保护土地,避免水土流失。如果在这个生态系统中没有了落叶,整个森林的环境会缓慢发生改变,进而影响到气候,让生态系统变得脆弱,而这个影响将难以挽回。
在朱教君的数据中,如果百姓取走一吨树叶,就会有4亩森林遭到破坏。而如果恢复,则需要数十年。
面对这样的结果,朱教君久久不能回神。百姓什么都不懂,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我国近乎全部的森林凋落物都出口给了日本,这对我国的生态显然是一个重大的打击。在森林的另一端,就是沙漠,作为中国的屏障,森林绝对不能遭受如此破坏。



朱教君将自己的数据、资料和结论整理编写,并向国家强烈建议将凋落物也纳入禁止出口的条例中。
2008年底,我国根据朱教君的意见,在有关部门的牵头下,形成相关法令,并颁布了禁止出口森林凋落物的条例。之后,不论是落叶,还是树皮、草根等,都不被允许出口。
但是因为宣传不够,而且落叶买卖早在朱教君提交咨询建议后就被国家叫停,大家竟都不知道这一条令的存在。直至2012年,我国海关截获了190吨的枯树叶子,这一禁止条例才被大众所知。



破坏往往是容易的,但修复却要花费更多的时间。这个条令无疑是从长远计,为中国子孙后代的长久利益着想。
近年来,我国对生态环境保护更加重视,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号召下,我国的自然环境也愈发向好。从当年朱教君院士的发现中,我们对保护环境也有了更清晰的认识。生态系统的保护和修复不止是种树一途,尊重森林的自然循环,减少人类的干预和破坏,这样才能让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让我们的家园也更加美丽。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