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萨沙

本文章为萨沙原创,谢绝任何媒体转载

在珍宝岛唯一能够对抗苏军装甲洪流的火炮:56式85毫米加农炮

今天的主角是,解放军56式85毫米加农炮。85加是仿造苏联D-44型的山寨火炮,在长达30多年内都是解放军重要火炮,参加了包括金门炮战、中苏珍宝岛战斗、中越战争等等重大战争,表现非常出色。听萨沙说一说吧。



54式76毫米野炮,是新中国成功仿造的第一款苏制野战火炮。

该炮就是苏联二战中赫赫有名的Zis-3型野炮,苏军共制造了4万8000多门。

苏德战争中的每个苏联步兵师,都装备大量这种76毫米野炮。

Zis-3型算是一超多能,既可以传统曲射炮击,射程高达13公里,也可以直瞄炮击反坦克。

使用穿甲弹时,Zis-3型可以在500米内击穿61毫米倾斜装甲,在1000米击穿55毫米装甲。

在二战初期和中期,大部分德国坦克的正面装甲不到这个厚度。

那么,Zis-3型既然具有一定的反坦克能力,更别说可以直瞄摧毁敌人工事了。

朝鲜战争中,志愿军大量装备Zis-3型,很快发现了它另一个优点,就是轻便。

Zis-3型战斗重量仅有1.2吨,行军重量不过1.8吨,火炮长度仅有6米。

该炮可以用卡车、吉普车甚至马车进行拖曳,也可以直接放在卡车的车厢里面运载。只要军用卡车能到的地方,就可以部署Zis-3型。在复杂地形,Zis-3型可以由多匹战马进行拖曳,不需要使用车辆。

对于国内地形极端复杂,交通基础设施非常差的中国来说,Zis-3型是非常实用的武器。



于是,在1954年中国山寨了Zis-3型,这就是54式76毫米野炮。

54式是解放军制式装备,直到90年代才基本退出现役。

在1962年中印边界战争中,在地形险要、公路极差的西线战场,4门54式从新疆喀什运到喀喇昆仑山边的班公湖等地。

在随后的战斗中,该炮发挥了巨大的作用,炮击摧毁了大量印军阵地,帮助解放军步兵获得了西线战斗的辉煌胜利。

有趣的是,54式或者说Zis-3型在40年代就被苏军淘汰了。

为啥?

二战的后期,苏军逐步意识到54式76毫米野炮已经过时。

54式最大的问题,就是火炮威力不足。

76毫米炮弹为7公斤多,作为步兵师一级支援炮火,显然不能满足实战需要。

苏军在步兵师一级装备的122毫米榴弹炮,炮弹重达27公斤。换句话说,76毫米炮弹重量仅仅为122毫米炮弹的零头,威力的差距可想而知。

苏军认为,76毫米野炮只能摧毁德军的简易土木野战工事,对于永久性和半永久性工事的效果不佳。

苏德战争的后期,战火逐步烧到德国本土。

面对德国人精心修建大量钢筋混凝土工事,甚至砖石结构的坚固民房,76毫米野炮开始力不从心。

所以,苏军逐步将步兵师支援炮兵升级到122毫米榴弹炮,甚至152毫米榴弹炮。



步兵师炮火支援不再使用76毫米野炮,那么能否将它下放到步兵团?

苏军步兵团的支援火炮只有两种,第一是120毫米重型迫击炮,第二是反坦克平射炮。

也就是说,76毫米野炮只能作为反坦克使用。然而,76毫米野炮的反坦克能力是有限的。

对于二战初期和中期,1000米射穿55毫米倾斜装甲(可以射穿67毫米垂直装甲)的反坦克炮是很厉害了。

二战后期,德国坦克已经多次升级。以德军生产近万辆的四号坦克为例,1942年的G型正面装甲升级到80毫米。

使用76毫米野炮想要击穿4号坦克的正面装甲,必须在100米左右距离开炮,显然是不可能的。

况且4号坦克只是中型坦克,而德国黑豹和虎式重型坦克的防御力更强。

显然,76毫米野炮用于反坦克也不行了,被淘汰只是时间问题。



因此,苏联很快研发76毫米野炮的升级版,这就是D-44型85毫米加农炮。

D-44型研发目的,就是取代Zis-3型76毫米野炮。

对于苏军来说,D-44型的研发不困难。

早在苏德战争爆发后不久,就开始升级主战坦克T34/76的主炮。

在对付德军坦克时,该炮越来越出现疲软的情况。

升级方法很简单,直接将76毫米坦克炮,更换为85毫米火炮。85毫米火炮是苏军M-1939型高射炮,在惨烈的实战中被迫经常平射反坦克。

事实证明,该炮的威力巨大,可以在200米距离射穿堪称无敌的虎式和黑豹重型坦克的正面装甲。

当然,D-44型不只是一种反坦克炮,也要作为曲射榴弹炮使用,是一种威力更强、射程更远,还可以有效保持炮击精度以及可靠性的综合性火炮。

对于能力超群的苏联火炮设计大师来说,这算不了什么。

到了1944年,D-44型大体研发成功。

相比Zis-3型,D-44型各方面都有很大进步。



首先,D-44型可以在500米距离射穿110毫米垂直装甲板和90毫米倾斜装甲板,可以射穿当时所有坦克的正面装甲,包括防御力极强的虎式重型坦克(正面垂直装甲为100毫米)。

其次,D-44型的射程增加到15公里,比Zis-3型高出了2公里。不要小瞧这2公里,在炮战中就可以有效进行压制。

再次,D-44型使用的85毫米炮弹重量为9.5公斤,比75毫米炮弹高了2公斤,威力增强明显,可以摧毁敌人较为坚固的野战工事。

还有,D-44型的射速很高,最高射速为每分钟20发,也就是3秒一发。这种快速炮击能力,对于反坦克和炮火压制都非常重要。

另外,D-44型设计之初就考虑到运输问题。在普通公路上,卡车拖曳速度为每小时55公里,条件很差的土路上为每小时25公里。即便苏联常见的泥沼公路,D-44型也可以用每小时11公里速度进行拖曳。总之,只要卡车能够走的公路,路的宽度又可以通过8米长火炮,D-44型就畅通无阻。



自然,D-44型不是没有缺点。

相比战斗重量只有1.2吨的Zis-3型,D-44型重量提升到1.7吨,重了很多。在战场上,苏军士兵往往可以推着Zis-3型在前线进行短距离快速移动,然而推着D-44型就要困难的多,毕竟重了500公斤。

其次,D-44型长度为8.3米,比Zis-3型的6.1米高出2米多。

这导致D-44型的部署不太方便,尤其无法像Zis-3直接放在轻型卡车的车厢内进行车载。

在1962年中印战争里,明明D-44型性能更好,只是不能用卡车车厢运输,沿途条件恶劣的公路又无法拖曳8米长的火炮,被迫只能使用Zis-3型。



除了这两点,D-44型在40年代来说就没什么问题,堪称相当优秀的火炮。

只是,D-44型生不逢时,在1945年小批量生产还没有来得及装备部队,德军就投降,二战结束了。

于是,D-44型从1946年才开始大量生产,逐步取代了苏军76毫米野炮。



D-44型前后制造了上万门,除了装备苏军以外,还普遍装备华约国家军队,也是他们的制式武器。

冷战开始以后,世界军事技术发展的很快。苏军非常强调火炮的作用,在60年代将122毫米D30榴弹炮直接下降到苏军摩步团属榴弹炮营。

面对122毫米榴弹炮,口径只有85毫米的D-44型显然根本不是对手。

这还没完。同一时期,苏军又装备了T-12型100毫米反坦克炮。这种火炮发射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可以在500米距离射穿230毫米装甲板,也轻松秒杀了D-44型。

至此,D-44型只能在60年代黯然退役,前后在苏军服役了10多年。

东边不亮西边亮,D-44型却在中国服役了长达30多年。



我们再转过来说中国。

在1956年,仿造54式76毫米野炮的247厂,同样仿造了D-44型,取名为56式85毫米加农炮,简称为85加。

80年代之前,解放军每个步兵师都配属一个56式加农炮营。

相比苏军来说,解放军反坦克武器匮乏的多,对于56式非常依赖。

到1972年56式停产时,该炮制造了1万1000多门,比苏联老大哥造的还要多了1000门。

56式是解放军主力火炮,参加了一系列战争,包括金门炮战、中苏珍宝岛战斗、中越战争等等。

篇幅所限,我们只能简单的说一说。



仿造56式成功后,军工厂的产量也不大。在1958年制定明年(1959年)的56式生产计划,仅为全年制造500门。

然而,就在1958年,56式刚刚诞生没多久,金门炮战就爆发了。

金门炮战中,台海两边都拼口径,拼射程,连203毫米榴弹炮都上阵了。区区85毫米口径的56式,似乎是配角的配角。

然而,15公里的射程、快速炮击能力以及不错的精度,让56式起到了不小的作用。

当然,要用56式同台军重炮直接对轰,那是非常愚蠢甚至是自杀做法。

但台军也好,解放军也罢,大口径重炮的射速较慢。以解放军的54式122毫米榴弹炮为例,最快射速不过每分钟5到6发,54式152毫米榴弹炮则为4发,台军也差不多。

解放军总结了经验,使用射速更高的56式,进行快速炮击、打完就跑战术。炮兵首先选好目标,将56式快速部署,在短时间内发射大量炮弹,随后立即转移阵地。



56式射程有限,主要部署在距离金门只有5000米的大嶝岛。

炮战之前,多个营的56式就精心选择好台军指挥所、码头、机场等固定目标。

1958年8月23日炮战开始以后,56式和重炮部队一同全面炮击,短时间内重创了金门台军炮兵。

台军是打了几十年仗的军队,可不是吃素的,他们迅速还击。

大嶝岛距离最近,成为台军炮击主要目标。

在台军全力炮击下,大嶝岛一片狼藉,岛上1400多个建筑物几乎全部被摧毁。

然而,56式比较轻便,炮兵直接可以推着跑,通过不断转移阵地大大减少损失,战场生存力较高。而56式瞅准机会就会一轮快速炮击,精准的轰击台军目标,随后再次转移阵地。

这种打法让台军头疼不已,难以应对。



由于56式的操作很简单,即便女性民兵经过简单训练也可以胜任炮击,就出现了这个场面:炮战中,大嶝岛居民,时年仅16岁的许丽柑不畏炮火,与洪秀德等几位女民兵奔走在各个炮兵阵地上。

她们白天帮战士们洗衣服,晚上帮助解放军扛炮弹,为炮战前线提供了有力的支援。慢慢地,许丽柑、洪秀德等几位姑娘开始渴望拥有自己的大炮,成为一名真正的炮兵。

很快,泼辣无畏的许丽柑带着这些姑娘找到了公社党委和部队首长,要求正式参加战斗,成为一名真正的炮兵。

公社党委的领导和部队首长发现几位姑娘对大炮十分着迷后,经过认真研究后便向上级进行汇报并获得了批准。

很快,大嶝民兵营女子炮兵班正式成立。上过几年学、有些文化的许丽柑被选为班长,主要负责观察风向、校正角度和指挥发射。



令人不可思议的是,由于前线战事紧张,女炮班在训练四天半之后就要投入到实战之中。

在教练员的耐心教导下,凭借着不怕苦不怕死的精神,姑娘们在四天半的时间里就全部掌握了这门85毫米加农炮的射击技术。

虽然早在10月25日,毛泽东就针对台海局势的变化,以国防部长彭德怀的名义起草了《再告台湾同胞书》,宣布对金门的四种军事目标实行隔日炮击的做法。

但到了12月初,由于美国的介入,前线依旧笼罩在紧张的气氛当中。女炮班即将迎来第一次实战。



12月9日,许丽柑虽然生了病,但她仍然带着姑娘们跨进了火炮阵地。紧张的心理使大家本已熟练掌握的动作都有些走形。

经过一番紧急调整,许丽柑终于指挥姑娘们打出了第一炮,直到打出七八发炮弹后,女炮班的姑娘们的操作才逐渐流畅了起来,发炮速度也明显加快。直到许丽柑耳机里传来结束战斗的命令,女炮班才完成了第一次战斗。

根据观察所报告,女炮班发射的炮弹至少有两发直接命中了敌人的一个弹药仓库,引发熊熊大火。



话说回来,这种炮战毕竟是非常危险的,台军炮火还击速度也很快。就算56式可以快速转移,炮兵仍然有一定危险:1960年6月17日,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来到台湾,毛泽东和中央军委决定,用炮弹回应美方的公然挑衅。炮战开始不久,许丽柑的后脑被金门打过来的炮弹的弹片击中,顿时鲜血直流。然而,身为班长的她全然顾不上自己的伤口,一直带伤坚持到战斗结束。此次炮战后,女炮班荣立集体三等功,许丽柑荣立个人二等功。

许丽柑他们还算是运气好的,台军炮弹打的不太准确,只是受伤而已。

一旦56式不能快速转移,炮兵就危险了:1958年9月中旬,台军处心积虑报复,想要清除威胁港口和机场的我军85炮阵地。他们集中了几十门火炮,上千发炮弹,对我军前沿炮兵阵地进行了连续半个小时的突然袭击。

虽然我军预先已经构筑了比较坚固的工事,但在敌方155毫米重炮的轰击下,很多工事的钢板顶盖都被炸弯,85加部队受到了部分损失。

据一位参战排长回忆,曾经有一发敌人的炮弹,从阵地射击口钻入爆炸,班长和副班长当场牺牲。还有一发炮弹击中了弹药室,造成炮位上近百枚炮弹爆燃。

由于敌人对85加的抵近射击非常头疼,因此对85加阵地的报复也更加凶猛,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前沿加农炮阵地平均每平米落弹36发。

金门炮战体现了56式作为榴弹炮的价值,随后的珍宝岛战斗就要展现它的反坦克能力。



1969年珍宝岛战斗爆发之前,解放军就知道苏军装甲洪流非常厉害,连强悍的北约集团都对它惊恐不已。

一旦战斗打响,苏军必然大量使用坦克装甲车进行冲击。

前线解放军装备了40火箭筒、75无坐力炮甚至反坦克地雷和手雷等轻型反坦克武器,恐怕对付不了苏联的T62中型坦克。

3月2日,珍宝岛战斗打响,双方步兵互有伤亡。苏联伤亡较大,死了30多人。

根据苏军以往的德性,吃亏以后必然会进行报复。战斗刚刚结束,苏军就调动1个坦克营和2个炮兵营赶赴珍宝岛一线增援。

为此,解放军沈阳军区炮兵派出85加农炮(56式)四一三团二营、122加农炮二十团二营和37高炮六二0团二营,于3月7日和12日从驻地出发,经四昼夜铁路输送和360公里的摩托化行军,于11日和15日分别到达珍宝岛作战地区。

解放军高层认为,苏军一定会使用坦克装甲车冲击珍宝岛上的解放军步兵。



所以,56式就至关重要,必须作为前线反坦克的最重型武器,全力顶住苏军坦克冲击。一旦56式顶不住,珍宝岛战斗就很有可能失败。

为此,56式炮兵营开赴距离前线仅仅7公里的地域,部署了隐蔽阵地。

3月15日上午8点,苏军果然出动20多辆坦克装甲车,掩护100多名士兵,在炮火掩护下猛烈冲击珍宝岛。

岛上的解放军步兵沉着应战,利用岛上地形复杂的优势,使用无坐力炮、40火箭筒甚至反坦克手雷击溃了苏军的两次冲击。

苏军受挫后不死心,又在下午进行第三次大规模冲击。解放军紧急调动2门56式上岛,准备直瞄炮击反坦克。

2门火炮刚刚部署完毕,苏军就有20多辆坦克装甲车(其中4辆T62坦克)以及数十名步兵,向岛上猛扑而来。

敌人坦克装甲车数量太多,依靠2门炮近距离直瞄炮击怕是顶不住(一般在900米内才能直瞄),只能在1800米进行远距离炮击。

这样炮击的精度会有很大下降,然而解放军炮兵技术还是精湛的,第三发炮弹就击中苏军当先的装甲车。



56式是用来对付坦克的火炮,装甲车区区二三十毫米装甲肯定挡不住,这辆装甲车立即起火燃烧。

然而,苏军可不是浪得虚名的鱼腩部队。他们发现解放军埋伏着反坦克火炮,部队立即散开,一部利用岛上地形进行迂回作战。

先后有三辆装甲车利用树林进行迂回,试图绕到近距离突袭。然而,56式反坦克能力很强,炮击又非常精确,装甲车压根不是对手。先是两辆从树林中窜出的装甲车被几炮摧毁,接着又有一辆迂回的装甲车被击毁。

虽然损失了4辆装甲车,苏军却锁定了解放军56式的位置。

苏军随即开始猛烈炮击,连续几十发炮弹在阵地附近爆炸,弹片打的56式护盾乱响。

就在此时,一辆苏军T62坦克借助炮击的掩护,突然沿着沟里冲到阵地前。

2门56式立即对准T62开炮,然而让人大跌眼镜的事情出现了。



虽然T62连续中弹,然而85毫米炮弹不是被弹开,就是无法穿透,无法将这辆苏联坦克击毁。

万幸的是,其中一枚85毫米炮弹击中了T62的火炮,导致它失去了攻击力,只能仓皇向后逃窜。

见坦克逃走了,苏军装甲车只能跟着一起逃窜,又被56式补刀击伤了2辆。

此次2门56式的反坦克炮战共有3小时,消耗了90发炮弹,击毁击伤坦克装甲车6辆。



整个珍宝岛战役,真正被彻底击毁的那辆T62坦克,是被解放军75无坐力炮击中受伤后,慌不择路逃走时压中了反坦克地雷。坦克履带被炸断,无法行动,苏联坦克兵们被迫将其放弃。

在岛上2门56式浴血苦战时,二线的其余16门56式则进行曲射炮击,用火力覆盖苏军进攻路线,在3月15、17日二次战斗共消耗弹药3196发(17日苏军试图拖走被击毁的T62双方再次炮战1个小时)。



这两次战斗规模不大,却极为激烈。56式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战斗中我军85加农炮兵营急袭射击的火力之强、火炮发射速度之快、射击目标的火力密度之大,都是我军历来反坦克作战绝无仅有的。每次火力急袭,各门火炮为了不失战机,痛歼入侵之敌,不顾火炮持续作战每分钟最高发射速度六发的技术要求,以体能极限来最大限度的发扬火力。有的装填手连续装填几十发炮弹,累得站不住了,就跪在地上继续装填。由于火炮急袭时间较长,火炮发射速度快,许多火炮身管都被打红了,战斗结束后检查火炮时发现,所有火炮身管军绿色保护漆都变成了铜褐色,这种情况是我军炮兵过去历次作战都未曾有过的。

我军85加农炮兵营对敌坦克、装甲车群进行集中射击,由于火力密度大,取得了明确的火力突击作战效果。战后,我军上岛清理战场的分队,发现被击毁的敌装甲车,有的遭我军间瞄炮火命中,顶部装甲被开了“天窗”引起燃烧;或者遭我军直瞄射击,两侧装甲被贯穿,穿了“糖葫芦”。敌坦克、装甲车中弹起火燃烧,有的乘员来不及逃跑,身体即被烧焦,其状况惨不忍睹。此次作战的战果,对苏军精神上的震撼和打击是强烈的,引起了巨大反响,出现了厌战反战情绪。而我军122加农炮兵营,两次作战一直作为炮兵预备队,尚未能发扬火力参加炮击。作战结果表明,现代局部战争,炮兵火力的突击作用是至关重要和毋庸置疑的。



1969年珍宝岛战斗的56式表现不错,却表现出老态。

同时代的苏军基本淘汰56式的原尊D-44型,不作为现役火炮使用。

此战中,56式多次击中T62坦克,却根本无法击穿。

客观来说,T62坦克装甲厚度还是有限的,车体正面不过100毫米左右的倾斜装甲,而最容易中弹的炮塔正面最厚处则有214毫米,侧面最后为161毫米。炮塔为铸造的弧形,使得装甲倾斜角度很大,炮弹射中很有可能出现跳弹。

关键在于,T62可不是什么高端坦克,苏军制造了近2万辆。试问,如果作为解放军部队反坦克骨干武器的56式都打不动一辆T62,面对成千上万辆又会如何?

由此,56式开始走下坡路了。



到了中越战争时期,56式仍然大规模参战,只是作为复杂地形的轻便榴弹炮使用。

在战争初期,解放军甲种步兵师下辖3个步兵团和1个炮兵团。炮兵团下辖1个加农炮营(18门56式85毫米加农炮)、2个榴弹炮营(每营12门54式122毫米榴弹炮)、1个火箭炮营(18门63式107毫米火箭炮)。



到了战争中后期炮兵火力升级,如老山战役中,56式85毫米火炮已经下放到步兵团一级。

中越战争的地形很特殊,相对轻便的56式仍然发挥很大的作用,尤其在攻坚中发挥巨大作用。

1984年老山战役期间,56式就是主力攻坚火炮之一。56式是唯一可以在前线快速机动的直瞄火炮,老山战役打响前被委以重任。



当时越军在这里修建了很多坚固工事,大部分碉堡都在地下,地上部位不到一米,以降低被炮弹击中的概率。碉堡基本都是半永久性的,大多分为四层。碉堡最下面一层是土木框架然后盖上一层钢板,中间一侧曾是三排碗口粗的木材加上一层钢板,上层是二三米厚的泥土覆盖中间还有钢板和原木,最上层则是多层的沙袋。

经过测试,解放军122毫米榴弹炮采用曲射,也难以将其摧毁,必须使用152毫米榴弹炮,还要尽量直接命中。这谈何容易,就算选择精确制导炮弹也有数米的误差,很难将其摧毁。

解放军应对的方法是,使用56式在近距离直瞄炮击。

战役开始前,第40师炮兵团将56式火炮拆卸后,靠人力趁着夜色摸黑运到阵地组装,保证同敌人碉堡距离只有500米左右。

4月28日战斗打响以后,56式立即近距离炮击。这种距离叫做火炮上刺刀,基本就是一炮一个,摧毁了大量越军碉堡。



讽刺的是,当年我们援助给越军不少56式火炮,他们经常用该炮直瞄炮击我军阵地。

在战役开始前的4月2日,解放军曾同越军313师457炮团加农炮12营炮战。在8分钟歼灭一个越军85加农炮营。越军承认炮战中死亡20余人,被击毁85加农炮11门、汽车11辆、炮弹1060发殉爆。

遭到炮击后,久经战阵的越军也迅速开炮还击,解放军炮兵也有一定伤亡,但还是很快压制住了敌人。



在著名的老山战役的越军松毛岭反攻战(7月12日)中,56式仍然发挥一定作用。

此战解放军主要依靠火炮杀伤进攻越军:战斗打响后,我军迅速判明了越军的主攻方向,随即调整部署,以 3个榴弹炮营分别对164号至169号、140号至146号、110号至90号、92号至647高地一线前沿实施火力压制;以1个85加农炮营和1个130火箭炮连封锁清水口子,阻止越军增援;以1个85加农炮营、1个152加榴炮营和1个130火箭炮连重点打击清水河以北地域的展开越军;以2个130加农炮营压制坂满、坂兴方向的纵深越军炮兵,1个152加榴炮连打击敌观察所;以1个122加农炮营和1个高炮营打击634高地、146号高地、汉扬地区的越军冲击步兵和观察所,并压制坂兴方向的纵深越军炮兵。

另外,还有62式坦克1个连秘密占领阵地,逐次分批集火射击,压制 395高地、423高地、561高地、634高地、汉扬、清水梁子、150号、169号高地的越军火力点。

正是因为我军准备周密,部署正确,炮兵及时迅速反应,火力准确猛烈,有力支援了一线步兵战斗。越军遭到我炮火轮番拦截打击,步兵冲击队形被打散,前方后无法衔接,攻又攻不上去,退也退不下来,士兵狼奔豕突,损失惨重,尸横遍野。



可惜,这就是56式的绝唱了。

时代不同了,且不谈56式性能的高低,这毕竟是二战期间设计的火炮,到40多年后肯定过时了。

中越战争结束以后,56式就迅速从解放军退役,一代名炮就此谢幕。

有趣的是,90年代以后爆发的很多战争中,包括俄乌战争都出现了56式或者D-44火炮的身影,真是老当益壮!

声明:

本文参考

图片来自网络的百度图片,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