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末,全球三大毒品产地瓜分了每年上百亿美金的毒品市场,它们分别是阿富汗的金新月,东南亚的金三角,以及南美洲的银三角。
国人熟悉的金三角位于泰、缅、老三国交界处,曾是世界最大的毒品产区,其拳头产品“双狮地球”高纯度海洛因砖,是国际毒贩的硬通货。
“双狮地球”海洛因砖,是金三角毒王“坤沙”的产品,这名称霸金三角几十年的军阀,继承前任“鸦片将军”罗星汉的产业,把金三角打造成毒品王国。
据估计,当年坤沙手下的“孟泰军”垄断全球80%的海洛因市场,他本人每年入账几亿美金,曾被联合国点名为世界头号毒枭。
如果把七八十年代的毒品市场比作一台车,那坤沙就是司机。这台“肇事车辆”在全球害死无数人,拆散无数家庭,而这名司机居然逍遥了几十年。
不光缅、泰、老三国拿他没办法,连美国都束手无策。
到了90年代,坤沙终于在国际压力下向缅甸政府投降,这名称霸金三角27年,毒害千万人的毒枭,后来居然在仰光安享晚年,让很多人大呼“不公平”。
世界三大毒品圣地都盛产毒枭,但是如坤沙这般嚣张,还能“平稳落地”者着实少见。
那么,大毒枭坤沙到底是何方神圣?坤沙为何能逍遥几十年无人能管?他自称“没往中国卖过1克毒品”,这是真的吗?
【一】
金三角“官二代”:孤儿坤沙
坤沙,这是大毒枭坤沙的泰文名,据说这两个字本应该是“昆沙”,“昆”是缅北部落土司代号,他的名字是一个单字“沙”。
不过,后来坤沙的名字流传太广,人们就将错就错。坤沙还有个中文名叫“张奇夫”,缅甸文名字叫“关约”。
坤沙出生于1933年,他的家庭不一般,是缅甸北部“掸邦”的一个山大王家族,也就是“土司”。坤沙父亲叫“坤爱”,中文名“张秉尧”,是当地“莫莱山”的土司。
但是根据坤沙晚年的自述,自己的家族不是“大土司”,而是寨主,也就是村长级别。
坤爱是汉族人,祖籍云南大理,据说是明末的残军之后,父亲娶了个当地的掸族美女为妻,生下了坤沙。
坤沙是含着金钥匙出生的,在缅北,土司、寨主就是土皇帝,拥有境内土地的支配权,还能养兵和收税,坤沙一家本应过着富足的日子。
但坤沙的运气不太好,他3岁丧父,5岁丧母,父亲是病死,母亲则是抽鸦片烟失控,把自己毒死。
坤爱死后,坤沙的爷爷暂时担当了土司。爷爷很重视坤沙,将他视为未来的土司候选人,所以爷爷和叔叔精心抚养他长大成人。
二战期间缅甸成为战场,中、日、英三方在缅北大战,当地人深受其苦。当地的一些大势力趁机兼并其他部落,缅北的土著开始长期仇杀,坤沙一家为了避难曾在山里东躲西藏,吃尽苦头。
二战结束后,坤沙回到家乡莫莱山生活,当地的土司们在乱世以鸦片为经济支柱。坤沙长大后,也开始向往在鸦片贸易里分一杯羹。
他的爷爷严厉警告他:“买卖鸦片可以,但绝对不许吸食鸦片,因为你母亲就是被这玩意儿害死的。”
因为爷爷的教诲,毒王坤沙卖了一辈子毒品,但自己不碰毒品。
1949年,坤沙16岁,他手下的运毒队伍第一次活动就赚到了钱,还顺便和一个敌对势力火拼。年纪轻轻的坤沙居然没吃什么亏,这让山寨里的人很佩服他。
在这一时期,北边的中国大陆正在进行解放战争,老蒋政府一败涂地,共产党领导的新政府在北方成立新中国。
1949年底云南解放,云南的国军残兵大部分投诚,小部分被赶到缅甸北部,混迹于掸邦的群山里。这支部队就是著名“第93师”,后世常称其为“孤军”。
进入缅甸后,老蒋命令该部队不要撤去台湾,而是就地生根,在缅北的汉人里培植反攻大陆的势力,妄图把缅北变成反攻的阵地。
一些老蒋的特务和军官在当地开办了“反社抗俄大学”,专门招收缅北当地的官宦子弟,后来缅北的风云人物“鸦片将军”罗星汉、“果敢王”彭家声都是这里毕业的。
坤沙后来也被召入“反社抗俄大学”上学,学习军事知识和反社思想,这段经历改变了他的一生。
50年代,缅北最强大的势力就是老蒋残军,而他们培养出来的“学生”们也个个精干,回到自己的山寨里锻炼军队。
50年初,老蒋残军的确想反攻大陆,也在朝鲜战争期间试过几次,美国还从泰国运来武器装备支援。但是93师几次越境进攻云南,都被解放军打得丢盔弃甲,险些被全歼。
反攻既然无望,那在缅北打造什么“反攻根据地”就毫无意义。老蒋召回残军的大部,笼络当地汉人反攻大陆的计划破产,可“反社抗俄大学”种下的“毒种”却在悄悄发芽。
【二】
接班罗星汉,坤沙成为二代毒王
缅北地区从19世纪开始就是全球著名的鸦片产地,英国人在1850年代把罂粟带到了这里。
当地的水土极其适合种植这种作物,使得当地人几乎不种粮食,全部种鸦片。这些鸦片成品被销往印度和中国,直到20世纪,这里已有近百年的鸦片种植历史。
20世纪中期,缅北人还在种鸦片,烟贩子在当地收鸦片成品,运到金三角地区售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