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发现,有7所响当当的大学,曾经是全国知名,其中有3所,本来该成为985大学的,没有成为985,还有4所,本来该成为211高校的,结果没有成为211,太可惜了!这是命吗?
这7所大学分别是:
1.河南大学
2.河北大学
3.山西大学
4.山西农业大学
5.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6.东北石油大学
7.江西农业大学
一,这3所大学,有985的心,没有985的命
第一所:河南大学。
河南大学曾经是国内前五名的存在,曾经是“国立第五中山大学”。
国立第一中山大学,即现在的中山大学。
国立第二中山大学,即现在的武汉大学。
国立第三中山大学,即现在的浙江大学。
国立第四中山大学,即现在的南京大学。
国立第五中山大学,即现在的河南大学。
1952年院系大调整时,河南大学被拆分成13所大学,分别是:
天津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台湾静宜大学、河南农业大学、郑州大学、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华中农业大学、江西农业大学、湖南大学、河南师范大学、信阳师范学院等。
从此伤了元气。
再加上河南大学虽然是“省字头”,但是学校位于开封,不在省会郑州,制约了它的发展。
河南大学原本是国内第五名,放到现在妥妥是985头部高校,结果就是因为长在开封,所以无缘985,也无缘211。
第二所:河北大学
河北大学与河南大学都称之为“河大”,两个学校害的是一个病。
早年河北曾有两所河北大学。
一所是民国时期的河北大学,由军阀曹锟组建的,当时把保定的几所学堂整合了起来,组建了第一所河北大学。
另一所是在1921年,在天津创办的教会学校即天津工商学院,后来人们也称之为河北大学。
建国后,天津工商学院被拆分,工科转移到了天津大学,商科转移到了南开大学,而剩下的部分则留给了学院,之后更名成了天津师范大学。
历经几番春秋,河北大学几经颠沛流离和拆分,最终扎根于保定市,但是已经伤了元气。外人还都以为河北大学在省会石家庄呢。
按照河北大学的出身,应该是985高校,可惜它不在省会石家庄,却在保定市,错过了985,也错过了211,跟河南大学一样是一个普通本科院校。
第三所:山西大学
山西大学的前身是山西大学堂,早在1902年就创办了。先后改名为山西大学校,国立山西大学、山西师范学院、山西大学。
后来,山西大学也被陆续拆分,法律系被并入北京大学,财经学院并入中国人民大学,还有部分科系并入西北工业大学。
河南大学和山西大学共同的命运是,被拆分后便默默无闻,再没有实力了。
按照昔日的风采,它也应该是985大学,起码是211高校,可惜了!
二,这4所大学从全国重点变为二本,错过了211
第一所:山西农业大学
山西农业大学前身是创办于1907年的私立铭贤学堂,改革开放初期,山西农学院和大寨农学院进行合并,并改名为山西农业大学,被确定为全国重点高校。
按道理后面应该是211了,因为很早就是全国重点大学,其实力在全国农业院校里面能位居前十。
可是因为两个原因终究与211无缘。
第一个原因是山西农业大学不在省会,而是位于山西晋中市,发展受到了影响。
第二个原因,农业类高校逐渐转冷,被高分生抛弃,山西农业大学渐渐地“藏于深山无人识”了。
第二所: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前身是成立于1949年的阜新矿立中等技术专科学校。1978年全面恢复高等教育事业发展,学校更名为阜新矿业学院,被国务院确定为88所全国重点大学之一。
这又是一个全国重点大学!
它也想进步,1996年更名为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就是为了冲刺211高校。
当时煤炭部将唯一的211高校名额给了中国矿业大学,辽宁工程技术大学遗憾地被下放到地方管理。
而当时省属211高校名额已经给了辽宁大学,最终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只能沦为双非高校,加上地理位置的劣势,使得自身发展缓慢。
第三所:东北石油大学
东北石油大学以前是赫赫有名的大庆石油学院,当年随着大庆油田的开发而建立,1978年被评定为全国重点大学,在石油系统里面拥有极高的认可度。
后来,东北石油大学被迫下放黑龙江省政府管理,再也没有机会成为211。
第四所:江西农业大学
江西农业大学前身是1907年成立的江西高等农业学堂,1952年全国院系大调整当中,有多所高校合并组建成江西农学院,1978年被评定为全国重点大学。
江西农业大学同样没有被评选为211工程大学和双一流高校,虽然学校拥有6个一级学科博士点,21个一级学科硕士点,包括畜牧学、作物学、农林经济管理、兽医学等优势专业,但是学校的知名度变得越来越低。
以上7所大学,有3所该成985的,没有成为985,有4所该成211的,没有成为211,甚至连双一流都不是,除了学校自身原因,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因素,就是地域原因。
你对这件事情怎么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