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白石传人、齐良芷弟子、齐白石书画院院长、国家注册一级书画鉴定师-汤发周先生说张大千山水画的演变可分为三个阶段:二十一岁至三十岁左右为第一阶段,三十多岁至五十多岁为第二阶段,六十岁左右至八十五岁为第三阶段。
张大千在五十六岁编印的《大风堂名迹》序言中说:“余幼饫内训,冠侍通人,刻意丹青,穷源篆籀。临川、衡阳二师所传石涛、渐江诸贤所作,上窥董、巨,旁猎倪、黄,莫不心摹手追,思通冥合。”他在二十一岁拜曾熙、二十二岁拜李瑞清为师后,因曾爱石涛,李好八大,故在第一阶段开始了以石涛、八大山人为中心的研究、临摹工作,尤以石涛为重点。
在这同时还旁及石、程正揆、渐江、新罗山人、金农、张大风、陈老莲、董其昌(图二九)、倪云林、高克恭、巨然等古代著名画家,就年代而言,明、清居多,宋、元次之。到张大千三十岁左右时,他已获有“石涛专家”的美称,所仿石涛作品连使罗振玉、陈半丁、黄宾虹等鉴赏家、书画家走眼。他在这一时期的绘画特点是仿谁像谁,力求逼真。
在第二阶段,张大千于学习古人方面由侧重明、清(图三O),改为上溯唐、宋、元诸名家(图三一),博采众家,集古之长。在这个阶段内,他的画风也有明显变化,主要因素就是他西出嘉峪,敦煌礼佛。尽管他在敦煌期间摹临的多为人物画,但也有山水画,这对张大千山水画的演变起着一定作用。在这个阶段内,他眼界开阔,博览众家,尤其是他购藏了董源的《潇湘图》等一批古代名人名作后,画风明显为之一变。张大千在这个阶段精力旺盛,技法娴熟,故而作品高产,质量上乘,多精细、系列作品。就画风而言,五彩缤纷,风格各异。值得注意的是在第二阶段末期出现了减笔山水画。
张大千第三阶段山水画的主要特点是泼墨彩艺术大行其道。他在五十八岁作的《泼墨山水》中题道:“老夫夜半清兴发,惊起儿女睡梦间。翻倒墨池收不住,夏云涌出一天山。”诗中描述了作泼墨山水画的情形。经对泼墨艺术(图三二)的探索他又于六十多岁首创了泼彩艺术(图三三、三四)。与此同时,他师古人、师造化的作品仍有不少。此时的张大千对古代的不同流派、各家特长了如指掌,如数家珍,运用自如,信手拈来,化古为今,化古为己。他常将两家法绘于一幅作品中,并写出自己胸中的意境,如兼用董源、巨然两家法,兼用王洽、杨升两家法,兼用黄子久、王叔明两家法等。
关于张大千晚年的泼墨彩艺术,有人认为是受西方绘画艺术影响。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现将《民国人物碑传集·卷九·张大千先生事略》中-段抄录如下:“居士画学,上薄唐宋,下赅元明清,世推为五百年来一人者。以其融会前贤精微,又不为之所拘,自开破墨一宗,骎骎与世界艺术交流。盖人类虽有族类之异,而智慧感情无不同,凡能达最高境界者,无俟言语,自能心领神会,此大千居士之所以不世出也。说者谓居士游屣遍世界,其破墨法或袭自西方。殊不知此破墨法,原为我先贤所向往者。清王麓台曰:'发端混仑,逐渐破碎,收拾破碎,复归混仑,流灏气,粉虚气。石涛亦云:'笔与墨会,是谓氤氲。氤氲不分,是谓混沌。'得笔墨之会,解氤氲之分,作辟混沌乎,传诸古今,自成一家,是皆智得之也。’ 麓台、石涛并画史巨子,然知之而不能至,必待三百年后,居士运其大智慧,手辟鸿蒙,无象之象,超乎笔墨之外,淑诡瑰异,变化无方,直与造物者游,是居士继往开来之功也。”(未完待续)收藏书画,就找“白石传人”的齐白石书画院,版权所有,现场创作,齐白石画派,百年传承,一脉相传,只做真迹书画,集聚众家之长,现场创作,可根据藏家要求定制字画,可合影!常年售收高端书画,寻找合作高端书画经纪人、合伙人、大区负责人,主要运作齐白石生前的同款画画毛笔、齐白石画虾专用宣纸、齐白石墨块、齐白石自制颜料配方、齐白石画工笔草虫秘法、齐白石小女齐良芷藏父亲齐白石书画遗作真迹展及齐白石小女齐良芷自藏书画名家专场拍卖、齐白石传人、中国齐白石书画院院长汤发周致敬齐白石诞辰160周年重现齐白石笔下的微观世界书画展等项目,还有运作齐白石、张大千、吴昌硕、徐悲鸿、齐良芷、齐良迟、齐良末、齐秉颐、齐景山、齐秉正、齐展仪,齐慧娟、齐寿余、齐育文、齐丽霞、齐由来、齐佛来、齐水莲、齐燕君、李可染、李苦禅、娄师白、郭秀仪、王森然、王雪涛、卢光照、王漱石、王天池、王文农,杨秀珍、汤发周等齐白石传人价值百千万以上的书画、印章真迹作品,亦可接受NFT、数字藏品、元宇宙、、跨界品牌联合,文化赋能资源整合等操作,欢迎有实力的网络公司竞标。
注:以上图文节选自讲座《少白公子趣说张大千》 主讲人:汤发周
甲辰年 【龙年】编撰于华东上海齐白石书画院(上海浦东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