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白石四子-齐良迟这样说道:我父亲刻图章,早年学的是秦汉印,后来是西冷八家,刻法都是双侧入刀。双侧入刀法刻出的印章古拙、浑厚,象黄小松、丁敬的刻印,父亲都学过。后来,他觉得秦汉印在浑厚古拙上有余而秀劲不足,自己便变了起来,慢慢地摸索出了单侧入刀的篆刻方法,后来成了老人自己偏爱的刀法。
▲齐白石篆刻作品《古湘州人》·中国齐白石书画院展览(齐白石版权拥有者)·少白公子汤发周供图
他独创的单侧入刀,刀法与前人是不同的,刻出来字体秀劲并不失古拙浑厚,深得人们的喜爱。单侧入刀与双侧入刀的方法是不同的,双侧入刀,是每一个笔划的两个边都刻得比较光滑。而单侧入刀,一个笔划,只能从这个笔划的一侧下刀,这样呢,一边是光滑的,一边是毛毛糙糙的。刻印的方法是,刀子在刻印的时候,总是刀身向右偏,这样,刻的时候便于观看,每刻一个笔划,都跟写字时的用笔方向相反,即从下往上刻,遇到横笔划时,将横笔划转向“竖”位,仍按照刻竖笔的方法从下往上刻。
▲齐白石篆刻作品《白石造稿》·中国齐白石书画院展览(齐白石版权拥有者)·少白公子汤发周供图
如果把印石的刻面看成是一个钟表的面,那么,刻印的方向则是从六点向十二点刻,这是竖笔道;横笔道呢,把钟表的面再转过来,从九点向三点刻,绝不许有从三点向九点、从十二点向六点那样刻。这是白石老人刻印的一个总的刀法。
▲齐白石篆刻作品《白石相赠》·中国齐白石书画院展览(齐白石版权拥有者)·少白公子汤发周供图
刻小图章的时候,父亲常常是左手持印,大拇指捏着一侧,余三指捏在另一侧,小指垫在石头底下。刻大一点的图章时,就四个指头在一侧,图章放在桌子上,右手呢大拇指、食指、中指捏着刀子,无名指抵在石头的边上,小指呢,紧靠在无名指下。刻的时候,这小指抵在无名指下不动,靠大拇指、食指、中指三个指头的力量向前推刀。有人曾经问我,白石老人刻印,是不是把刀子抵在肩膀窝里向前推?要不,怎么刻出来的字笔划那么有力量?我说,把刀子抵在肩膀窝,这还叫刻印哪!这个功夫是白石老人几十年磨练出来的,的确非一日之功。(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