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这个美食大国,说到吃,很多省都有自己的看家本领。

河南是方便面“隐形冠军”,产了全国1/3的方便面、1/2的火腿肠[1];江西藏着一个中国面包之乡,小小的资溪县诞生了鲍师傅、泸溪河等知名品牌[2];广东是中国饮料第一大省,生产了全国约四分之一的饮料[3];而山东则传承中华种菜基因,坐拥全国最大的蔬菜生产基地......[4]

可要说哪里生产零食最强,湖南绝对是“零食界的天花板”,过年小零嘴花光的压岁钱、被辣条卤味掏空的生活费,许多都进了湖南人的腰包。

01一个省,撑起中国零食半壁江山

湖南人做零食强在哪呢?

首先辣条、鸭脖、小鱼干、魔芋素毛肚等等“国民级零食”,都源自湖南。相对应的,湖南走出了麻辣王子、绝味食品、盐津铺子、劲仔等鼎鼎有名的零食品牌。

其中,盐津铺子是中国休闲零食自主制造第一股,绝味则是店铺数量过万的“卤味一哥”,劲仔卖小鱼一年能卖十几亿元[5][6][7]。靠这些湖南品牌,就可以把刷剧聊天时常吃的零食包圆了。

长沙一家名为“零食很辣”的零食店,店内有超2200款辣味零食,包括卫龙、麻辣王子
长沙一家名为“零食很辣”的零食店,店内有超2200款辣味零食 / 视觉中国

还有落地河南漯河的卫龙辣条,其实创始人刘卫平也是地地道道的湖南人。

他的老家——湖南平江县被中国食品工业协会评为“中国辣条之乡”[8]。据平江县政府的资料,全县共有辣条生产企业117家,年产值达到200余亿元,占据了全国辣条市场三分之一以上的份额。若加上平江人走出去创立的企业,全国九成辣条企业都是平江籍[8]。

放眼全国,湖南省几乎撑起全国零食的半壁江山。

2025年年初,湖南省休闲食品协会的数据显示,湖南凭一己之力,贡献了全国休闲食品年产值的三分之一、休闲熟食年产值的五分之三,把一口小零食做成了千亿大产业[9]。

湖南娄底一乔饼加工坊,工人在为上衣后的乔饼定型 视觉中国
湖南娄底一乔饼加工坊,工人在为上衣后的乔饼定型 / 视觉中国

除了做零食厉害,湖南人卖零食也很厉害。

这些年如果你回老家,八成能看到小城市里多了好多零食店,花二三十能买一大堆。这些店背后,很多也是湖南资本。

根据联商网发布的2023年度量贩零食连锁品牌榜单,TOP20品牌中湖南企业占据8席[10]。零食很忙、零食有鸣、戴永红、爱零食、零食优选等头部量贩零食企业的老板就都是湖南人。

在2023年底,来自长沙的平价零食集合店品牌“零食很忙”,和江西宜春起家的“赵一鸣零食”宣布完成战略合并,成立鸣鸣很忙集团,目前旗下店铺已达万家,稳坐行业老大,还请到周杰伦当代言人[11][12]。

如果你到长沙旅游,不妨去高桥大市场转转。这里的高桥酒水食品城在1996年开业,如今已是“中国最大的酒水食品销售市场和品牌孵化基地”,聚集了2100家酒水食品商贸企业,年销售额达550亿元[13]。什么坚果、干果、休闲食品、糖果一应俱全,堪称“零食界的小义乌”。

长沙高桥大市场,是酒水食品商贸企业的聚集地 图虫创意
长沙高桥大市场,是酒水食品商贸企业的聚集地 / 图虫创意

靠着做零食、卖零食的雄厚实力,如今食品工业在湖南的经济结构中占据了重要地位。

湖南省食品行业联合会指出,2022年,全省食品行业规模工业企业2990家,实现营业收入6379亿元,同年湖南GDP总量约为4.87万亿元,相当于食品工业贡献了湖南约13%的GDP[14][15]。而从全国来看,这一占比约为8%[16][17]。

02湖南人,为什么这么会做零食

湖南人之所以这么会做零食,主要是因为“天赋异禀”。

湖南全年降水充沛且雨热同期,坐拥众多河湖,广袤的洞庭湖平原为水稻种植提供了土壤资源,自古就有“鱼米之乡”和“湖广熟、天下足”之说。

2024年,湖南省以占全国2.8%的耕地生产了全国4.4%的粮食、13%的稻谷,稻谷总产量全国第一[18],主要农副产品产量,像粮食、棉花、油料、苎麻、烤烟以及猪肉等也位居全国前列[19]。

湖南紫鹊界梯田,见证世代农耕文化 图虫创意
湖南紫鹊界梯田,见证世代农耕文化 / 图虫创意

至于在水果赛道,湖南产量虽不算高,但胜在丰富。炎陵的黄桃、澧县的葡萄、靖州的杨梅、长沙县的青梅等都是当地有名的农产品。

在这样一个农业大省,许多零食的生产有了依托。

上世纪90年代,承包了80、90后童年记忆的台湾零食品牌——旺旺来到内地,首家工厂就设在湖南望城[20]。除了因为湖南人力、土地便宜外,也是因为旺旺雪饼、仙贝等零食的主要原料是大米,在湖南建厂更方便就地取材。为了表示招商引资的诚意,当地政府还把一条路改名叫“旺旺路”[21]。

不靠海,也没有发达的工业和优势的政策,但能堆人力、土地和农产品原料,这就是湖南做零食的比较优势。

与此同时,物产丰富的宝地,滋养出一帮很会吃零食、做零食的湖南人。

如果你大学时有个湖南室友,八成就会吃到他从家里带来的手作小零食。在湖南,尤其是农村地区,几乎家家户户都要根据季节时令来制作一些零嘴,像是红薯皮、小鱼仔、腌菜、麻辣豆干等。许多湖南人家里还都有几个很会做酱料的亲戚,别说配饭了,蘸鞋底板都好吃。

湖南人晾晒鱼干,保住鱼肉的鲜美原味 视觉中国VCG211403148262
湖南人晾晒鱼干,保住鱼肉的鲜美原味 / 视觉中国

这样的祖传手艺给了许多创业者灵感,延续到了现代工业生产中。

比如盐津铺子的老板张学武就是从父亲那里接手了蜜饯小作坊,起初做的是杨梅、葡萄等散装的凉果蜜饯。后来他把从外资食品企业学到的经验用到蜜饯小生意中,逐渐把地方特产做成了全国品牌[22]。

劲仔旗下很多零食的灵感也是来自湖南。爆火的单品劲仔深海小鱼,做法源自湖南的名菜火焙鱼[23]。劲仔豆干则是来自平江县的知名特产“酱干”[23]。据《平江县志》的记载,平江酱干在康熙年间就被列为宫廷贡品[24]。

湖南名菜火焙鱼,是深海小鱼的“祖师爷” 图虫创意resized_图虫创意-772
湖南名菜火焙鱼,是深海小鱼的“祖师爷” / 图虫创意

值得一提的是,平江酱干在阴差阳错下,也成了风靡全国的国民零食——辣条的由来。

辣条的原材料主要是小麦,但发源地湖南平江县不产面粉。1998年,一场特大洪水导致平江县大豆减产,三位酱干师傅钟庆元、李猛能、邱平江为维持生计,用面粉替代大豆,把做豆干的手艺迁移到“面筋”上,才发明了辣条[25]。

之后辣条生意逐渐在同乡里“传帮带”。由于本地不盛产小麦,越来越多湖南人走出家乡,把辣条带到各地。像刘卫平兄弟就去了盛产小麦的河南漯河,创办了卫龙[26]。

03全国人民,迷上湖南的辣味

不过,江浙等地也物产丰富,为何零食行业没有湖南这么发达,这或许得从口味的角度来解释。

湖南口味以辣为主,这种偏好也延续在了当地许多零食上。而事实证明,甜、咸、鲜、酸等口味,在勾人的“辣”面前,都不堪一击。比起清淡口的零食,一根辣条、一包辣味魔芋爽往往更上头。

香辣魔芋爽,让人越吃越上瘾 图虫创意图虫创意-19667754158893301
香辣魔芋爽,让人越吃越上瘾 / 图虫创意

辣不是一种味觉,但容易让人上瘾。

辣椒素等物质会在人脑中形成类似烧灼的刺激感,大脑会分泌内啡肽来平衡辣感,内啡肽正是一种快乐激素[27]。宾夕法尼亚大学心理学名誉教授 Paul Rozin 曾将这种体验称为“良性自虐”,说人话,就是又痛又爽[27]。

美团点评的统计数据显示,在消费者最喜爱的口味中,辣味高居第一,达到40%以上[28]。香辣口味主导的湘菜也风靡全国。湖南日报报道显示,截至2023年上半年,全国湘菜门店市场占有率达18.5%,位居全国第一[29]。

剁椒鱼头,是无辣不欢的湖南人的心头爱 图虫创意图虫创意-158855626653
剁椒鱼头,是无辣不欢的湖南人的心头爱 / 图虫创意

就跟一旦吃了螺蛳粉,你这一生就“毁了”一样,一旦吃多了辣味的零食,其他口味的零食就显得不够意思了。

而湖南,正是全国最会吃辣的省份之一。

明朝时,辣椒才传入中国,一开始到达广东和浙江,而后传到临近的湖南[30]。

当时,广府、江浙等沿海地区不缺少海盐调味,已经形成了口味清淡的饮食审美取向。而湖南多山地丘陵,食盐获取较为困难,更需要辣椒这样的调味料作为“代盐”,还能加在熏制食物里来掩盖当地野味山珍的腥味。由此,湖南人发展出“无辣不成席”的饮食文化[30]。

湖南娄底的一个辣酱晾晒场,工人在翻晒辣酱,空气弥漫着浓郁酱香 视觉中国VCG11
湖南娄底的一个辣酱晾晒场,工人在翻晒辣酱,空气弥漫着浓郁酱香 / 视觉中国

爱吃辣,也会做辣,再加上人口外流多,使得湖南零食更容易走向全国,占据各地人民的胃。川渝口味的食物容易在全国爆火,背后也有类似的原因。

下次吃零食,记得看看包装。也许那份叫人欲罢不能的零嘴背后,就是一帮勤劳豪爽,敢闯敢拼的“满哥”和“湘妹子”。

参考文献:

[1] 李梓昂, & 潘志贤. (2025). 河南:从“国人粮仓”向“国人厨房”迭代升级. 中国青年报. Retrieved on March 24th, 2025, from https://zqb.cyol.com/pad/content/202501/12/content_405674.html.

[2] 资溪县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2024). 助力品牌赋能 优化营商环境. 资溪县人民政府网站. Retrieved on March 24th, 2025, from https://www.zixi.gov.cn/art/2024/10/21/art_15717_4229262.html.

[3] 国家统计局. (2025). 月度数据. Retrieved on March 24th, 2025, from https://data.stats.gov.cn/easyquery.htm?cn=A01&zb=A02090C&sj=202502.

[4] 国家统计局. (2025). 分省年度数据. Retrieved on March 24th, 2025, from https://data.stats.gov.cn/easyquery.htm?cn=E0103.

[5] 盐津铺子. (2025). 品牌介绍. 盐津铺子食品股份有限公司网站. Retrieved on March 24th, 2025, from https://www.yanjinpuzi.com/about_complex.aspx.

[6] 绝味食品. (2024). 绝味食品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半年度报告. 上海证券交易所.

[7] 劲仔食品. (2024). 劲仔食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23 年年度报告. 上海证券交易所.

[8] 今日平江. (2024). 厉害了!我们的平江辣条. 平江县政府网. Retrieved on March 24th, 2025, from https://www.pingjiang.gov.cn/35048/35055/35059/content_2237439.html.

[9] 中国食品安全网. (2025). 湖南省休闲食品协会全力服务产业发展. 湖南省食品行业公共服务平台. Retrieved on March 24th, 2025, from http://hnspaq.cn/zixunzhongxin/xingyezixun/2025-01-14/3658.html.

[10] 联商网. (2023). 2023年度量贩零食连锁品牌TOP30. Retrieved on March 24th, 2025, from https://m.linkshop.com/article/news/510304.

[11] 涂瀚文. (2023). 零食很忙、赵一鸣零食宣布战略合并 量贩零食赛道“卷”规模. 中国商报网. Retrieved on March 24th, 2025, from https://www.zgswcn.com/news.html?aid=146604.

[12] 湖南鸣鸣很忙商业连锁有限公司. (2024). 发展历程. 鸣鸣很忙网站. Retrieved on March 24th, 2025, from https://www.hnlshm.com/abouts.html#w_grid-1655707645964.

[13] 湖南高桥大市场. (2025). 高桥酒水食品城. 湖南高桥大市场网站. Retrieved on March 24th, 2025, from http://www.gqdsc.com/commerce/detail/1.

[14] 徐志雄, & 陈赛. (2023). 湖南获证食品生产经营市场主体达100万家. 中国新闻网. Retrieved on March 24th, 2025, from https://www.chinanews.com.cn/cj/2023/03-10/9969073.shtml.

[15] 湖南省统计局. (2023). 湖南省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湖南省统计局网站.

[16] 国家统计局. (2023). 2022年全国食品工业经济运行情况. 

[17] 国家统计局. (2025). 年度数据. Retrieved on March 24th, 2025, from https://data.stats.gov.cn/easyquery.htm?cn=C01.

[18] 李崎瑜. (2025). 2024年湖南粮食总产量615.6亿斤,水稻面积和产量居全国首位. 湖南政协新闻网. Retrieved on March 24th, 2025, from https://www.xiangshengnet.com/info/44111.html.

[19] 湖南省地方志, & 湖南省统计局网站. (2025). 湖南概况. 湖南省人民政府网站. Retrieved on March 24th, 2025, from https://www.hunan.gov.cn/hnszf/jxxx/hngk/sqjs/sqjs.html.

[20] 宿静. (2010). “旺旺”兴旺在湖南——旺旺集团湖南发展壮大纪实. 中国台湾网. Retrieved on March 24th, 2025, from http://www.taiwan.cn/local/hunan/dongtaixinwen/201009/t20100907_1517258.htm.

[21] 张玲. (2021). “旺旺路”与“旺旺街” 见证台企旺旺大陆发展之路. 中国台湾网. Retrieved on March 24th, 2025, from http://www.taiwan.cn/xwzx/la/202109/t20210928_12381601.htm.

[22] 李兵, & 邓帆. (2019). 张学武:争做新时代的“弄潮儿”. 红网. Retrieved on March 24th, 2025, from https://hn.rednet.cn/content/2019/09/02/5910549.html.

[23] 蔡鼎. (2022). 劲仔食品:主要产品“劲仔小鱼”、“劲仔豆干”起源于湖南餐桌美食“火焙鱼”及“平江酱干”. 每日经济新闻. Retrieved on March 24th, 2025, from https://www.nbd.com.cn/articles/2022-01-10/2081201.html.

[24] 今日平江. (2024). 厉害了!我们的平江酱干. 平江县政府网. Retrieved on March 24th, 2025, from https://www.pingjiang.gov.cn/35048/35055/35059/content_2237432.html.

[25] 王仁宏, & 李源. (2023). 人民网“透明工厂”走进麻辣王子 溯源辣条的“前世今生”. 人民网. Retrieved on March 24th, 2025, from http://finance.people.com.cn/n1/2023/1114/c1004-40118054.html.

[26] 卫龙食品. (2025). 企业简介. 卫龙食品官方网站. Retrieved on March 24th, 2025, from https://www.weilongshipin.com/zoujinweilong/.

[27] 王绍绍. (2019). 吃辣椒上瘾?其实这是一种良性自虐. 科普中国. Retrieved on March 24th, 2025, from https://www.kepuchina.cn/health/food//201911/t20191122_1164318.shtml.

[28] 中国连锁经营协会, & 华兴资本. (2021). 2021年中国连锁餐饮行业报告.

[29] 黄婷婷, & 林国柱. (2023). 笑傲全国市场,湘菜如何更“香”. 湖南日报. Retrieved on March 24th, 2025, from https://www.hunan.gov.cn/hnszf/hnyw/zwdt/202309/t20230909_29480970.html.

[30] 张恺烺, & 孔泽鸣. (2023). 明清时期辣椒在中国的传播及饮食文化影响.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7(27), 81-86.

撰文 | 库洛洛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